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万兆存储进行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万兆存储进行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万兆存储能带来多少猜想?也许取决于存储演进与IT融合之间相互推进的技术展望,能为未来的万兆IT时代创造怎样的可能性。

作为一种常用的局域网标准,以太网在出现后的三十年间,击败了桌面网络统治时代的FDDI(光纤分布数据接口,局域网标准中传输速率最高的一种),超越了ATM(异步传输模式)成为城域网组建的主流,高速进入万兆城域网时代。

这一时代的重要标志即是2002年通过的IEEE 802.3ae标准,它使得今天的万兆以太网能够支持每秒10G b的传输,这促成了以太网各层组件如存储、网关等市场的速度竞赛。向着万兆的再次跃进发生在2004年之后,IT网络的核心层开始采用采用万兆技术,比如,存储的万兆接口。自此,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开始普及,IT系统原来千兆的核心传输带宽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市场需求促使数据中心开始大量出现,依托于数据中心形成的新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如Web2.0、云计算、云存储……数据流动由原来在局域网内扩展到广域网,存储的难题日益突出。

图灵奖获得者Jim Gray说,现在每18个月新增的存储量等于有史以来存储量之和,用户的数据类型也从以文字记录为主的一维信息,转变为融合了图像、视频等信息的二维信息。尽管今天存储网络的主流带宽还是每千兆2G和4G,但存储作为数据管理的核心设备,也需要达到配套的万兆带宽。

网络存储市场中,FC SAN(光纤存储)和IP SAN(IP存储)两种不同的主流技术从未停止过对市场主导地位的争夺。FC SAN很早就解决了大容量存储网络的问题,以EMC为代表的厂商数年前已经占有主流地位,目前的存储市场中也占据上风,但面对存储速度的提升压力,成本高昂、通用性和互操作性差等FC SAN的缺陷开始暴露,而相对的IP SAN却显示出了高性价比、开放式协议的种种先天优越性,而从老牌存储厂商EMC到后起的H3C,都成为这个阵营中的中坚力量。

一端是技术标准之争的结果端倪渐露,而另一端,一个巨大的应用市场开始浮现。根据Infonetics调研公司的报告,百兆端口销售数目维持原来水平,千兆端口销售数目增长较快,10GE端口快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达到61%,万兆存储开始大规模部署应用。

在2007年的10月,H3C创新性地采用“万兆+SAS(串行SCSI技术)”的存储架构,这是IP存储厂商第一次实现了万兆端到端的整体架构,日渐成熟的万兆产业链,又巩固了以万兆为核心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如高性能计算、流媒体、数据库、邮件、虚拟化等在线应用解决方案。

万兆存储时代也以此为开端――更灵活、有效、智能化,而非仅仅是存储容量的增加。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推动存储向更高容量发展,而重复数据删除、压缩等技术的引入,可以进一步提升存储空间的利用率。H3C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曹向英强调道,“业务演进,尤其是多媒体应用的普及,对网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从设备性能转向系统性能。”

在万兆网络时代,用户将更重视IT基础架构整体性能的提升,包括各部分之间的充分融合。从千兆存储转向万兆存储的显著优势,更多体现在在WSAN(广域存储网络)、共享灾备等IP存储的优势解决方案里,更大的分支节点接入能力能提升了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的整体性能,这才体现出了万兆存储的价值。

而在更高的应用层级,EMC公司中国研发中心首席架构师任宇翔公开宣称“云存储的起点就应该是PB级”。比万兆存储走得更远的云存储,也有可能在未来对存储成本进行进一步压缩的要求,则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集群存储技术,届时,Google如今在云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可扩展的分布式文件系统Google FileSystem(GFS),也许会对如今的格局再次颠覆,完成向万兆IT演进的使命,而在在系统软硬件具备的平台之上,万兆IT的未来,也不仅仅是承担目前数据中心的运行、多媒体的普及与发展、大规模数据仓库和数据分析的架构基础,以及异构系统整合基础等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