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智能启停系统 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Q一般来说,智能启停装置中的启动机相比传统的启动机而言是经过重新设计的,而且就整个动力系统的匹配来说也是重塑过的,尤其是电流部分,所以耐久性和可靠性相比传统的启动机都要强不少。
A我们经常会看到厂商给出一些数据显示启动次数的提升。比如传统启动机只需具备3.5-4万次的启动即可,但是智能启停装置可能会因为日常使用在城市遭遇红绿灯,导致频繁启停而增加使用次数,于是寿命就会提高到20万次左右。这样一来,启动机的内部结构和材料就要重新设计,像驱动齿轮会使用更耐久的滚针轴承,电刷和动铁芯也会采用高寿命的材料。
另一个重要的改进就是电气部分的重新匹配。智能启停装置的启动机在工作时可能会产生高达600A的电流,这股强流会拉低整车电压,如果不增加电瓶容量和“电源带宽”,像电脑部分的EMS以及TCU就会遭遇重启,这对于可靠性也会有影响。一般来说,装备在智能启停装置里的启动机功率都高于普通的启动机,启动速度也会更快。另外在电瓶部分,阀控式超细玻璃纤维铅酸蓄电池更适用于智能启停系统。这种电瓶内部设计有无纺玻璃纤维毡隔板和铅钙合金板栅,可以解决了酸液分层的问题,提升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所以对于装备智能启停装置的车辆,大可放心使用,毕竟厂家在前期开发时就已经考虑到了使用寿命的问题。
其实六轮跑车的资料非常好找,近期最常见的莫过于来自意大利的Covini C6W,看图片是不是感觉似曾相似呢!
这款Covini C6W的灵感源于原英国F1车队Tyrrell(泰瑞尔)的P34赛车,泰瑞尔车队的这款赛车其原型早在1976年就出现了,当时代号为034,最大特色是采用了前四后二的六轮设计方案。为什么是六轮呢?主要还是因为F1赛车采用车轮的车身方式,这样一来就导致车轮的空气阻力占所有空气阻尼的35%以上,若前部改用小尺寸车轮就可以降低风阻,并且还能增加转向灵活性和抓地性。所以,在P34服役的那两年,固特异为其设计了专用的小车轮,但很快固特异便放弃了,于是P34也就无疾而终了。
回到Covini C6W的话题,这款车是由意大利人FerruccioCovini构想并制造的,创意最早可追溯到1974年,但由于悬架结构和轮胎的制约,直到2003年才推出了第一款原型车,2005年正式亮相,据说前前后后只生产了五台,现在每台车被炒到了40万欧元,疯了吧!
C6W的车内布置了两个座椅,装备一台来自奥迪的4.2升V8自然进气直喷汽油机,最大功率324kW/6400rpm,最大扭矩470Nm/2700rpm,搭配一台6速手动变速箱,0-100km/h加速为4秒,最高车速299km/h。拥有这样优异的性能离不开一台好的发动机,当然它的碳纤维车身功不可没,整车仅重1150kg。
其实就六轮跑车而言,Covini C6W的造型设计还不算最优美的,有兴趣你可以搜搜Ford Thunderbird FAB1,这是福特专门为电影《太阳鸟》打造的,借助Thunderbird(雷鸟)的车身,装上了六个车轮,颇有未来车的感觉。
Q我一直很喜欢本田的车,尤其是思域和雅阁这两个系列,除了性能优秀外,在历史上也有很多可以讲的,比如说雅阁,是从第六代开始国产的,但我听说在之前几代车都不错,一直都在领导日系中型车的走向,真是这样的吗?
――Sufory-8026
A不敢说雅阁这款车完全领导了或是主导了日系中型车的发展,但起码可以确定的是,在80年代本田的确是花了很多心血在雅阁上。毕竟在雅阁之前,本田的精力还是放在小车和摩托车产品上,所以雅阁是本田向中型车领域发起的一个挑战。从70年代开始,在一系列的政府刺激政策下日本的经济开始腾飞,国民收入增加,很多人开始不满足于微型车或是小型车,对于“大车”的需求开始旺盛起来。也就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像日产Laurel Altima、丰田Camry以及本田雅阁这类便宜的中型车(大多是前置前驱底盘)开始大批量出现,市场一下子繁荣起来。
就本田雅阁而言,早期的第二代、第三代以及第四代车型的确有很多建树,尤其是在设计、装备和技术几个方面找到了突破。以第二代车型为例,这代车是在1981年9月22日亮相的,当时本田将这款车同时投放日本本土和欧洲海外市场,随后在1982年登陆美国市场,同时实现了在美国的本土化生产。当时本田就已经开始着手规划日本版和海外版的事宜,所以在雅阁之外,本田还推出了一款名为Vigor的姊妹车,Vigor可以看作是雅阁早期日本版的雏形。
第二代雅阁的1.6和1.8升四缸发动机装备了本田在1972年研发的CVCC技术(复合涡流调整燃烧方式),这是一种类似于稀薄燃烧的技术,燃油效率提高了15%。在70年代日本高速发展的电子技术帮助下,这一代雅阁还装备了定速巡航和多功能方向盘,有一种说法是第二代雅阁还装备了全球首款卫星导航系统(不像现在带屏幕的GPS),这在当时的确是首屈一指的。
到1985年推出第三代车型时,本田又从参加F1比赛的经验里拿出了一些技术反哺到量产汽车的研发当中,例如DOHC 16气门发动机,实现了高输出和低油耗;而悬架部分则采用四轮双叉臂独立悬架,并且配合四轮碟刹和三回路ABS系统,不论是舒适性还是安全性都做到了同级最好。
事实上,第三代雅阁的亮点在于外观设计,本田一口气拿出了四个款型――传统的四门三厢Sedan、两门三厢Coupe、掀背造型的Hatchback以及旅行版Aerodeck,回看80年代的日本汽车,还没有哪个厂家敢在设计上如此大胆。而且,从这一代车型开始,雅阁已经开始作为讴歌车型在北美销售了。
到第四代车型,也就是进口到国内代号为CB的版本,开始使用本田的MM车身布局理念,即:机器最小化、乘员舱最大化,并且在1991年装上了半自动前排安全带。发动机部分,在CB代雅阁上本田已经开始铝合金缸体,顶级车型还如果从技术部分来看,雅阁相比Camry和Cefiro都要前卫,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的确也算是引领了日系这个级别车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