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家像“小麻雀”,出门却像“小哑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家像“小麻雀”,出门却像“小哑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宝宝的表现为何如此不同?

我的宝宝在家里和在外面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表现。

在家的时候:什么都会说,还会拿着话筒唱歌、念儿歌,非常不错。爱做手工,爱涂鸦,爱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绘本,感觉什么都是一学就会。完完全全是一个开朗、活泼、漂亮的小女孩!

可是一出门:谁问话都不回答,碰到友善的或熟悉的最多也只是笑笑,看到爷爷叔叔们甚至扭头就走。不熟悉的人会以为她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亲人打电话来她也难开金口。可是无论何时何地,跟爸爸妈妈交流都很顺畅啊。

这和她小时候完全不一样!小时候宝宝很开朗、活泼、聪明、大方,各方面发育感觉明显比同龄人超过一截。

直到宝宝22个月时,一直带着宝宝的奶奶回老家去照顾生病的爷爷,随之相对陌生的外公外婆来到家里。她变得越来越不愿跟人打招呼,不愿与外人交流。

爷爷被诊断出癌症晚期,不到两个月即离世了,宝宝经历了这一切。其中有半个月的时间爷爷来上海看病,全家笼罩在一种绝望之中。半个月后,爷爷离世,我们都回老家参加了葬礼。

宝宝25个月时进入托儿所,适应得还算不错,一个多月后开始喜欢上幼儿园,每天都要去。在宝宝基本适应幼儿园后,外公外婆也回老家了,我们开始三口之家的日子,生活也挺好。

但宝宝依然是出门、在家完全不一样的表现。在学校的表现也是非常有意思:每天送去幼儿园,不叫老师,不说老师好、再见之类的,但会和老师挥手表示“再见”。每次在入园的时候就左看右看,希望见到同班小朋友的到来。老师跟我说,在幼儿园里宝宝很活跃的,学东西、学儿歌都很快,很聪明;也会叫老师,还会在同学面前表演节目。

上个星期,奶奶来看她,她表现得很激动,我猜想她内心是非常渴望见到奶奶的。奶奶待了一个星期,前四天她都不叫“奶奶”,最多轻轻地说一说,后三天开始叫“奶”,就是不叫奶奶,叫“奶”的时候也有些费力。

我知道,也许分离焦虑和这种对生命的绝望深深地影响了她,或者本身的成长让她在慢慢变化。我应该等待她慢慢成长,不去强迫她,我也尽量地主动向别人打招呼,给她正面的影响。可是有时候又有点犯愁,我常常担心“冷场”,帮宝宝接话茬。

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有利于她的成长呢?

宝宝的经历

2岁半的小女孩,聪明、可爱、漂亮,

22个月前和爸爸妈妈、奶奶生活,奶奶从宝宝出生开始到上海来照顾宝宝。

22个月,因为爷爷生病,奶奶回老家,一个月后爷爷到上海来检查,查出罹患癌症,在上海半个月后带着绝望回老家,半个月后离世。期间,由外公外婆来上海带宝宝。

25个月,开始送入托儿所,一个半月后适应,外公外婆回老家。

28个月,开始一家三口的生活……

从妈妈的叙述中,我深切感受到妈妈对宝宝的密切关注和对目前状况的不安。可以看出,妈妈已经大致了解宝宝表现如此不同的原因,只是内心不太愿意接受目前呈现的状况,希望有一种良方能快速修复宝宝“受伤”的心。这恐怕是每一位妈妈面对自己孩子问题时的第一反应吧。下面我将从专业的角度,和妈妈一起来理解一下宝宝内心所发生的变化。

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部曲:

第一部:“奶奶不见了。”

在信中提及,宝宝越来越不愿与外人交流这种情况是从奶奶突然回老家开始的。对宝宝来说,虽然爸爸妈妈也在身边,但奶奶可能照顾更多一些,因此其真正的依恋对象很有可能是奶奶。的确,22个月的宝宝正处于分离焦虑最敏感的时期,此刻奶奶的“突然”消失,让宝宝“猝不及防”。或许大人们也跟她解释过一些关于奶奶离去的原因,但作为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她依然无法从成人的角度来理解和接受整桩突发事件。尤其是奶奶一个月之后才回来,且不说如何理解奶奶为何离去,仅那一个月漫长的等待就是一个煎熬了。对成人来说,一个月是一个可以忍受的长度,但对2岁不到的孩子来说,太漫长了,在她的小脑袋中会冒出各种猜测:奶奶今天没看见,明天没看见,怎么第三天还是没看见呢?是不是因为我不乖,所以奶奶走了?(如果以前奶奶曾经开过这样的玩笑,宝宝往这个方面联想的可能性更大。)是不是奶奶不喜欢我了……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宝宝心里各种不舒服的感觉无从表达,因此自然也得不到任何令宝宝安慰的回应。于是,宝宝可能时而心里生奶奶的气,时而也生自己的气(因为有可能奶奶是因为自己不乖被气跑的)。

第二部:“奶奶回来了,又走了。”

一个月以后,日思夜想的奶奶终于回到自己的身边,但看起来并不开心。由于3岁前的宝宝尚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身边无论发生什么事,她都会感觉和自己有关,因此宝宝的小脑袋里又冒出一连串大大的问号:奶奶为什么不开心?是不是我惹她不开心呢……结果,半个月后,奶奶再次悲伤地离去,其间,全家沉浸在悲伤而绝望的气氛中。妈妈担心那种氛围会影响宝宝,我想这种影响是肯定的。宝宝们犹如家中的“小雷达”,对情绪的捕捉和感知比成人更为敏锐。但这种影响是否负面,则取决于当时家人是如何处理的。如果,在悲伤的气氛中,妈妈能抽时间用一些宝宝能懂的语言,简单向宝宝说明情况,或者编一些小动物的故事,让宝宝理解奶奶的“不开心”,爷爷的“离去”,或许反而有助于宝宝的情感发展得更丰富。

第三部:“外公外婆来了,没多久也走了。”

由于奶奶回老家,原本就不太熟悉的外公外婆接管了照顾宝宝的任务,紧接着宝宝又去了托儿所。即便没有经历过这接二连三分离的孩子,去托儿所也是一道“坎儿”。因此我觉得宝宝真的很不简单,短期内经历三次分离,还能很快适应托儿所和幼儿园的生活,可见她的适应力之强。不过,临时负责照顾她的外公外婆三个月后再次离开,对宝宝来说,就是第三次经历与照料人的分离了。尽管和外公外婆的感情未必有和奶奶那么亲,但是,多多少少会让孩子感觉到一种隐隐的不安。因为,稳定的照料者对孩子来说是安全感的基础,这个基础看起来原先建立得不错,因此在宝宝22个月之前,能自然地表现天性便是很自然的事了。其实,即便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在安全的氛围下也会更放得开,比如参加同学聚会就比参加工作会议要更随性些。所以,宝宝也是一样啊。只是由于短期内那个稳固的关系一再变动,宝宝的安全感也多少被动摇了。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宝宝目前的情况。

从来信的后半段看,宝宝目前基本正常,发展得也挺好,具体表现为:“在学校宝宝很活跃的,学东西、学儿歌都很快,很聪明。也会叫老师,还会在同学面前表演节目”,但是不愿和亲人通电话;遇到成人不愿主动打招呼,但“每次在入校的时候就左看右看,希望见到同班小朋友的到来”。从宝宝的表现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些信息:宝宝目前对成人的信任度有些打折扣。我想,这是很自然的一个情况,宝宝的表现之所以会如此不同,是因为一方面宝宝的天性就是比较活泼外向的,她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便自然展露出其天性;另一方面,短期内接二连三照料人的变动,动摇了宝宝的安全感,她需要一段时间来复原对成年人的信任,因此面对一些成年人,她的情感会有所保留。毕竟,宝宝连续几次感受到“心痛”的感觉,从中也学会了在情感上的“自我保护”。比如她再见奶奶时,尽管心里那么渴望,但学会小心地靠近,以免自己再受“重创”。

现在,我试着回答宝宝妈妈最后的那个问题“作为父母,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1.保持目前的态度

妈妈现在采取的态度和方法是有利于宝宝恢复的,不强迫她做什么,理解她目前的困难,并在“冷场”时主动地打“圆场”……爸爸妈妈是唯一没有变动过的照料人,因此在宝宝的心里,还是相对安全的。这段时间,对爸爸妈妈来说也是一个维系亲子关系的绝好机会,近半年内尽可能减少“人事变动”,尤其是妈妈,最好不要出远门。宝宝现在什么都不缺,就需要多些和稳定照料者生活的体验,以便重新恢复对成年人的信任。

2.从心底接受现状

在宝宝的成长历程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在影响着,我们无法做到一一避免,即便我们通读所有心理学的理论,也无济于事。有些事情既然无法回避,那它的结果也同样是无法避免的。从心底接受那个结果,会让妈妈的内心感到平静,不再犯愁。而对宝宝来说,身边有一个心态平和的妈妈或一个焦虑的妈妈,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妈妈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那宝宝也能安心处理她的情绪,不然,她那颗受伤的稚嫩心灵,还要腾出空间来为妈妈分忧,这对她来说,就负担太大了。

总之,如果妈妈既能欣赏“小麻雀”,又能接受“小哑巴”,宝宝就会感到在妈妈身边很自在,很安全,并将这种安全的感觉慢慢扩展到生活的各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