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心理护理在健康体检人群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心理护理在健康体检人群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健康体检人群静脉采血过程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8月在我院行静脉采血的780名健康体检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体检者在静脉采血前予以常规护理,而观察组体检者则是在静脉采血前先予以心理护理。结果 对照组晕针率22.35%(76/340),观察组晕针率为晕针率2.94%(10/340),差异显著(P

关键词:心理护理;健康体检;静脉采血

静脉采血是临床中最普遍常见的一种护理操作项目,尽管静脉采血对患者、体检者来带的创伤极小,也极容易恢复,但仍不能避免有体检者会出现晕针、焦虑的现象[1]。因此为了将有创的静脉采血护理操作带来的不适降到最低,对体检者实施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心理护理在健康体检人群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8月在我院行静脉采血的780名健康体检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中男性健康体检者200名(58.82%),女性健康体检者140名(41.18%),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3.6±6.8)岁,本科及以上学历患者194名(57.06%),大专学历72名(21.76%),初中及中专学历44名(12.94%),小学及以下为28名(8.23%);观察组中男性健康体检者196名(57.65%),女性健康体检者144名(42.35%),年龄范围18~78岁,平均年龄(44.6±6.2)岁,本科及以上学历患者198名(58.23%),大专学历70名(20.59%),初中及中专学历46名(13.53%),小学及以下为26名(7.65%)。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的体检者予以常规护理,如告知患者握紧拳头,暴露局部皮肤以及采血后的按压护理等。而观察组体检者在实施静脉采血的全程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为:①护理人员在采血前应当和体检者进行一次简洁的交谈,消除他们的紧张焦虑的心理。与此同时,向患者展示此次采血的所用的采血针、压脉带等,并帮助患者将局部的皮肤暴露。采血过程中可以和体检者聊一些轻松的话题来分散注意力,让体检者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②正确评估体检者心理:通过简洁的交流后护理人员对体检者的基本情况、心理状态有了初步的了解,以此来对他们的心理因素进行评估,对于过度担心焦虑者护理人员务必要做到一针见血,减少采血时间,同时进针前注意分散体检者注意力,以免体检者因为疼痛造成采血失败;③采血后的护理:在采血后注意观察体检者的表情,嘱体检者尽量放松,待血止住即可放心离去。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2] 观察两组体检者的晕针、焦虑情况。轻度晕针:体检者有头晕目眩、心悸无力症状;中度晕针:除以上症状外,体检者另有面色发白、四肢冰冷、意识恍惚不清等休克症状;重度晕针:除中度晕针症状外,体检者出现四肢抽搐、口唇发绀症状。

1.4统计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晕针率对比 对比两组健康体检者的晕针率,对照组晕针率22.35%,观察组晕针率为晕针率2.94%,差异显著(P

2.2焦虑评分 对比两组体检者的焦虑评分,发现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 讨论

尽管静脉采血是较为常见且是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一种护理操作,但仍不能排除有被采血者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晕针等不适感。通过相关的研究发现,晕针的发生和被采血者的文化水平、心理因素、身体素质、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语言有很大的联系[3],其中心理因素以及护理人员的言行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和调整护理人员生冷的语气能够显著的降低晕针率,还能改善被采血者焦虑等不良情绪。当体检者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时,会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导致体内血管扩张而使得血压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因而脑组织血供不足引发晕针。心理护理的实施能够对焦虑、紧张的不良情绪起到一定抑制的作用,并能够有效的转移其注意力,让体检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采血过程,避免了晕针的发生。护理人员采血前要对体检者的心理状态有个初步的了解,以便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对于过度的焦虑、紧张者在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更要注意语气温柔、不厌其烦,耐心的回答每一个疑问和问题,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切实的让他们感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在采血中能保证一针见血,避免对体检者造成重复的痛苦。通过上述的研究结果可知,对照组晕针率22.35%,观察组晕针率为晕针率2.94%,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为缓解体检者的紧张、焦虑心理起到了良好作用,为静脉采血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叶丹玲.心理护理在体检人群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6):109-110.

[2]杨海双,庞燕芬.体检过程中静脉采血的心理护理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508-509.

[3]李冰茹.心理护理在儿童入托体检静脉采血中产生恐惧心理的干预模式[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20(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