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会用“品”“读”双桨,愉快泛舟书之海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会用“品”“读”双桨,愉快泛舟书之海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篇文章必须经过“圈点――评析――玩味――深究”的训练阶梯,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品读的方法和规律,他们就能自如地运用“品”和“读”的双桨泛舟书海了。

语文教学阅读方法品读读书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活跃思维,发展智力,积累文化,陶冶人格,塑造心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会“品读”文章是提高读书质量的关键因素。所谓品读,就是品味性地读,其基本特征就是反复地、比较性地读,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品”是“悟”,“读”是对文章的评论和赏识,需要眼、口、耳、脑并用。即“手批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意”。这是我国千百年来的读书经验。好文章只有细细品读,才能领略文章的血脉和种种精妙,文章的语言内涵就在不知不觉中掺入了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而积淀成为语文素质,人文素质。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归纳了四种“品读”的方法。

一、圈点

圈点法是阅读文章时用各种符号指点中心,提纲挈领,寻觅技巧,摭拾词句精粹的传统的读书方法。它简单实用,既能培养学生精于思考,勤于动手的读书习惯,又能醒目地标出文章要点,提高阅读效率。品读文章可从这些方面考虑圈点。

1.圈点你最喜欢的词句。

2.圈点准确贴切的词句。

3.圈点表现人物特征的词句。

4.圈点文中的生字、难词。

当然过渡句段,重点小节,疑难之处等也在圈点之列。指导学生圈点要依据文章特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圈点内容,理清圈点思路。

经常指导学生动笔圈圈点点,探索语文精微,勾划文章要义,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使阅读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评析

评析法是我国文学批评、阅读欣赏的又一种传统方法。它要求读者对文章进行评价赏析,发表真知灼见。小学语文许多课文的主要内容都是通过具体的叙述描写来表现的,这些段落往往又最能表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教学时,对这些句段应引导学生进行品读。一般来说,评析文章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思想内容上的词句寓意的评析;二是形式上的谋篇布局的匠心,艺术手法的特色等。

怎样评析呢?(1)抓关键处。评析时要度文审势,力求评在文章的节骨眼上。诸如交代文章线索,揭示全文主旨,体现选材特色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这是文章的关键处,我们应作重点评析。都可以在旁边加上恰当的批注,谈谈自己的理解、体会。(2)抓妙处。所谓妙处,即文章中语美景美,读后令人荡气回肠,拍案叫绝之处。老舍先生的《林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写景状物细腻入微,用词造句形象贴切。文中描写野花的一节就体现了这一特点。通过品读花多、花美的描写以及体会其修辞方法,我们就会置身于作品的情景之中,体会作者对野花穷辞溢美的良苦用心――抒发对兴安岭的赞美之情。

三、玩味

一篇文章经过圈点、评析后,再细细体味,一定会“渐渐向里寻至那精英处”。玩味文章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

1.吟诵。吟诵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小声诵读的方法反复诵读课文,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融入文章情景。如《瀑布》中的句子“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好伟大啊!一座珍珠的屏”“把风吹得如烟,如雾,如尘。”反复吟诵,我们就会感受到这些诗句写得气势、奔放,一泄千里。那震耳的声音,壮丽的景象,无不尽收眼底。反复吟诵,我们才会知道这些诗句所表现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象,不仅生动形象,气势恢宏,意境高阔而且激荡着作者的豪迈之气。

2.听读。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读者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和神韵。”训练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试读,说用学生喜欢用轻快、激动的语气来读,有的喜欢用赞美、喜爱的心情来读,老师让学生试评,看谁读得最有感情。最后老师边放录像,边配乐范读,再让学生感情朗读。通过这样品读,激发了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和探究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体悟更深刻了,感情朗读的能力自然也提高了。

3.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一篇文章,不但可与其它作品进行比较,也可在选材构思,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假设另一种写法与原文进行比较。品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让学生设想另外几种结尾方式与原来的结尾相比较。学生的愿望是善良的,都希望小女孩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但都体现不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与抨击。

4.想象。想象要求读者置身于作品之中,展开联想的翅膀,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补充它,丰富它,在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澜,使自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穷人》这课,可边读边思,互换角色。假如我是桑娜,我是西蒙,最后续写结尾。这样才能入情入景,渐渐悟出其中的思想,逐步学到“进合浦能采珠,入昆山可采玉”的本领。

四、深究

上面介绍的方法,是品读时如何使学生“入境”,读进去还要读出来,深究是指导学生如何“出境”。下面介绍深究文章的两种方法。

1.揣摩弦外之音。有些文章内涵丰富,我们只有潜心体会,方能解言外之意,味句外之旨。如《苦柚》,题目是“苦柚”,文章内容体现的是小姑娘美好的心灵。这“苦”和“美好”联系在什么地方?只有细细品味、体会才知道,柚子吃在嘴里是“苦”的,而小姑娘美好的心灵映衬在心里是“甜的”。

2.探究为什么。阅读文章我们不但要知其然,了解写什么,怎样写,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写这些内容,为什么这样写,这就要求我们登堂入室,透过文章表象寻幽探胜,悟出其中奥妙。

俗话说,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品读的方法很多。本文所倡导的品读训练,经过一个“圈点――评析――玩味――深究”的训练阶梯,可使学生逐步掌握品读的方法和规律,他们就能自动荡起“品”和“读”的双桨泛舟书海。定能做到“展卷而自能解,执笔而自能合度”。

参考文献:

[1]项平,品读――提高自我评改能力的催化剂.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

[2]周施清,学习语文、享受语文――小学“审美一品读”式教学策略探索.浙江教育科学,2005.

[3]吴彩红.品读感悟体会内涵――《我选我》教学设计.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

[4]宋玉高.探讨“审美――品读”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