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滨河广场景观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其规划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问题,必须以综合的视角、进行多目标的规划设计。城市滨水地带的规划和景观设计,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本文以南京徐庄软件园滨河广场景观设计为例,阐述相关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多目标规划;景观设计;创新环境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设计概念及设计思想
第一节总体构思
综合分析了在滨河广场设计中所要必须考虑的文脉因素后,根据功能要求和地形特点,对总体布局做了系统性的构思。以计算机线路板为总体构成框架,使广场在充分挖掘当地民俗文化的基础上,突出IT文化的特点。
水体设计
城市滨水区之所以受人青睐,成为人们向往的场所,就在于其独特的水景。水是城市环境构成的重要因素,有了水,城市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有了水,城市的层次更加丰富;有了水,可为城市注入活力。水体在广场空间中是人们观赏的重点,它的静止、流动、喷发、跌落都成为引人注目的景观。
绿化设计
滨水区作为城市中的主要公共开放空间,要进行合理的绿化配置,从而营造自然绿意的开放空间。在绿化形式上,发展丰富的、多层次的绿化体系,增强滨水绿化空间的层次感,使完整连续的滨水绿带既有统一的整体面貌,又有层次分明、季相变化明显的节奏感,增强滨水空间的视觉效果,此外,滨水植物景观尤其要注意林冠线的变化。在树种选择上要遵循自然生态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搭配其他能体现滨水景观特点,创造出季相变化明显,植物种类丰富,自然成趣、富有特色的植物景观。
材质选择
硬质材料,主要是石材、钢材和玻璃的运用:一是地面铺装和竖向园建;二是桥体、护拦和廊亭;三是相关设施。软质材料,主要是植物的运用;中性材料,主要是木质材质的运用,如平台、座凳的坐板,以增加空间的亲和性;动感的材料,如喷泉。
为凸显出中心景区简约与沉稳的景观基调,综合运用硬质、软质及中性的材料,静态的和动态的材料,以表达特定的视觉及心理感受。
基调控制
从宏观层面上,气候、时间、光照、水文、生态等,都是基调控制中要予以思考的内容,每一个设计中的元素都要与场地有的既定条件发生关联。每个层面,每一种元素,都有多种选择,但在特定的项目中,就必须在多种选择之中,去找到那隐含在混沌中的逻辑性和唯一性。
从总体的板块划分,到具体场地的构思,无论是从体量、型感、色彩和肌理,在设计中,要始终对整个方案保持着有效的控制。既从大的空间尺度的转换、融合、咬合、并置中考虑到视觉及空间心理的感受,也在人性化的微观尺度上充分考虑到人在其中可以直接使用、凭借和触摸的细部感受。
第二节设计理念及思想
充分利用河道及周边自然地形,以生态性、自然性为基本出发点,导入别具特色、因地制宜的现代休闲方式,使人在城市的喧闹中找到一份快乐与宁静,创造出以人为本的景观特征。且在设计中突出南京的地方特色,使居民在游玩中回味地域文化和风俗。
城市滨水区的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1)合理布局,体现点、线、面与水、景、绿的结合。
(2)体现自然及地域悠久文化,重视历史古都面貌的塑造,强调局部景观与总体规划的协调统一,努力塑造现代而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生态空间。
(3)体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理念,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文化与生活需求,着力创造高品质视觉景观及休闲、开放性的亲水空间。
(4)重视绿化植物配置和建筑景点的协调处理,巧于利用现有的树木绿地和河流的自然景观,努力创造怡人的生态环境与文化氛围。
第三节滨河广场景观分析及设计手法
实用性是一个广场建设的首要目的,作为一个集休闲、娱乐、集会为主的综合性滨河广场,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其实用功能,也就是说有足够的空间供人们进行相应的活动,同时又能让人身心愉悦。该案中可供人们参与的空间很大,凡是人们能走到的地方(园路、较大的休闲空间、水系周围),或者说人们能参与进去的建筑、景观小品(廊、休息亭、桥),包括喷泉,均体现了一定的实用功能,实用性的主要体现是人的参与性。
广场空间的类型和层次可看作是广场环境系统的空间结构,丰富空间的层次和类型是对系统结构的完善,将有助解决广场使用多样性的需求。丰富空间的结构层次,利用尺度、围合程度、地面质地等手法在广场整体中划分出主与从、公共与相对私密等不同的空间领域。不同层次的观景点相互穿插,给游人提供充足的、多方位的观景场所,产生人景交融的滨水景观。
设计手法
通道
中心景区以植物与水为基面,而以人工化的硬质通道消融原有的纯自然化的形态。各种功能不同的通道,根据区段位置的不同,运用开敞、收缩、高低、错落、遮挡、拓展各种空间处理手法,把各种微妙的张力融合在自然山水之间。而尺度与材质的不同,形感的简约中的变化,又使人在寄情于青山绿水的同时,感受到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具有理性特征的有节奏的明快的空间体验。
挡土墙
挡土墙在景区中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在设计中,全部以直线的形式构成,高底错落,疏密有致。从功能层面它起到防止土坡下滑的作用,在特定的场合,它又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的导引。在构图中,没有任何一条线(挡土墙)没有来由,像是某种道路或场地的延续,又像是水体或绿化中蕴涵的力在硬质场地中的切入。
栏杆
栏杆虽小,却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中心区的设计中,对这一景观元素的运用,遵循了两个原则:第一,在滨水或有高差的边界,能够可以不设置栏杆的地方就尽量不设;第二,在必须设置的地方,给予精简和洗练的表现,使其既有简约的个性,又保持沉稳的基调。
照明
照明总体布局以交通路线为主脉,沿道路形成线性效果。在各个交通节点上,结合特定场地的规划和景观元素,如坐凳、挡墙、树池、踏步、草坪、小桥、流水、驳岸等,对灯光的设计用极其巧妙的手法,对灯光表现的潜力充分挖掘,力求在平和中适度的彰显其精彩,突出IT文化的理性、流畅、精密特点,灯具造型干净、洗练、色泽沉稳、材质高贵、工艺精致。
结束语
本文结合亲自设计的南京徐庄软件园滨河广场景观,认识到环境艺术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特点,设计要适应各种人群的观赏眼光,满足人们休息、交往、娱乐等需求。
规划后的滨河广场形成了四季有花,四季有景,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软质线性景观空间,它既与南京的历史文脉相联系,又体现了现代文化品位,更注重了地方特色,充分展示了滨河绿地的风采与神韵,为南京不同年龄层次、文化层次的市民提供了又一纳凉、聊天、散步、游憩的好去处。
便捷的交通设施,优美的滨水开放空间是每个都市人所向往的。城市滨水区历来是城市特色集中表现的荟萃点,人们可以从它的生态景观表达中感受到城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气氛。因此,城市的滨水景观应强调生态效应,形成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和持续发展,成为城市中具有环境独特性和舒适性的亲切开放空间,以此维系“城市山水”的空间品质,提升城市的整体景观品质。
参考文献
[1] 计成.园治[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2] 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 张帆, 张斌. 景园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4] 贾建中.城市绿地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5] 任梦非.现代环境设计浅谈[J],中国园林,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