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文化心理学视野下认识儿童语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文化心理学视野下认识儿童语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言,是全人类共同的体验,也是童年经历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文化心理学视野下,对儿童语言的发生、发展进行了有意义的阐释:从符号到文化;从声音到言语,是儿童学习文化的工具,也是儿童社会化的工具。让儿童走向成人,走向集体化,成为具有真正功能的成年人。

【关 键 词】语言;文化;儿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46-03

对于全世界所有的儿童来说,语言的发展过程都遵循着一个固定的规律。不管他们生活在多么不同的地方,他们语言的发展阶段都是基本相同的,这是人类共通的心理机制所决定的。但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又是那样的独特,即便他们生活在同一地方,他们的表达习惯也都存在着差异,这就是人类不同的文化组织所影响的。所以,语言充满了共通而又独特的意义。

一、语言,从符号到文化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语言的定义是:“语言(language)——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1]由此分析,首先语言是同文化系统中或异文化系统间,人类之间互相交流信息的独有沟通系统;其次,语言是认知主体在自己所处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交往活动中与价值性判断相联系、生成关于经验、知识的一种工具;最后,语言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和获得的必由之路。查阅在20世纪人类文化的研究文献中,关于语言的研究也逐渐成了文化学家们共同关心的焦点。但是,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惊奇地发现:尽管是不同领域的文化学家,研究也不尽相同,但是却都达成了一个共识,即“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是象征符号的动物,是能利用象征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人能把他认识的世界用象征符号固定下来,反映出来,并且在人际和代际之间传播”。[2]人用象征符号赋于世界以“意义”和“秩序”,从而拥有了一个世界。“所有人类行为就起源于象征的使用”,“正是象征把人类从一个婴儿变成人”。[3]而语言正是人类创造的最完善符号体系,构成了人的最直接象征符号世界和最重要的文化环境,它直接塑造了人的文化心理。

因此,“语言就仿佛一个棱镜,透过它的投射,世界在人脑中形成所谓的世界图景。而语言作为认知中介的功能对世界的反映,不是照相机似的客观表现,而在于世界透过它的主观投射”。[4]所以,语言并不仅仅是文化的直接表象,而是人类外在的文化符号和内在的文化心理。

那么,人类是如何掌握语言的呢?对这一现象的疑问使我们开始观察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我们发现,在儿童从出生时的咿呀学语到能够自由表达自我的这一过程中,他们掌握的不仅仅是语言本身,更是人类文化。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对应关系,文化中所包含的一切信仰、风俗习惯等等都可以通过语言传递给儿童。语言,将文化映射成一种符号作用在儿童的身上;文化,则通过语言这一符号体现在儿童身上。因此,从符号到文化,儿童通过掌握语言这一符号实现了对文化的自我重构。换句话说,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儿童学习文化的过程,语言是儿童学习和内化文化的工具。

二、语言,从声音到言语

我们都知道,新生儿不是沉默着而是哭叫着发出声音来到这个世界的。尽管新生儿不是沉默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但是他们也还是不会说话,他们不能用言语来表达自己,但是他们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而就语言本身而言,这一纷繁复杂的符号系统,“其实也只是由很有限的并没有任何意义的几个声音组成的,但是这些声音却可以通过大量的方式进行组合,产生出无穷无尽的丰富意义的词汇”。[5]但是,出生一年后,就会发生许多变化,儿童开始慢慢掌握语言,在这一过程中,他发展了自己的个性,找到了发展这种个性的手段。

所以,全世界的儿童都是从发出无意义的声音开始,到最终掌握意义丰富的言语。只是,成人很难理解这一过程到底是如何发生的,这是因为成年人只能想出有意识的学习语言是什么样子,我们也只能有意识地学习语言,比如学习英语。在中国,大多数人都会有学习英语的经历,我们发现无论我们多么刻苦地朗读、背诵、写作,甚至参加专业的培训课程,也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去学习,但还是依然很难流畅自如地使用英语表达自我。所以,当回忆童年的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既然学习语言是如此困难的一个过程,那么为什么儿童时代的我们似乎没有经历过任何正式的训练,却依然顺利地获得了听、说的能力,并且能够自如地交流沟通呢?这就是因为,对于儿童时代的我们来说,语言并不是有意识地学习,而是自然地发展,是在大脑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下开始的,当儿童听到一种语言的时候,它就已经成为了儿童的一部分。因此,“儿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说什么样的话,都是因为儿童从周围的环境里接受的文化模式影响的结果,这正是成人为儿童选择了本族语言的发音,也就是母语,并使之成为了儿童的语言”。[6]所以,不管一种语言有多么的深奥,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本族人也一样会说,也一样能流利地交流。以汉语为例,对于其它国家的人来说,学习汉语也许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在中国,没受过教育的人和受过教育的人不是都一样说着汉语吗?乞丐的孩子和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不也一样说着同一种语言吗?所以,深奥语言与简单语言对于儿童来说没有难易之分,所有儿童都不会觉得学习母语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儿童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用其特有的方式表达着自己。最初,儿童的哭声就是其最初的“语言”,他用哭声表达着自己能够体验到的生理感觉,是饿了,是疼痛等等。之后,儿童开始发出类似元音的声音,渐渐的,又加上了辅音。然后,儿童就开始咿呀学语,当他听见身边的成人说话时,他也会发出微小的声音。紧接着,儿童说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词语。最后,从单词语双词语简单句复杂句,儿童最终掌握了语言。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并不是死板的,不加改变地掌握了语言,而是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重构,最终形成的是充满个性与独特的个人言语。

三、语言,从儿童到成人

对于新生儿来说,还不存在语言问题,语言对于他们来说仅仅是一些声音或是串联的音符而已,并且这些声音对于他们来说毫无意义。对于他们来说,“困了”和“床”之间就不会有任何逻辑联系。“床”一词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人类赋予了它特定的含义。因此,任何一个词具有的特定意义都是同一文化群体共同认可的结果。并且,不同文化群体在表达同样的意思时,则会使用一系列完全不同的音符。而这些词汇的意义,则是人类赋予它的,所以语言就好像是一堵墙,它把一类文化群体圈在里面,与其它的文化群体隔离开来。这可能就是语言——符号在人的头脑中的一种作用。但是,任何一类文化群体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世界中,它们之间都需要沟通与交流,因此语言同样又是一根纽带,它也可以超越文化的差异把不同的文化群体联系在一起。

儿童不是静止的存在,而是动态的发展,并在不断的成长,直到最终进入成人世界的集体文化系统,从儿童到成人转变的这一过程就叫做社会化。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经过学习的方式传承着某一具体文化的过程。为了完成这一过程,儿童也只有置身于某一具体的人类文化环境才能完成。又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符号,不同的语言是不同文化的符号,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也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文化群体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文化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文化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在与西方人交流时,有时会不知所言,原因就在于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民族心理、思辨和推理模式都不同而导致的。所以,当儿童接触到某一语言的那一刻,该集体文化就慢慢地引导着儿童步入了自我发展的轨道,同时儿童也会无意识地使自己的言语不断地适应它所处的集体文化环境,因此,“从儿童到成人,这一人生的成长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人,而是作为某一文化具体的人的进化发展”。[7]“儿童一旦出生,就进入了一个事先已经准备好的文化环境,儿童通过观察模仿以及参与,从而实现了对其所处的集体文化的自我重构”,[8]语言,则正是儿童进行这种重构的重要工具,是连接人与文化的桥梁。

因此,我们可以说,语言——儿童社会化的工具,使儿童最终成为一个正式功能的成年人。日本文化背景下出生和成长的儿童,自然地掌握了日语,形成了一套日本文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就自然成为了日本人;在美国文化背景下成长,形成一套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自然会成为美国人。R·本尼迪克特就发现在美国出生长大的日本后裔,形成的就是一套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非日本的。因此,人之所以成为他或她这样具体的人,就是人类普同性和文化特殊性的互动关系所致,是个体的先天遗传和由某一文化组织的共同经验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所致。

全世界人类的语言都是共通的,同时也是独特的。全世界的人用相似的语言方式沟通与交流着,但是出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每一个人的语言又是独特的;个体在一生中通过使用语言认识客观世界。所有包涵在语言中的观念、信仰和世界观,在本质上都是文化的。这一切又都充满了个人独特的意义,但是这些意义又是相通的。

语言对儿童成长的意义是深刻的,儿童最终将走向成人。语言,从符号到文化,从声音到言语,是儿童学习文化的工具,是儿童将某一具体集体文化内化和重构的工具,是儿童社会化的工具,并最终帮助儿童走向成人,走向集体文化,成为一个正式功能的成年人,最终成长为一个具体文化背景下的成人。

注 释: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475.

[2]申小龙著.语言的人性与人的语言性——论人类语言符号的文化视界[J].学术交流,1989(4):121.

[3]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41-47.

[4]彭文钊,赵亮编著.语言文化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3-4.

[5]玛利亚·蒙台梭利著,高潮,薛杰译.有吸收力的心灵[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m2007:86.

[6]弗洛拉·丽塔·施莱铂著,高明译.你的孩子的言语[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21.

[7]S·南达著,刘燕鸣,韩养民译.文化人类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04.

[8]J·瓦西纳著,孙晓玲,罗萌等译.文化和人类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