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盗墓题材积极转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盗墓题材积极转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春节期间,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更新完结,观众们对这部探险故事的热情追逐也暂告段落。观众离场之时,正适合从业者将这部剧放在行业发展的轨迹中再做观察。这部剧的创新尝试和风险规避都值得分析,能为后来者提供有益借鉴。

审查尺度的参照版本

《鬼吹灯》《盗墓笔记》两部系列小说都是有多年积累和广泛读者基础的IP,相关影视剧改编却近几年才陆续问世,原因比较复杂,毋庸讳言,审查是其中重要一项。我国电影、电视剧、网络节目等的内容审核标准中都有“不语怪力乱神”的要求,对参与审查的专家而言,放行盗墓题材无异于把风险留给自己。因而这两个广为人知的IP难以呈现在荧屏、银幕之上,也是自然而然。

受益于网剧“自审自播、先审后播”机制,在IP概念大火的2015年,网剧《盗墓笔记》制作方和播出平台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该剧的面世,让业界、学界、管理层和观众都经历了从认识到接受的过程,随后电影《九层妖塔》《寻龙诀》《盗墓笔记》,以及电视剧《老九门》才陆续问世。尽管网剧《盗墓笔记》上线后经历了下线整改,但恰恰是整改再上线的过程,让业界获得了摸索审查尺度的参照。

网剧《盗墓笔记》带来了爱奇艺会员数量的激增,但作品本身让观众记住的更多却是五毛特效、浮夸演技,以及“上交国家”这种简单粗暴的对审查要求的敷衍。随后的几部电影,受制于时长,大都选取原著中的片段,抑或仅借用原著中的人物和剧情元素进行再创作。相对于剧情,电影的卖点更多是对视觉效果的表现。然而剧情演绎的缺失,难免让作为原著粉丝的“自来水”们对电影颇有微词,甚至让原著作者产生了发起侵权诉讼的念头。

与前两年的其他几部同类作品相比,刚刚面世的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在离奇改编已经引发“审美疲劳”的背景下,大获观众青睐,口碑和收视双丰收。

“正剧范儿”助力

有网剧《盗墓笔记》的下线重剪在先,《鬼吹灯之精绝古城》能平稳播出,并获得多方肯定,个中原因值得仔细分析体会。

《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的成功,赢在贴合原著,以及将盗墓题材拍成讨喜的“正剧范儿”。相比《盗墓笔记》和其他同类型故事,《鬼吹灯》系列原著小说的叙事基调,本身就具有写实色彩并充满年代气息。网剧版中对探险途中火瓢虫、火蛇等灵异现象的唯物解释,人物对白中自带革命气息的话语,都源于原著小说,对这些要素的把握无疑是该剧改编的加分项。

在人物形象方面,剧中对主角胡八一的塑造,减少对人物原型“歪心思”的表现,突出其成熟稳重、重情有义的一面,同时又不落于古板,让人物显得更加大气。例如原著中胡八一最初是樽非笄财而“倒斗”,而剧版将胡八一到牛头山的初衷设置为看望老乡,将走进金国大墓设置为探访关东军要塞时的误打误撞等。

画面也是此类题材作品的风险点之一,《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保持了对玄幻的克制,对细节的打磨,同时运用了讨巧的方法降低了审查风险,更让作品本身增色不少。例如让“红毛怪”以呆萌形象客串剧中插播的创意广告,利用正片广告反差制造的疏离感,提示观众“红毛怪”只是虚构故事中的形象,降低了“怪力乱神”的嫌疑。

《鬼吹灯精绝古城》自然也有不足,例如人物王胖子在贪财与大义之间摇摆,性格略显分裂;宏大的配乐与棚内拍摄痕迹略显违和;人物造型设计从20世纪80年代风切换至时下“潮范儿”略显跳脱等等。然而瑕不掩瑜,正午阳光的良心制作为盗墓题材指引了积极方向,在观众对盗墓故事兴致犹在,却又被一些改编作品伤了胃口的当下,及时填补观众期待,为盗墓题材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避免了“题材红利”的过度消费。

《鬼吹灯》系列网剧今年还有后续,如果可以沿着上述积极的方向走下去,或许能够进一步激发这个“超级IP”的潜力,不仅让原著故事更加生动出彩,也能让网剧这种节目形态借此迎来新的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