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成开启创新教学之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成开启创新教学之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文章探讨了构成教学不仅能培养抽象的形式审美能力,也是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如何让构成教学在整个设计教学过程中起到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承上启下作用,进而开启创新教学之路

【关键词】抽象 理性 形式美

构成作为一种舶来品,与以传统模式的装饰性图案教学相比有着颠覆性意义,其对理性思维的重新审视态度和对感性判断的重组鉴别意识,要求都远远跨越传统的审美范畴。由之带来的更为科学的审美探索程式,以看似易懂但由形式美探索中“破与立”的哲学意念,带来的审美游戏感却如浩瀚空宇般,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丰厚土壤。

一、再看构成

构成源自德国包豪斯,是建立在机器生产之上以更为便捷、人性的思路来解决生活所需,是工业革命产物,体现了欧洲(西方)的理性、科学精神。我国早期设计教育是建立在以传统手工为母体的“图案”,并将艺术设计冠以工艺美术或装潢概念,改革开放后才将构成思想引入中国设计教育,并在设计基础教学中日趋普及。构成虽源于西方,但从目前看西方现代构成教学,其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社会趋势,我国构成教学也不能停留在对传统构成(包豪斯)的拿来就用境地,应与中国的设计市场面对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发展相匹配。①

构成的引入,曾为国内设计教育发展提供长效的原动力,但审视我国构成教学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是教材混乱。由于科技进步,印刷成本的低廉,再加职称需要兼之利润所趋,各种利益交织下,使得出书成为一种普及行为,编教材成为最赚钱的行业,构成教材良莠不齐为教学带来先天性不足。其次,思想陈旧,从现有评价体系看,教师大多以学生作业的最终画面效果衡量优劣,这种重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评价方式,必然导致学生不在意对自身思维过程的体验,加之艺术设计的品评没有绝对的客观标准,多少都掺杂观者的爱好和个性审美习惯,必然导致构成课的绘画思维顽固,学生作业常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造型表现时无法脱离具象事物;2.机械拼凑,简单组装;3.期望寻找所谓技法来完成作业;4.重效果不重思想;最后,目标浅薄。特别是构成课程所能解决的问题面过于宽泛,而长期标榜的其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标框架,构成停留在要求学生遵循审美规律的认识范围,这种理念必然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拓展和与后期作业课程的衔接。从目前现课程教学关系看,构成课上下之间的教学衔接还不够紧密,明显出现与造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相脱节的状况。

二、构成也创意

构成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石,今日之构成教学应不再仅停留于审美培养,从欧美等国构成教育看,已变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试验育床,这种改变是建立在培养审美能力基础上的更高要求。此外,构成作为造型基础课与专业设计课之间的衔接性课程,其任务必定要帮助准设计师建立科学理性的审美塑造规律,同时对形式化程式来探索创新思维的开启,以创新的高级思维方式来演绎视觉元素的组织与构造。

构成的创新作用在于,通过构成建立在设计体系内的形式创新思维,对前期造型类基础课程,注重构成思维对画面中构图、形体组织、节奏韵律、空间层次的启示。对后期专业课程,实现创造性思维树立的过渡与准确把握视觉语境的铺垫作用。构成在于塑造思维深度的空间能力,教学时可视作品为戏剧舞台,各种造型元素犹如演员和布景,选哪些“上场”,谁是主角、配角、龙套、道具,谁先谁后、多与寡、快与慢、轻与重、疏与密不同配置就会有千变万化的结果,其目的在于更准确地呈现主题,建立一种丰满的创新视觉效果。

通过构成对理性再建有决定性作用,理性思维的建立有利于专业课程学习,也是设计职业需要,艺术设计作为利用沟通和服务来实现人类需求,产品形式必然受到诸多限制,如考虑消费者、市场、促销、技术、生产环境等制约,这些都需要用理性来应对。理性思维的建立可来自构成学本身,构成中的点、线、面、体、色元素作为抽象形态,在遵循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讲究的是节奏和韵律带来的音乐涵义,引发的是科学与合理前提下创造的组织和逻辑,这些都是建立在理性思考基础之上。理性是对构成科学思考的审时度势,也是面对未来设计发展的客观判断所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更要让其对待设计有一份研究的心态,增强探寻思维规律的意识。

通过构成让思想建造抽象美的逻辑,不能总习惯于用像什么或似什么来判断,这都是长期习惯用写生来描绘的惯性,构成是一种建立抽象意识的课程,需要我们在理性基础上转变具象思考方式,抽象的建立必然来自对形象思维的进一步理性塑造,用抽象思维来进行创造,如尽量用几何形体来进行塑造或对具象形象进行抽象化推演,完成用抽象的形体进行思考和想象。特别要求学生对数学逻辑美多下功夫,严格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反复推敲和恒定。

通过构成开启创新思维和习惯,今日的构成教学已不能仅停留在对学生审美基础的培养,构成设计课作为最基础而又最宽广的思维训练,利用构成实验和创新精神一脉相承关系,培养人的眼力,即观察、感受外界知识的能力;培养人的脑力,即分析、洞悉、理解等创造意识的能力,使构成训练成为启发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有了这种正确的认识,就会让原本作为基础的课程具有和专业课程同样的创新教学目标,创新精神带给学生永不停止的自我学习和探索、挖掘的欲望和动力,养成一种创新心理倾向,独立人格支配下的个体将求异和主动演化为一种思维惯势和行为习惯。②

结语

总之,有时将构成训练视作游戏,只要能通过这类游戏培养创造的智慧,我们就没有必要介意粉饰门面,构成并非艰、涩的课程,构成的作用不仅仅是对审美的培养,还是开启创造性思维的钥匙,只要帮学生找到钥匙打开思维的大门,门内丰富多彩的风景任其自在探寻。教学无需故弄玄虚,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将所谓高、深的知识变得简单可操作,学生入门后方可提携其探索更为深远的内容,切不能在学生前面竖道高墙,以示教育者的莫测与厚实。

注释:

①陈岩.论构成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12):128―129.

②赖小娟.构成设计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应发挥重要作用[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1(5):81―83.

作者单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