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智慧艺术架情桥 德心相融育新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智慧艺术架情桥 德心相融育新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育需要心灵沟通,有时也需要进行批评。批评是一把双刃剑,简单而粗暴的批评会误伤学生脆弱的自尊,而适当且艺术的批评则会让学生受益一辈子。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在德育中搭建道德通向心灵的桥梁,是有效德育之路,也是有效心育之路。

关键词:智慧约定;换位思考;信任曲线;“甜蜜”批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2-0046-02

一、解读架起通往学生心灵桥梁的意义

不少班主任反映:自己严字当头,以学生为本,成绩为重,任劳任怨,辛辛苦苦,狠抓学生的作业和考试,忙得都没有时间与学生及家长个别谈心,进行心灵沟通了,发现问题就“倾盆大雨”,一顿批评,结果学风、班风并没有焕然一新,还导致师生关系冷淡和疏远,甚至情感对立。家长误会、埋怨,冷眼相待,还要受到校长的教育和批评,甚至责怪,班主任心中感到非常无奈和委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局面呢?原因很多,大致有三:

1.畸形发展的应试教育,已经扭曲了部分人的心灵,扭曲了教育制度,扭曲了有关政策的落实。班主任作为基层学校的教育直接实施者,面对重重压力,他们的重心自然把更多力量投入到教学方面。按合格率、优秀率、升学率排名次,发奖金的考试制度决定班主任必须这么做,因而他们忽略了跟学生心灵方面的沟通。

2.心灵沟通是要花“成本”的。教育中需要与学生心灵沟通,它需要具体地去研究每一个学生,需要有相当的心理学、教育学领域的专业基础,需要研究社会转型情况下的新的工作方法。而这些都需要班主任去学习、掌握,这对于工作量本来已相当大的班主任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3.投入与产出的不成比例。做学生思想工作,与学生“心灵沟通”要做到细致化、个性化是非常不易的,要取得效果更是困难。它远远比不上学科教学,一节课可能使数十人受益,教育却不可能立竿见影、速战速决。班主任对教育的付出与取得的实际效果是不成比例的。

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有批评学生的权利。为了运用这个权利,班主任要运用好自己的智慧艺术,努力架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努力做到德心相融促双赢。

二、寻找架起通往学生心灵桥梁的方法

1.用富有智慧艺术的约定,架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特级教师霍懋征在上课时,发现有个女孩每逢教师提问都举手,可一旦请她回答,却一个字也说不上来。霍老师下课后就把她叫到办公室,询问原因。女孩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举手发言,如果我不举手,同学会笑话我的。”霍懋征的心被刺痛了,于是她和女孩约定:“今后老师提问,如果你会回答就举左手,不会回答就举右手。”此后,女孩就在这样的约定中变得自信而聪明起来。这难道不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吗?这是教育的智慧,更是教师的境界!我们不能把批评仅仅看作是一种严厉的训斥,其实,很多时候,一个期待的眼神,一种恳切的手势,一份信任的约定,就是最适当的批评。当然,这种艺术的批评必须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基础。

2.以多角度换位思考,架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哲学家弗洛姆指出,“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如果只用成年人的视角来看待,并从这种观点出发去纠正学生的错误,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果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那么他们所犯的有些错误,就是一些“可以理解的错误”。在纠正这些错误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怀着一颗尊重与宽容的心,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注重因势利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真正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地顺应孩子的天性,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不能总是加以指责和管制。那种以泯灭孩子天性为代价的教育,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不是一个个立在地上的木桩。你必须研究他们的成长规律,因势利导,不能用扣分、“不准”等办法压制,这样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他想说话,你给了他说话的机会,你把他想要的都给了他,你满足了他,他能不接受必需的约束吗?可长期以来,我们制定规章制度,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导致教育管理的被动与尴尬,形成师生关系对立与情感矛盾,以致于让教育效果走向反面。

3.用信任曲线架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在教室的角落处,班级设立了小小的图书角,有造型独特的书厨,有色彩鲜明的座椅,不仅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更渲染了班级里的文化氛围。可最近,尴尬的情形出现了:图书日渐减少,小小管理员也搞不清楚图书到哪里去了。班长、图书管理员反复强调“借阅的学生要尽快还回图书”,但是丝毫不见效果。有的同学建议设置“书吧间谍”负责破案,有的同学建议增加管理员人数,有的同学建议撤掉这惹祸的图书角……班主任没有采用直接的求快、求省的惩罚措施,而是通过图书角“管理权”的变换,巧妙地设置了一条自然的“信任曲线”,使学生自我改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获得了一条管理的捷径。班主任出人意料的把图书角管理权交给了各个小组,让各个小组学生轮流管理。打这以后,图书角干净、整洁,图书不仅不再减少,反而多出了许多“新面孔”,那是一些学生主动捐献的,这是一个“信任加人性架心桥”的典型个案。

4.用“甜蜜的批评”架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班主任广博的爱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确实,有了班主任这广博的爱之流作前提的“甜蜜批评”就能建造成师生心灵之桥。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次,他发现一个男同学拾起一块砖头想砸另一个同学,他立即制止了,要这个学生到他办公室去。这个学生到了陶先生的办公室,陶先生掏出一颗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尊重我,听从了我的话。”然后掏出第二颗糖给这个学生:“第二颗糖奖给你因为你很守时,准时到了我的办公室。”当这个同学深感意外之时,陶先生掏出第三颗糖,说:“据我了解,是一个男同学欺负一个女同学,你才想拿砖头砸人的,这应该奖励你的正义感。”这时,这个同学声泪俱下:“校长,我知道错了……”陶先生打断了他的话,掏出第四颗糖:“你敢于承认错误,这是我奖励给你的第四颗糖,我的糖果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就结束了。”陶先生对学生的批评,就做得非常的美丽而善良,借用他的“糖果道具”的寓意,批评教育不就是甜蜜的了吗?不要一旦批评、惩罚,就怒目而视、恶语相加,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要讲究艺术,方式方法不能简单化。

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在德育中搭建道德通向心灵的桥梁,是有效德育之路,也是有效心育之路。善于进行德心相融式的批评教育和德心相融式管理的班主任,才是最先领略到德育与心育交融辉映的迷人风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