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干预措施对预防开放性伤口感染的疗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干预措施对预防开放性伤口感染的疗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近几年开放性伤口患者的人数逐年上升,如何降低伤口的感染成为医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次研究拟探讨干预措施预防开放性伤口感染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急诊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共计60例开放性伤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进行预防开放性伤口感染的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的开放性伤口感染率。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的开放性伤口感染率分别为3.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们认为干预措施能够明显下降开放性伤口感染率。

【关键词 】开放性伤口 ;感染 ;预防 ; 疗效

文献指出近几年由于交通事故的增多,开放性伤口患者的人数逐年上升,因开放性创伤破坏了皮肤的正常结构,使细菌直接通过皮下组织进入血液循环造成感染[1]。急诊室作为处理开放性伤口的重要科室,如何降低伤口的感染成为医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次研究拟对50例患者进行积极预防伤口感染干预,并与未进行干预的患者进行比较,探讨干预措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我院急诊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共计60例开放性伤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进行预防开放性伤口感染的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组平均年龄(35.1±8.1)岁,其中男性16人,女性14人;对照组平均年龄(36.6±9.2)岁,其中男性15人,女性15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1)就诊时临床资料、治疗经过完整。(2)每个研究对象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排除指标:(1)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哺乳期妇女、妊娠期妇女、药物有过敏、恶性心律失常者。

1.4 干预方法

1.4.1 加强教育 落实急诊医务人员预防院感的理念,熟悉院感的各项制度,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

1.4.2 彻底清创 一般开放性创伤患者伤口严重污染,需要彻底清创变为清洁伤口。伤口先用肥皂液刷洗,去污后再用生理盐水,0.5%碘伏清洗。对于对创伤大、病情复杂、手术长的患者,切口周围加强铺巾,手术中污染器械严格与无菌器械分离。

1.4.3 加强无菌操作器械观念 呼吸机面罩、湿化瓶使用后严格使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晾干。各种导管及留置导尿应严格无菌操作。

1.4.4 根据患者伤口细菌培养以及体液标本细菌的药敏试验选择联合、足量、广覆的抗生素,注意药物药理学,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1.4.5 规范消毒 急诊室为为开放式环境,人员流动大,患者病情复杂,存在各种潜在感染,应对急诊室进行细菌学监测,如诊室空气、器械、医护人员手等。完善紫外线的强度监测、消毒液的登记。

1.5 评价标准 采集患者的体液标本以及手术切口标本,接种于无菌血平板,进行微生物培养。评价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开放性伤口感染率,感染率=(感染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采频数描述,用χ2检验法。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的开放性伤口感染率比较 干预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的开放性伤口感染率分别为3.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

例数(n)

感染率(%)

干预组

30

3.3

对照组

30

10

χ2

5.782

P

<0.05

3 讨论

急诊室是抢救急诊开放性伤口患者的重要科室,开放性伤口患者一般病情严重,创伤大,需要医生和护士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抢救[2]。在这过程中医生不仅要对患者伤口进行术前消毒,清创,为手术做好准备工作。研究指出手是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途径,若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存在消毒不彻底,手术者一旦操作不规范,手就成为细菌的重要传播源[3]。此外患者在遭受到创伤后,使患者情绪焦虑、紧张,机体会产生应激反应,降低免疫力。研究还提出如开放性骨折、皮肤粘膜损伤患者,细菌直接侵入血液,失血减弱机体防御力,有害物由局部侵袭诱发局部或全身感染[4]。

急诊患者准备时间短,皮肤准备不完善,开放性伤口处细菌直接侵入伤口,加上污染的器械未及时撤离手术台,切口敷料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因此污染的器械,纱布应该立即丢入废物箱,破损手台需要及时更换,避免造成2次感染[5]。对于有侵袭性操作的患者,如导尿、气管插管,由于患者抵抗力低下,容易使患者易感性增强,因此要严格无菌操作,静脉输液、输血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于贯通伤的患者,如腹腔穿孔者,极易导致弥漫性腹膜炎发生,有害物质由局部侵袭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对于此类患者更要加强伤口的清创,及时进行手术,术后积极抗感染治疗。

参考文献

[1] 高承业.交通事故伤亡的特点及对策[J].急症医学,2013,7(2):75.

[2] 刘晋,米彦军,林娜,等.急诊手术对手术室护士素质的要求[J].武警医学,2012,17(6):469.

[3] 韩雪玲,史峰庆,胡淑芳,等.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9, 26(2): 204.

[4] 周成芳.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7,24(6): 570.

[5] 曲宏,赫义哲.医院感染监测结果报告[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 26(2):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