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他山之石,人艺制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他山之石,人艺制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威利!”耳听得威利在卧室外,林达(威利的夫人)有点惶恐不安地喊着。

可以感觉到,照耀这座房子的只有从天而来的青光,这个家被高耸着的见棱见角的建筑包围着,代表愤怒的橘红灯光笼罩四面。当灯光再亮一些的时候,可以清晰地看见,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和一个电冰箱……他们被包围在坚实的公寓大楼里,似梦般的生活。

在《推销员之死》彩排的一幕里,丁志诚饰演的威利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既想与儿子减少摩擦,又总是因为恨铁不成钢而使摩擦加剧。面对一个舶来剧本,丁处理得很本土,在京味十足的语言里,他俨然就是一个中国式父亲。

坐在北京人艺彩排小剧场一侧的濮存昕一动不动地看着;他旁边的陈国星歪着头,若有所思;马博敏则是带着京剧的眼光看这场话剧的排演,她说,“我希望看到外在的,对人物塑造的一种形态,这大概是我出身京剧的原因。”张和平,很镇定地坐着,偶尔点点头,露出些许欣慰的笑意。

身为北京人艺院长,《推销员之死》是张和平四年前到人艺任职时就叨念着的剧目,他说,这部戏如何呈现在当代的舞台上,有太多我们需要研究的东西。

“有幸演这部戏,这辈子都值了,”丁志诚是以放弃电视剧的违约代价而来的,“威利这一主角,就是个大悲大喜的角色,我排到一半的时候几乎崩溃了、不想演了,但低谷过去,又豁然开朗,一下就顿悟了。”

丁的矛盾,正是美国戏剧作家阿瑟?米勒需要的那种感觉。他1949年创作《推销员之死》时,曾嗤嗤发笑,笑的正是威利那种彻头彻尾自相矛盾的心理。阿瑟身处的时代,弥漫着一个新美利坚帝国的雏形,更亲见欧洲渐衰之状。他的目的,亦是在那些新头目和洋洋自得的王公面前横一具他们信徒的尸体。

戏中,阿瑟将一个有着三十余年经验的推销员威利放在了主角的位置,威利一直被虚幻的美国商业文化的光晕包围着,高度自信,幻想通过商品推销得到应有的位置和尊重,他吹嘘、夸耀、满口谎言甚至矛盾的心态,至死都以为可以功德圆满,却浑然不知遭致毁灭的根因。

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一个美国式小人物的悲剧,成了米勒戏剧生涯走往巅峰的催化剂。

1983年,当这个舶来品第一次搬上人艺舞台的时候,中国刚刚步入改革开放的第6个年头,经济阀门虽已被撬开,“倒爷”模式现于市场,义乌小商品城间或出现中国式的“推销员”,但中国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推销员”这一职业,演员不明白,观众们更不明白。那个时候,要反复跟大家讲什么叫做“推销员”。

那时,英若诚在台上演威利,观众在台下欷不已。在“”之后,这第一部在中国上演的外国剧目已经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他们害怕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会成为将来的威利?洛曼――每天带着两只特大号的箱子四处推销,50多岁,却已精疲力尽,为贷款所迫,不能休息。面对一败涂地的人生,威利最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也许对于1983年的中国观众,能感受到阿瑟带来的艺术享受,却无法真正体会到人物的内心矛盾与挣扎。

29年过去了,北京人艺60周年重排此剧时,商业的灵魂已渗透到中国人的每一个细胞,或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威利?洛曼式的悲剧。

外国剧目的中国式表达,原版剧目的演化,不是一件简单的工程。“重排《推销员之死》压力很大,”导演李六乙说,“这是一部有着时代背景的美国作品,29年前看过老版本的观众和如今没看过的观众都会对其有所期待。”

在传承经典的同时,最大的创新是出现了许多新面孔,“艺术的规划要有几年的演绎,但年轻演员必须要开始接班。”濮存昕希望这些年轻演员一定要和今天的观众发生交流,用作品养育演员,用前辈的传帮带,影响演员。

《推销员之死》不是重排海外剧目中的唯一,北京人艺副院长任鸣接力美国名导查尔顿?赫斯顿的《哗变》和青年导演徐昂借力日本名导浅利庆太的《哈姆雷特》亦是混血之作――一个再现了话剧的语言魅力,一个重现了的丹麦王子。

现在,这些“他山之石”,终于可以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