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层管理之浅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层管理之浅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建筑施工行业中有“管理就是效益”“资源优化,管理配置”的说法,基层管理是效益的基础工作。

【关键词】 施工现场;管理;效益;原则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727-5123(2010)02-002-02

施工现场是建筑工程营造生产的场所。它既包括生产前方的作业场所――工地,又包括生产后方各辅助生产的作业场所。其中,施工现场的基层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所谓施工现场的基层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施工现场的各种要素,如人、机、料、环境资源信息等,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组合。通过各种管理职能,来保证现场预定的目标。企业管理中许多问题都是从现场反映出来的。作为建筑企业最基层的基础工――施工现场管理,它一方面是维持现场秩序和保证文明施工的文明管理;另一方面,他要及时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生产、技术、质量和安全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施工现场管理是生产管理首要任务。

1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大跨度、复杂性的建筑愈来愈多。在建筑施工中,技术、材料、工艺、设备的日新月异,对建筑工业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向市场提供质量好,造价、工期合理的建筑产品。要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施工现场管理水平高低是建筑企业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体现。当前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励,用户在招标时,不仅审查施工的资质条件,还考察施工现场的形象问题。例如某项目在去年分别通过了“省级文明工地”和“扬子杯”。这在无形中为该项目部增加了很大的竞争力。

2施工现场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地组织施工现场中的各种生产要素,并优化配置,使之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生产系统,并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达到优质、低耗、高效、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目的。施工现场管理任务,决定了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即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的管理。它不仅包括现场施工的组织管理工作,而且包括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在施工现场的落实和贯彻。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也将更加丰富,多样化,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和掌握,以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例如近几年增加“农民工业余学校”和“工会台帐”。

3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

3.1效益型原则。效益是一个企业的经济命脉,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效益如同水份,而企业如同树木,一旦没有水份,树木就变得萎靡不振,树上的一切:叶子及动物也就不存在。公司的效益不好,伴之而来的便是“人去楼空”,久之,企业难以生存。

施工单位的基层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必须树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要克服只抓施工形象进度,片面地强调提高生产效率而不顾质量和成本的单纯生产观点。在施工过程中,处处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做到少投入、多生产,做到标准化、定型化,做到环保节约,达到多次循环使用。这是提高经济效益最直接方法。有很多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差,甚至亏损,其主要原因就是现场管理不善造成的。在有施工现场脚手架扣件随地乱放,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有的则是大量的模板钢埋入土中,现场物品丢失。还有的则损坏、浪费等。一个工程下来就损失10~20%。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施工现场管理的潜力是很大的,所谓向管理要效益,首先向施工现场的基层要效益。

现场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都要通过基层管理才能实现。如果现场管理混乱就难以保证高质量和高效益。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一致性,是成正比关系的。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必定会引起经济效益的增加,经济效益的上升刺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又会促进管理水平的进步。在施工现场,只有狠抓基层管理的标准化,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才能使企业具有更强的活力,无限的发展空间。

3.2科学性原则。施工现场是一个人员比较集中,文化、素质、教育极不平衡的地方。一些老施工人员没有太高的理论知识,多半工作是凭积累多年的经验,难免会出现在工作上的失误。有些工人,特别是在农民施工队伍中,对施工中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还不理解,不清楚。如戴安全帽的问题,他们总认为是个人问题,这就需要对基层管理人员及工人进行再学习和再教育。

施工现场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有很多常规工作可以改进和完善。例如工人的操作方法和施工工艺是否合理、各种材料的利用是否经济、有效、施工现场布置是否合理、人员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工人的安全问题是否得到保证等。这些问题都涉及规范化管理论和方法。我们要利用农民工业余学校加强工人多方面教育,加强培训,科学化管理,定岗定位定制度与效益挂钩。总之,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按科学规律办事,一个施工单位如若没有正确的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指导,可想而知,它将不复存在。

3.3规范化原则。施工现场必须施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施工,现场施工是由许多人共同进行的协作劳动,又是多工种,多单位的立体交叉作业。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协调地进行施工作业,劳动者必须服从施工的统一指挥,严格按照规定的施工流程、作业方法、质量标准和规章制度办事,如若不然,不仅不能完成施工任务,而且会造成严重的安全质量事故。只有坚持规范化管理,才能有利培养工人们的大生产工作习惯,才能有利于提高现场的生产效率和管理工作效率,才能有利于建立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

3.4服务性原则。现场管理的服务性是指企业管理的领导机构各职能科室为施工现场服务的原则,就是要求企业管理部门要明确“现场第一”。到现场去,了解现场情况,掌握第一手信息,采取有效的对策,稳定和改善现场的施工秩序,为施工现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项基本原则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经济效益以科学性原则、规范化原则、服务性原则为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经济效益的提高又促进了其它三项原则的顺利实施。

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应注意到建筑产品本身的特点:在空间的固定性、建筑产品的多样化、建筑产品的体积庞大性。另外,由于建筑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建筑产品生产的流动性、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建筑产品生产的地区性、建筑产品生产的露天作业多、建筑产品的高空作业多,以及协调单位多。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除了要研究建筑产品生产的特点外,还应考虑施工现场管理本身的一些特点。例如:施工现场管理的系统性、群众性、开放性、动态性等。只要掌握施工现场特点,才能充分理解施工现场管理的含义,并为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戴建成主编.企业管理大家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