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技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技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观察生活,学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的生活感悟性的文章,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可以利用除作文课以外的课堂教学渗透作文技巧,学习优秀范读课文中的写法,学会赏析、模仿、创新。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 渗透 技巧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作文大多缺少独到的见解,缺少真实的情感,缺少在阅读课堂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只是局限于课文的分析,常见文体的探究。长期以来,形成了依赖性阅读的习惯,在阅读教学的语文课堂中不重视写作手法的探究,许多语文老师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作文作文两条平行线。其实,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应该是相交线,彼此应该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讲透写作技巧

一篇优美的精读课文,其写作技巧上也有一定的过人之处,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学生的阅读行为是一个性化的体验过程,也是一个在创造的过程,学生的年龄不同,境遇不同,对于教材的理解也必然不同,这就是学生在对文章写作技巧掌握未透时,需要我们教师作准确的剖析。从而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是运用哪些手法进行创作的。在日常教学中,许多的老师只重视文章中的人物、内容、主题的探究,对于写作技巧一笔带过。只有将讲读课文中的写作手法作全面精确的分析,学生的写作才会有所提高。如从选材、构思、描法、语言运用等方面一一探讨之后,学生才会有所领悟,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上中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在讲授完课文分析时,在探求写作手法这一环节上,教师可以从选材这一角度做文章。让学生对“截取法”作理解,明白写记叙文截取事物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瞬间而加以描述,在背影中作者截取了几个片段,最感人的事望父买橘时的背影,在父亲艰难中表达父爱。更能打动读者。在课堂上,教师分析之后让学生明白在以后的写人类的作文中,如何采用“截取法”可以举例与学生们一起探讨。如“在写父母亲”这一类的写人物的文章中,如何运用。让学生谈谈写人物可以截取哪些地方作刻画,有同学说可以抓住“眼,手,脚”等采用细描法。这样学生明白了如何选用独特的角度刻画人物,这样我们教师就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了作文教学,使得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对名篇作适当的点评

阅读教学应尽量避免教师简单的知识传授,避免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信任学生,给他们较多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地充分地阅读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地谈论自己在阅读文章中的看法。特别在写作手法这一版块教学时,让学生对这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从你认为本文在写作上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哪些地方你认为不够完美。怎样才能完美,可能在开始时学生不会点评,但教师可以举例点评,然后让语文水平较高的同学试做尝试,由此推广到全班同学。例如在学习完《父母的心》这篇小说时,许多的学生探究了许多的手法,有同学说文章用了对比,在开头贵妇人与穷人的身份对比,穷人夫妇送孩子前后的心理对比,通过对比,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还有的同学说文章许多地方留给读者回味的空间,如送完大儿子之后贫从夫妇的内心描写作者让读者去体会。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去揣摩此时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口头或是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课堂中锻炼了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

三.在作文教学中回顾所学的写作手法

每两周一次的大作是许多老师头疼的事。该怎样上好作文课。许多的语文教师只是临时找来一个作文题,往黑板上一写,接着是学生自行创作。许多的学生一头雾水,一脸茫然。其实,教师可以精讲写作技巧、方法,可以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该明白,这堂作文课,我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让学生学会一种怎样的技巧,教师可以举出在阅读教学中的例子,一堂作文课学会一种写作技巧,积少成多,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例如在教学生写波折性的记叙文。教师可以在学生写作之前作充分的讲解。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父母的心》有关内容,三次换送孩子,最后全家团聚。其中的周折就是所写事件的起伏波澜。并结合实际理解“一波三折”的写作手法。学生接下去写作文就会学着模仿,从而掌握这种写作技巧。这样积少成多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为学生作文的搭建个性化平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的写作有法可循,富有创意,让作文言之有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了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内驱力。增强了学生的写作信心,学生的写作水不仅仅在作文课的教学,在日常的阅读教学的渗透中逐渐提高。

杨晓露,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四安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