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游泳运动员蝶泳有效水感练习的实验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游泳运动员蝶泳有效水感练习的实验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游效指数和运动成绩两项指标对20名蝶泳运动员水感训练效果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12种练习方法能有效的提高运动员蝶泳水感练习效果。可以为今后教练员进行蝶泳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帮助。

关键词:游泳运动员;蝶泳;水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064-02

随着现代体育科技的不断进步,游泳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各方面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游泳技术好坏直接影响着游泳水感的好坏,与游泳运动员最终是否能达到更高级竞技水平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在游泳运动中,水感是衡量运动员游泳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科学选材、训练的重要依据。

水感对游泳运动员训练究竟有何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所以本文以蝶泳水感训练方法为研究途径进行水感练习实验。通过实验试图找出适合游泳运动员蝶泳水感练习的最佳训练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某大学本科游泳专项男、女游泳运动员20名,分成人数相等的对照组与实验组。

二、水感练习方法的选取及测试指标

采用专家访谈法,选取20名天津市获得高级游泳教练员职称或拥有5年以上游泳专业队职教经验的专家,进行咨询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从若干种蝶泳水感练习方法中选取12种下肢、上肢和分解配合训练方法作为本次研究的自变量。进行为其八周的训练。

实验通过采用游效指数和运动成绩测试两种方法对实验进行测试。

三、结果与分析

1.实验前后游效指数的对比分析。①男子50米蝶泳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游效指数对比。

由实验前后男子两组游效指数数值比较分析可知,对照组指数增长变化从0.01至0.16,平均增长0.064,实验组指数增长变化从0.15至0.25,平均增长0.148,实验组较对照组游效指数提高得更明显。

②女子50米蝶泳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游效指数对比。

由实验前后女子两组游效指数数值比较分析可知,对照组指数平均增长0.122,实验组指数平均增长0.186,有9名运动员试验后的成绩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只有对照组潘某测试成绩较对照组有所下降。究其原因,通过观察发现,以前练习经历不足造成的。

2.运动员蝶泳运动成绩变化对比分析。①男子50蝶泳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运动成绩对比。实验前后男子两组运动成绩数值比较分析可知,对照组成绩平均增长0.24,实验组成绩平均增长0.44,两组共有9人成绩都有所提高,但只有对照组的魏某某成绩略下降0.2秒,究其原因,该运动员在测试前一天发烧,身体不适。实验开始前对照组男子游泳运动员50米运动成绩为28.00±0.64秒,实验后为27.58±0.94秒,提高0.42±0.3秒。实验组实验前男子游泳运动员50米运动成绩为27.55±0.67秒,实验后为27.58±0.13秒,提高0.03±0.54秒。②女子50蝶泳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运动成绩对比。从实验数据分析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最终测试成绩都有提高,但实验组成绩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成绩平均增长0.38,实验组成绩平均增长0.6。实验开始前对照组女子游泳运动员50米运动成绩为32.26±11.18秒,实验后为31.88±10.17秒,提高0.38±1.01秒。实验组实验前女子游泳运动员50米运动成绩为32.44±0.02秒,实验后为31.84±10.9秒,提高0.6±9.3秒。

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想获取理想的运动成绩,增加机体对水的感觉训练与培养是训练中的重要手段。水感要求人体机能部位对水流变化具有很强的敏感度,掌握水环境的细微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对水性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本文按照蝶泳3部分水感练习加以分类和优化,设计出蝶泳水感练习的方案,并用实验证明该水感练习的有效性。通过以上基本练习能够有效的发展运动员的水感和动作效果以及在水中控制身体的能力,经常采用这些练习可促进神经末梢对水流的压力产生敏感,运动员可以用直觉去感受水流,特别是在划水或打腿中能体验出对水的粘水感觉,获得最佳的划水或打腿效果。对改进和提高技术动作有所帮助。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男、女运动员蝶泳进行游效指数测试时,无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实验后成绩整体好于实验前;男、女运动员蝶泳进行游泳成绩测试时,无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实验后成绩整体好于实验前;通过游效指数和游泳运动成绩的测试两种手段的结果,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所选用的蝶泳训练方法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水感。

2.建议。可以采用以上12中练习方法作为提高蝶泳水感有效练习的方法对一、二级运动员进行训练;在进行蝶泳水感练习时还要根据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有侧重的从12种练习方法中选取练习方法进行练习。

参考文献:

[1]洪俊雄.提高游泳运动员水感的练习方法初探[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81-83

[2]常志斌,付健,朱荣晶,等.游泳运动员水感问题的综述研究[J].运动,2011,4(20):28-29

[3]刘雯雯,杨志华,刘小军.游泳“水感”量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0,9(5):54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