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颈胸整体正骨结合点按牵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颈胸整体正骨结合点按牵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颈胸整体正骨结合点按牵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 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颈胸整体正骨结合点按牵拉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牵引、电针治疗), 各45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 高于对照组的77.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5, P

【关键词】 颈胸整体正骨;点按牵拉;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牵引;电针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1.029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 为寻求简便高效的治疗方法, 本院康复科自2011年以来采用颈胸整体正骨结合点按牵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并进行临床观察,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2016年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男32例, 女58例, 年龄最小19岁, 最大60岁, 平均年龄39.18岁, 病程最短2 d, 最长3年。患者均经CT、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并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 所有患者无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 按性别、年龄差别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不从事重体力劳动, 疼痛难以耐受的临时给予消炎止痛药物配合治疗。治疗组采用颈胸整体正骨结合点按牵拉治疗, 颈胸整体正骨推拿:俯卧位, 胸下垫薄枕, 先做颈胸背部放松手法:以掌揉法、拇指揉法交替进行。根据三步定位诊断[2]结果选用手法调整胸椎旋转、侧弯等错位, 重点是用俯卧位牵抖冲压法或坐位膝顶胸扳肩法调整胸曲, 再仰卧位, 嘱患者双手抓床, 平放身边, 左手抓颈枕部, 右手曲腕掌托下颌部, 嘱患者做屈伸颈椎, 双手同时用力拔伸颈椎1~2次, 以拉动患者身体平移5 cm左右为度, 如有颈椎旋转、前倾后仰、侧弯等错位, 选用相应龙氏正骨手法治疗, 结合点按牵拉治疗, 其基本操作要领是:让患者取坐位或平卧, 必要时侧卧位, 用双拇指重叠点按压在受压节段神经根分布区压痛明显处, 即阿是穴处, 具体动作根据痛点下肌肉肌腱分布而设计相应动作, 使附着在痛点上的肌肉、肌腱处于牵拉状态, 让助手帮助患者完成该动作, 例如冈上肌内侧附着处压痛明显, 双手拇指点按痛点, 助手按着患侧肘部向内侧用力阻着肩外展, 嘱患者逐渐加力外展肩关节, 持续3~5 s/次, 反复操作5次, 再设计相应动作, 拇指点按痛点同时令患者完成助手施加阻力下的抗阻运动, 使附着在痛点上的肌腱处于牵拉状态, 持续3~5 s/次,

次间隔10~20 s, 反复5次, 点按同时牵拉, 病程短的用被动牵拉即可, 病程长的以主动牵拉为主, 术前术后作局部软组织放松, 1次/2 d, 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传统牵引、电针治疗, 采用颈椎牵引术, 一般采取卧式或坐式牵引, 卧式牵引的方法:让患者卧床, 床头放置滑轮, 后枕及上颌部用枕颌带兜住, 牵引绳通过滑轮牵引重量约1.5~2.5 kg;坐式牵引亦用枕颌带, 但牵引绳绕过头顶上方的滑轮再经另一滑车下垂进行牵引, 牵引重量约为6.5~7.5 kg, 1 次/d, 30 min/次,

10 d为1个疗程。电针:取双侧同节段夹脊、天柱、百劳、肩井、阿是穴, 患侧天宗、屈池穴。留针30 min。1次/d, 10 d为1个疗程。

1. 3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日本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20分法[3], 以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积分变化进行疗效评定。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正常总分-治疗前评分)×100%。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功能恢复正常, 改善率≥9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功能基本正常, 70%≤改善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 高于对照组的77.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5, P

3 讨论

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或)体征者, 称之为颈椎病[4]。椎间盘变性是颈椎病的发病基础, 颈椎间盘纤维环变性是引起和加速髓核退变造成椎节不稳的主要因素。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主要表现为受累该颈神经根分布区的头、颈、肩、上肢的定位性疼痛、麻木感、针刺感;或关节运动功能受限;或某些肌肉痉挛、萎缩等。胸背部肌肉痉挛、劳损也可破坏颈椎生物力学平衡, 长期低头伏案及电脑前工作后背肌群过度疲劳会使胸椎生理曲度加大, 导致颈胸交界颈椎下段椎体支撑面前倾角度增加, 头颈部重心前移, 加剧颈椎间盘髓核后移及突出, 压迫神经根, 这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论依据。

颈胸整体正骨为了快速解除神经根压迫、刺激, 从新平衡颈椎生物力学平衡, 是在三步定位诊断下把颈椎胸椎整体生物力学调整平衡, 正骨推拿其作用机制目前仅为推测, 较为认同的假设有[5]:①解除嵌顿的滑膜皱壁;②突然地旋转牵拉解除痉挛的肌肉;③松解关节或关节周围的粘连, 使错位的关节复位, 恢复关节的正常运动。颈胸整体正骨调整胸椎生理弯曲, 颈7胸1交接处椎体前倾角度减少或接近水平位, 使颈头部重心后移, 使颈椎间盘髓核前移, 后突椎间盘压力减轻, 解除脊髓及神经根压迫、刺激, 稳定颈椎支撑面及受力点, 恢复颈椎后伸活动度, 平衡颈椎前后左右生物力学。点按牵拉法是点穴法与运动疗法的配合运用, 点穴可以调整经络系统, 调节营卫气血, 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它是一种强刺激手法, 具有镇痛、解痉的作用[6]。运动疗法中的软组织牵拉技术, 具有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 增加骨骼肌肉系统的血液供应, 促进关节滑液的分泌, 牵伸挛缩和粘连的软组织, 提高神经系统调节能力, 改善神经系统的反应性和灵活性[7], 该法对肩背部肌肉早期病理变化可以防止粘连促进炎症吸收和受损组织修复;对中晚期病理变化可直接松解粘连, 有效增加关节活动度, 点按牵拉过程中在粘连组织内部形成较大挤压力, 增加组织通透性, 利于炎症吸收。两者配合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 达到筋骨并重, 标本兼治的作用[8]。此法有简便、安全、疗效迅速、稳定、不受场所及器械的限制等优点, 易于推广。临床上颈椎牵引术虽也有一定疗效, 它是通过限制颈椎活动, 解除颈部肌肉痉挛, 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 缓冲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压力, 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等, 从而达到治疗作用。但此法有受器械及场所等条件限制, 对一部分患者可引起牵引反应, 对病期较久的脊髓型颈椎病进行颈椎牵引, 有时可使症状加重[9], 对同水平间组织粘连松解作用不大等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 颈胸整体正骨结合点按牵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传统的牵引、电针治疗,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燕铁彬.现代康复治疗学.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4:277.

[2] 范德辉.龙氏治脊疗法.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15:52.

[3] 田中靖久.i部神经根症治疗成绩判定基准.日本整形外科学会杂志, 1993, 67(3):552.

[4] 李家顺, 贾连顺.当代颈椎外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7:139, 144, 146-149.

[5] 李义凯, 朱青安. 旋转手法对颈椎髓核内压力影响的比较研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7, 12(5):193-196.

[6] 张雪军, 府强.中外独特按摩技法大全.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82-183.

[7] 南登.康复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99.

[8] 毛宇非. 不同手法治疗颈椎病伴胸椎小关节紊乱41例. 中国中医急症, 2011, 20(9):1478-1479.

[9] 杨克勤, 张之虎.颈椎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118-119.

[收稿日期: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