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斯仁:心像草原一样深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斯仁:心像草原一样深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斯仁・那达米德,蒙古族,1949年出生在乌兰察布盟。现任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主要研究蒙古族传统音乐。作品有:为西洋管弦乐队而作的《那达慕序曲》《红河情》;为钢琴而作《12首蒙古族民歌钢琴曲集》;马头琴协奏曲《阿勒泰》;舞剧《在同一片蓝天下》等;著有《蒙古族传统音乐》一书;1月10日,他作曲的民族歌剧《木雕的传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演出。

小时候斯仁・那达米德在内蒙古艺校学习马头琴。“马头琴民间旋律性很强,而且我学的时候,没有用于教学的曲子,就是把民间曲子从头拉到尾,是最鲜活的东西。另外,学校还有二人台、山西梆子班,耳濡目染,都是一种积累”。

后来斯仁到民族大学学作曲,建设兵团建立宣传队,没有人作曲,于是又被指定去作曲。“记得当时我还写了歌剧《建设边疆》,其实那时哪里懂得歌剧,也不知怎么的稀里糊涂就出来了。民族大学毕业后留校到今天。1980年,我到上海音乐学院干部进修班学习了两年,专业系统地学习作曲理论。1990年,去蒙古进修蒙古民间音乐,他们的音乐很纯,觉得确实值得学习。而我们这边已经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

第一次骑马被塞在免裆裤里

“记得可能在5、6岁时,我去大爷家玩,大爷骑马带我回家,那时候很冷,人们都穿免裆羊皮裤,裤腰很肥。大爷就把我塞进裤子里,头露在外面,再把腿绑结实。这是我第一次骑马。我生活的地区位于内蒙中部,陕西来的汉族人比较多,游牧的蒙古人也没有了,已经定居。10来岁的时候,就没见过大的马群。春节才能骑两次马,因为每家都没有很多马了,出远门的时候都要从外家借马,然后父亲带着我们几个人一起走”。

“1968年我去西盟东乌旗插队,见到了辽阔的草原,那的人都不会说汉语。我所在的大队有1200只羊,放牧的时候,羊群散开,远远望去就像珍珠一样,美极了。晚上,穿着皮袍子,面前烧着羊粪,热烘烘的,后背却凉着。小伙子不错,才能够放马。马白天晚上都要吃草,一到晚上经常有小马驹被狼叨走。当马倌胆子要大,马要骑得好。要拦住马群,有时要连续换几匹马去追。两个人轮流放马,你一三五我二四六,一整天都在外头,晚上躺在野地里,睡觉也要听着动静,一听马群有声音,就知道狼来了。要马上起来骑着马拿着套马杆去赶狼。冬天零下40度也要在外边呆着。夏天草原蚊子特别多,马被盯得难受,就会顶着风跑,一不注意几十里地出去了。天上有一打雷,马就容易受惊,拦起来很费劲”。

斯仁能喝酒,长调唱得好,但没有骑马已经很多年了。1997年,他和几个插队时的伙伴一起回东乌旗,“他们连喊带叫要让我骑马,一哄而上给我穿上袍子,套上马靴,离着1000多米有一群马,要我套过来。上马时我腿被套马杆绊了一下没迈过去,四脚朝天摔下来。最后好不容易上去了,一手拉缰绳,一手拿套马杆,马一跑起来,我脚蹬子就脱了,差点摔下来。好容易赶上马群,五脏六腑都快颠出来了,第二天屁股疼得厉害。年轻的时候,我都自己做套马杆、马鞍子,马跑过来,一抓马鞍子,马一旋转借势就上去了。现在不行喽,只能欣赏一下啦”。

离开学生,估计我要出毛病

“因为平时教学任务很多,《木雕的传说》的音乐,我把周末和节假日都用上了,还去了一趟内蒙通辽封闭创作。我以前没有写过歌剧,一开始院里和一些专家希望音乐要非常民族化,长调、马头琴都要用,反正越浓越好。但我觉得,我们应该借鉴西洋音乐几百年的技术。就《木雕的传说》来说,我没有新的技术,和声、配器、唱法用西洋的,语言是汉语,但旋律是蒙古族的旋律,音乐是脱胎于蒙古族音乐,但要把它提高到歌剧化交响化。作品出来让人一听是蒙古音乐,好听、感人这是最重要的。比如马头琴我就没有成篇的独奏,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元素让它出现在那达慕大会上”。

“现在人们把蒙古民族误读了,一提到蒙古人就是唱歌跳舞、喝酒吃肉,闹哄哄的。其实,蒙古人内心向草原一样深沉、辽阔,话很少。插队时住在一家人的蒙古包里,我刚到男主人就问了一句‘你哪里的?’,然后点点头走开了,感觉好像多余我这么一个人似的,但后来相处起来,哎呀那人太好了”。

“蒙古人唱歌很讲究,分为政歌也就是以前宫廷音乐和俗歌。政歌有酒歌、宴歌,喝酒时的酒歌就不能唱爱情歌曲,要唱天地、祖先、父母、山川河流,应该是很庄重严肃的。唱情歌你要到草原上去,男女青年找个地方去唱,有长辈在的场合不能唱。俗歌玩乐的时候可以随便唱”。

斯仁教学生32年了,现在一周要上20多节课。有时很累,有点时间就休息,不过也忙惯了。“离不开学生了,离开学生,估计我要出毛病”。斯仁老师篮球打得好,曾是内蒙艺校篮球队队员。现在偶尔在校园球场里投个球,看见的人还说他动作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