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比喻的“隔”与“不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比喻的“隔”与“不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关键词】比喻;隔;不隔;模糊性

【论文摘要】比喻作为最常见的修辞方法之一,倍受东西方学者的关注。文章试用模糊学理论对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评价比喻的另一方法。

一、比喻的基本问题

比喻的研究,在中国和西方都已有很悠久的历史,在这里,主要谈论中国的研究。《墨子》中提到“辟也者,据他物而以明之也”。《文心雕龙》的“比兴”篇中,刘勰提到了“喻”的定义。“故‘比’者,附也……附理者,且类以指事”,此处可看出刘勰认为“喻”是以本体与喻体之间已存在的相似性为基础的。“且何谓‘比’?改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意者也”,此处,刘勰认为本体既可以是“意义”(“意”)也可以是“事物”(“事”),而喻体既可以是“事物”(“写物”)也可以是“单词”(“言”)。古代人所说的概念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而现代对“比喻”所下的定义则比较易懂:“关于什么是比喻,不同的修辞学论著中所作的解说并不完全相同,比较通行的解释是:比喻使用与本体事物本质不同而又存在相似点的另一事物来描绘本体事物的修辞方式。比喻一般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个部分组成。”

比喻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要用比喻或比喻的作用是什么”。刘勰认为是“以附其华,惊视回听,资此效绩”。黎千驹教授的说明则可能更易懂,“比喻的修辞作用主要是化未知为已知,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当然,还有人认为是华丽其词藻或展示自己的才华,或者是为了发现自己的创新能力或仅是一位学习中的愉悦。这些都可以说明“为什么要用比喻”。

二、比喻修辞的模糊性

卡西勒尔在其《人论》转述著名语言学家麦克斯-缪勒的话“语言就其本性和本质而言,是隐喻式的;它不能直接描写事物,而是求助于间接的描述方式,求助于含混而多歧义的词语。”(伍铁平,1999:364)这说明了语言和比喻的关系。雷克夫和约翰逊在《日常语言中的概念喻》中说:比喻渗透进日常生活,不仅渗透进语言,而且渗透进思想和行动。维柯、卢梭、尼采等人都说过:整个语言都是比喻性的。这都说明了比喻是人类语言的特点之一。而模糊是人类语言的另一特点,且比喻的基础之一也模糊。

三、“隔”与“不隔”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谈论了“隔”与“不隔” 的问题: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当,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梅溪、梦窗诸家 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北宋风流,渡江遂绝。亦真有运会存乎其间耶?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少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少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栏杆十二独凭春,青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 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

朱光潜先生对此段论述有另一番看法:王先生不满意于姜白石,说他“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在这些实例中王先生只指出隔与不隔的区别,却没有详细说明他的理由,对于初学者似有不方便处。依我看来,隔与不隔的分别就从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中见出。诗和其他艺术一样,须寓新颖的情趣于具体的意象。情趣与意象恰相熨帖,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比如“谢家池上”是用“池塘生春草”的典,“江淹浦畔”是用《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典。谢诗江赋原来都是不隔,何以入欧词便隔呢?因为“池塘生春草”和“春草碧色”数句都是很具体的意象,都有很新颖的情趣。欧词因春草的联想而把它们拉来硬凑成典故,“谢家池上,江淹浦畔”意象既不明了,情趣又不真切,所以“隔”。这是朱光潜先生以情趣和意象来解释“隔”与“不隔”,也很有新意。

四、隔与不隔和模糊

德国语言学家安东·马尔蒂(Anton Marty,1847—1914)1908年在其所著的《对普遍语法和语言哲学的基础的研究》,一书中说:“我们所说的模糊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即某些名称运用的范围是没有严格划定界限的( the field of application of certain names is not strictly outlined)”。他举的例子是 about a hundred, sweetish, greenish, big, quickly, slowly. 等。

上面说“隔”与“不隔”是模糊词,但在比喻之中并不是“隔”了就模糊,“不隔”就不模糊。而是,模糊是比喻的基础之一。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比喻中的问题。

五、比喻中的隔与不隔

试举几例比喻句:

1.小龙女美若天仙。(金庸《神雕侠侣》)

2.上帝是父亲,是牧羊人,是国王。(《圣经》)

3.君子是水,小人是油。

4.你们新回国的单身留学生,像新出炉的烧饼,有小姐的人家都抢不匀呢。(钱钟书《围城》)

5.天闷热得像一口大蒸笼。(路遥《人生》)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例1中,我们可知小龙女很美丽,但怎么美丽我们不太清楚了。因为“天仙”的意象并不具体稍微有些“隔”了,但此处的“雾里看花”用得正好和人们的心理相应,因为好像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想象的仙女形象。这一层看,便是不隔了。例2中,在《圣经》中,上帝是至高无上的,是人间语言所表达不了,但又不得不用人间语言表达出来,便用了隐喻修辞,用人间懂得语言,“父亲”、“牧羊人”和“国王”意象具体,便是不隔,但为了不让世人落入具体的“父亲”或“牧羊人”或“国王”的意象中,就用了多个比喻。例3中,意象虽明,但情趣不真,便是隔了。如若此句写出下文,说明道理,使情趣真切,便是不隔了。例4中,喻体虽明,但和本体有何联系,并不使人明白,便是隔了。例5和例6意象明了,情趣真切,是不隔。但若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球”便是意象和情趣不想贴切,也是隔了。但若,中秋之时,小孩子看到圆圆月亮说“月亮像个皮球”,则是意象和情趣贴切,是不隔了。

由以上例子可见,比喻的隔与不隔,不仅有其自身喻体和本体的关系,还和语境有很大关系。这就造成了对待隔与不隔的问题,有时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例4便是因为时间不同了,人们对“新出炉的烧饼”很抢手这一曾经的意象感受不真切了。这是因时而异,就像李煜词中说“月如钩”和现代小孩说“月亮像皮球”是因人而异一样,都是很正常的。不过我们并不能因为“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而判定一个比喻是隔还是不隔,正如上面谈到的,还要和语境联系起来,详细体会。

【参考文献】

[1]冯晓虎.隐喻——思维的基础 篇章的框架 [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黎千驹.模糊修辞学导论[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3]伍铁平.模糊语言学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