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两岸舞蹈文化意象之内蕴共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两岸舞蹈文化意象之内蕴共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舞蹈大赛作品,表现出文化意象的共同性。两岸大学生的舞蹈创作以中华民间舞蹈元素为舞蹈意象建构的生长点,舞蹈既通过民间舞蹈动作与意向的物象契合生成文化意象,也在多种民间舞蹈叠合中与意向的物象契合建构文化意象,还以群舞形式建构文化意象。舞蹈意象之内蕴“天人合一”文化观而达至强化两岸青年一家亲的感受。

【关键词】 两岸;舞蹈文化意象;内蕴共性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创造的。人要创造文化,就要从自身的需要出发,从人的主观要求、爱好、兴趣出发,进行一定的价值选择。”[1]14以民间舞蹈为元素的剧场舞蹈创作亦是如此。虽然两岸分离了60多年,两岸大学生在舞蹈创作上的价值选择是否存在文化共性和差异?而具体到当下,2015年7月11日至12日在福建厦门由福建省文联、福建省教育厅、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主办,福建省舞蹈家协会、厦门市文联、台湾舞蹈家协会承办的以“海峡彩虹・青春筑梦”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大学生舞蹈大赛活动,笔者感受到,来自海峡两岸28所高校入围现场决赛的31件原创作品中,以中华民间舞蹈为元素进行创作的19部舞蹈,两岸大学生创作表现的舞蹈作品都表现出文化意象的共同性。在这样的舞蹈创作中,舞蹈意象内蕴“天人合一”文化观而达至强化两岸青年共同体的感受。

一、“意象”与舞蹈文化意象的性质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这个词最早源于《易传》:“‘象’是感性的、可见的,‘见乃谓之象’,它是一种外表形态、形象,具体而明晰;‘意’”是精神性的,不能为视知觉所感知,但能理解、想象,在艺术作品中是一种情思、情志、情意,深远而蕴含。”[2]2由此而推论,舞蹈意象应是以身体动作队形、服装道具和音乐等具体的材料,并寄托在具体的物象之中,以“情景统一”的方式来表达舞者情感和抽象的意义。

所谓文化意象,“指的就是将一个观念系统所包含的事情,寄托在意象表达的作品中”[3]68。两岸民间舞蹈中时常表现的题材如龙舞、狮舞、灯舞、采茶舞、拍胸舞、宋江阵等舞蹈动作形态都是民众意识中通过对喜爱的动物、植物和劳动方式的模仿,以比喻或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或以“龙舞”圆的画面象征着的民族向心力;或以“狮舞”翻扑、跳跃的动作比喻两岸人喜庆元宵节的欢快的心情。各种“灯舞”的舞蹈则是寄寓多子孙、子嗣兴旺的愿望。两岸民众以直觉体验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性、志趣寄托在所感受的物象中。总之,把万物都当作生命或精神品质来表现。中华民间舞蹈的这种以比喻或象征的手法而使舞蹈达到物我一体的诗性思维,有力地证明了舞蹈所具有的文化意象的典型特征。

从上述得知,民间舞蹈中的文化意象是以比喻(隐喻)、象征的样子而存在。而观赏者则是通过舞蹈中具体可感的形象,借助自己的经验鉴赏并产生审美想象,进而理解艺术作品内涵。

二、两岸大学生舞蹈文化意蕴探析

前面说明了舞蹈文化意象的性质之后,接下来笔者探讨其两岸大学生舞蹈创作表现的文化意象之内蕴共性特征。

(一)两岸大学生舞蹈作品表现的文化意象

从参加海峡两岸大学生舞蹈大赛现场表演的以中华民间舞蹈为元素进行创作的19部舞蹈来看,一是以汉族民间舞蹈元素进行创作的有13部舞蹈;二是以少数民族舞蹈元素创作的有6部舞蹈。虽然这些同以民间舞蹈元素进行创作的剧场舞蹈在表演上呈现多姿多彩的风貌,但笔者还是看到一个鲜明的艺术特点。即大赛现场以中华民间舞蹈为元素进行创作的19部舞蹈都表现出舞蹈文化意象特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方式:

其一,以民间舞蹈动作与意向的物象契合中生成文化意象。于平教授在中国民俗舞的剧场转化时明确指出:“‘演艺性’民俗舞作为舞蹈家的自觉创作,无疑要寄托舞蹈家的‘意’。”[4]112这就是说,民间舞蹈作为剧场舞蹈创作的元素,已不是以其风格展示为目的,而是转为以情感的表达为旨归。即创作者在舞蹈作品中便是将自己的情感和立意以具体的形象呈现,好让观众依靠所呈现的意象去理解作品。而舞蹈中的意象的呈现最基本的表现方式就是以动作的方式呈现。在以民间舞蹈动作作为创作起点的两岸大学生作品中,首先便以民间舞蹈动作与意向的物象契合中生成文化意象。

譬如,由台湾艺术大学和台湾体育运动大学分别创作表演的《印象山林》和《天佑台湾》,其中所用台湾少数民族舞蹈“手牵手”以及“围圆形”等动作和队形都指向民族团圆。舞蹈中无论是四人拉手、八人拉手,还是男生围圆跳竹竿舞等画面在“团圆”的情感和想象之中都是“同构”的。再如,由厦门演艺职业学院创作表演的群舞《龙鼓阵》中的舞龙场景,大学生们则不拿真实道具,而是以演员的走跑跳步伐形成多种“长竖排”队形与其意向的“龙船”相似,还以全体演员一手扶一个的“长竖排”队形,另一手奋力前后“划”的动作画面和整齐的“力”的相交融,形成了一种张力,使其画面和动态隐喻了龙的精神。还如,由福建师范大学创作表演的群舞《走月亮》,大学生们用民间舞蹈的“横摆” 动律以及与生活中的“拜月”形态相重叠,其间扩大和深化了祈求月圆本身固有的意义,使之生成了“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而群舞《香扇春情》中又以闽剧扇子遮脸绕头等动作表现少女对爱情圆满的憧憬并与意向“翘盼福音”的情感相契合。同样,由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学生表演的群舞《海花》则以边拉网动作边走 “圆”的队形表现了祈求人生圆满的意象;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将自身整个融入其中之后,不仅两岸大学生对民间舞蹈动作进行加工设计,使民间舞蹈的动作、队形、扇子、手巾花、霸王鞭等在某种意向下构成新的舞蹈作品。而且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要求大学生对民间舞蹈有新的认识,这个过程也可以看成是主客统一的过程。

其二,在多种民间舞蹈叠合中与意向的物象相契合中建构文化意象。由台湾体育运动大学创作表演的群舞《舞跃台湾情》,是由女性表演的汉族扇子舞和男性表演的霸王鞭组合而成的。《舞跃台湾情》第一段,以快板为开端,由女性表演的扇子手巾花舞组合与其情绪相契合,中间为抒情段,以男性的霸王鞭舞组合为主要表现,第三段以喜庆情绪表现为舞蹈的高潮。男女组合同时上场,跳跃性快节奏的舞蹈与其所意向的喜庆情感相一致。实际上,女性的扇子手巾花舞组合和男性表演的霸王鞭舞组合以及手持横幅组合的动作在课堂上都是独立的组合,自身并无意义,或者只有少许活泼的情绪。但这几个舞蹈组合被重叠在一起,却产生了“和气致祥”的寓意,其中也寄托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和合”文化观。可以看出,在这个舞蹈意象的建构中,把所有汉族民间舞蹈的扇子手巾花舞组合以及霸王鞭组合连接在舞蹈中并赋予它们文化意义的,则是这些舞者们。舞蹈文化意象的生成,实际上,还有通过舞蹈“力的意向结构”、“幅度的意向结构”的契合进行建构。这其中舞者们自然也吸收了外来手法和动作技巧,将西方现代编舞技法融合在古老民间舞蹈动作上。而这些外来动作技巧也因舞者主体意向的选择而变化。譬如,《舞跃台湾情》中,舞者不仅增强汉族民间舞蹈左右摆胯动律的幅度,并融合进西方芭蕾的“托举”等表现形式,更加增强了欢腾喜悦的表现。再如,在以汉族闽南的民间舞蹈为素材创编的舞蹈里,将西方现代编舞技法“力、时、空”的要素变化技法运用其中,对其古老的“横摆”根性动律进行“力、时、空”的变化发展:在《水梨园》的情境中,舞者通过一拍一次正面走和背身走“横摆”步伐给予观众的是端庄贤淑的印象。但是,同一个“横摆”步伐在舞蹈《走月亮》的情境中,由于舞者通过一拍一次和一拍两次“横摆”步伐的节奏交替变化,使古老的“横摆”动律马上有了更多的“欢快”味道,同时结合闽南“拜月”的生活动作,发展成祈求月圆、两岸团圆的舞蹈语言。在多种民间舞蹈组合中并吸纳外来元素建构的文化意象中,同样寄托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和合”观。

其三,以民间舞蹈“群舞”形式来建构文化意象。群舞,指的是三人以上表演的舞蹈,这种表演形式亦是民间舞蹈最显著的特征。因为“在原始时代,舞蹈是部落全体成员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在剧烈运动和虔诚的醉狂之中,群体手携手,心连心,按照共同的情感和节奏,通过集体创造演绎一定形式的动作韵律之途径,获得了共同的愉悦,形成了共同的意志,强化了群体的团结,激发了生存的活力”[5]5。时至今日,每逢元宵节海峡两岸民众都要举行不同形式迎神踩街活动,届时,男女老少都会自觉赶来一起聚会,如痴如醉地跳起舞蹈,人们手持凉伞、竹片等道具连袂而舞。民众踏着共同的节拍,共同感悟着生命的节奏和旋律。应该说,民众通过这种群舞的形式,寄托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和合”观的追求意识。同样在两岸大学生看来,海峡两岸民众都是中华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每个人都与这个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这次大赛中,这样的习俗也体现在舞蹈创作中多以群舞形式进行表现。所以,参加这次现场大赛共31个节目中,有22部群舞,占参赛节目的70%。在群舞中表现中,自然就有造型和队形的运用。如双人拉手、双人相拥、双人托举以及多人配合的“横排手拉手”“斜排手拉手”“手牵手绕圆”队形表现。这强调的就是人与人的合作和团结,同样大学生通过这种群舞的形式,寄托的亦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和合”观的追求意识。

(二)两岸大学生舞蹈意象之内蕴“天人合一”思维共性探析

由此可以看出,两岸大学生联结中华民间舞蹈文化意象创作的思维方式,追根溯源,就会发现其沉淀着中华传统观念,寄托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维方法,体现了两岸大学生舞蹈文化意象之内蕴共同性。

何谓思维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刘长林教授认为:“思维方式是心理底层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是民族特殊性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在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对待事物的审视取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就叫作该民族的思维方式。”[1]2中华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维观即是两岸民众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方式,这种观念也决定了中华舞蹈艺术的创造表现不是对生活表面的直接模仿,也不是个人思想的完成,而是人与自然生命、人与社会整体相融合下的观察、觉悟,通过比喻、象征、意会的方式进行情感表现,体现生命主体的情意与自然之象与社会生活交融统一的“时空一体”文化意象表意性特征。西方的“古典芭蕾总是在削弱自身‘叙事’的可能性而不断强化其‘图案’的可能性,使得古典芭蕾的欣赏仍主要是一种动作形式及技能的欣赏”[4]141。同样,“第三代现代舞编导拒人的某种感情,他们不想通过作品去介入社会,只主张把演员当作在日常典型化的抽象形式中帮助理解概念的无特征的工具”[4]170,而中华舞蹈注重以譬喻、象征、意会的方式进行情感的表现方式,恰恰是中华舞蹈区别于西方舞蹈的根本所在。同样,本次海峡两岸舞蹈大赛大学生的舞蹈作品中体现出文化意向建构特征,充分说明了中华舞蹈注重譬喻、象征、意会的创作方式,已渗透在两岸青年大学生的心底里,形成了富有民族性的文化意识形态。即使大学生们自己并不觉得。但正是这种“无意识”使两岸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思维得以呈现。

应该说,相关部门合办的海峡两岸大学生舞蹈大赛活动为两岸大学生交流提供了一种集体性、公共性的表述场所,无疑将青年大学生吸引到中华民间舞蹈共有的传统文化学习体验和“再生产”的艺术实践与交流中,舞蹈的文化意象表现强化了两岸大学生一家亲的感受。而这一家亲的感受则又是由接受者和创作表演者的文化亲缘关系为基础而实现的。

海峡两岸从地理上来看虽然隔海相望,但文化一脉相承,具有历史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仅从闽台民间舞蹈文化亲缘性来看,这是因为伴随着西晋末年“永嘉南渡”而传入闽地的传统哲学思想,经由福建人明末清初大批迁移台湾而传入台湾。所以两岸汉族民间舞蹈文化形态如出一辙。如两岸闽南人广泛流传的“拍胸舞”和“打七响”舞蹈的动作均为共同的“七响”动作和“七字为一句”歌曲结构,这相同的形态中所蕴含的是共同的中华传统哲学观念。正是两岸文化的同源性,两岸大学生对中华民间舞蹈动作、队形、扇子等“在场”的运用唤起种种的文化意象:观赏者不仅从舞者表演的蹲裆步和立腰拔背的体态中感受到自信、务实、沉稳的民族性格;也从民间舞蹈常用的红色扇子和红绸中感受到喜庆吉祥的情感;还从演员的走、跑、跳步伐和动作所形成的“S”“龙吐须”“长蛇阵” “跳四门”“八卦阵”“横排手拉手”等等多种队形中感受到民族的尚“和”情感。而这一切不需要语言的翻译,因为这是与两岸大学生作为龙的传人的审美意识分不开的,是“共同体”舞蹈语言表现文化系统互动的结果。由此强化了两岸一家亲的感受。当然这一切主要根植于两岸共同的文化亲缘关系,取决于共同的文化心理,同时也离不开舞蹈动作、歌曲音乐以及舞蹈道具、灯光场景及观赏者的想象的整体的魔力而实现的。正如学者杨健民所指出:“这个整体要求作家在感知外部事件信息(包括历史史料信息)时必须具备一种‘巨大的精神跨度’,使他在返照历史发展的轨迹时,是真正生活在过去。”[6]52正是基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意识,使两岸大学生舞蹈意象内蕴了“天人合一”思维特征,明显凸现出与深层传统文化思维联接的共同性。也正是基于这种共性特征,观赏着作者创作表演的舞蹈,观众与作者间才能达到了契合无间的沟通,由此而强化了两岸大学生一家亲的感受。

三、结论与思考

由此可见,中华“天人合一”传统文化思维,是留存在两岸大学生心灵深处最为稳定的文化意识,是两岸舞蹈文化意象创作表现的基础。它决定和影响着舞蹈文化意象的生成。因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是受其文化背景的制约。两岸大学生正是基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意识,舞蹈表现才呈现出文化意象之内蕴共性特征。也正是这种共性特征,才能促使观赏者与创作表演的舞蹈达到了契合无间的沟通,由此而强化了两岸大学生一家亲的感受。因此,应注意保护、挖掘两岸大学生民族思维共性的作用。以此为出发点, 我们可作如下思考:

第一,要充分认识两岸大学生民族思维共性的价值和作用。显然,舞蹈意义的产生不仅是两岸大学生对中华民间舞蹈动作素材的选用,更有隐藏在大学生心灵深层的中华美学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要充分认识两岸大学生民族思维共性的价值和作用。以合作办学、合作办舞蹈大赛的方式让两岸大学生聚首,共同深入田野采风,共同研讨民间舞蹈文化,共同创作舞蹈,让同根同源的中华民间舞蹈在海峡两岸大学生们的共同合作编创下相互补充,释放新的热量。

第二,舞台舞蹈创作要坚持本民族“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文化意象创作的艺术特色,并充分发挥其在两岸文化交流、和平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当前,两岸关系迫切需要进一步拓展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为此,在舞蹈艺术创作中要坚持本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意象的表达方式,创造出既保持中华传统的美学特征又有时代亮点的舞蹈精品,“与世界文化对话”,从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