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茅盾的灵魂解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茅盾的灵魂解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当茅盾文学批评因“及时化”鲜有理论和美学价值而屡遭诟病时,周兴华《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的却看到了茅盾文学批评的可贵价值,原因在于她采用一种“文献发生学”的方法:从文学批评文本细读中破译批评家灵魂密码,以此透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知识历程和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茅盾;文学批评;灵魂;解码

[中图分类号] 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学批评史是批评的历史还是批评家历史?对此问题的回答,并无正确与错误之分,但这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批透评史观,会导致不同的学术研究路向。

比如对茅盾的研究,如果持前一种批评史观,则会将茅盾文学批评研究的重心纳入整个文学批评史的进程中,探究茅盾文学批评的内在规律与特点,考察其对于现代文学的推进作用上,茅盾的主体价值因素未必会得到承认;如果持后一种批评史观,“茅盾个性追求和灵魂跌宕就不会当作偶然的因素而忽略不计,相反这可能成为文学批评史演进到某一阶段的人格标记。”

周兴华教授的《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一书,正是后一种批评史观影响下的一部茅盾研究的学术力作。该书于2009年9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属于“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史案”(简称“百年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本书写作缘起于茅盾的自我评价与“他者”评价形成的强烈反差。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批评史的不可绕过的一座山峰,外界对茅盾的评价颇多溢美之词:革命文学家、奠基人、先驱、领导者、组织者。而作为当事人的茅盾在回忆录自序中对自己一生只用了“不足观”三个字来概括,并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很深的无奈与悲凉。周教授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耐人寻味的现象,将此种不吻合作为问题的突破口,并通过一系列反问打开了茅盾研究的序幕:“为何提及过去的文字,茅盾常常自我否定?为何回顾一生,茅盾竟然如此伤感?在茅盾自我评价与研究者的判断的强烈反差之间,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

作者将几根问题之箭“毫不留情”的射进茅盾灵魂的深处,从而诊断出茅盾文学批评的“症候”――“矛盾”。如果说叶圣陶当年为了掩盖“矛盾”作为笔名之锋利,而给其造了一间茅舍用来遮风避雨,作者则在若干年之后拆去棚盖使一个痛苦挣扎的灵魂与后人相遇。茅盾的痛苦源于茅盾的“矛盾”,它是茅盾文学批评的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总特征。它不止于“茅盾恒久的追求与价值因时过境迁而昙花一现的悖论,也有他紧跟政治潮流却被政治潮流所淹没的荒谬。”这种悖论和荒谬伴随茅盾的一生,并在他的文学批评中多侧面的呈现;或是在浓厚的人文情怀与强烈的政治热情之间徘徊;或是在知识分子的两面性与革命者的坚定性之间摇摆;或是在文学大师的个人独立性与革命者对组织依赖性之间踌躇;或是在文学建设者和社会改造者之间游移。造成矛盾文学批评“矛盾”特征的因素,作者将其归结为:“审美与实用”“文学与政治”“个人与集体”之间冲突,然而这种冲突在具体的批评层面和批评侧面展现出的却是前后对立、轻重失衡和表里不一,作者称其为:“变奏”。

全书通过三大板块来展开“矛盾变奏”的主题;在第一板块中,作者沿着编年史的线索,来展现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表征及变奏方式,通过纵向的考察,作者认为这种矛盾不仅体现在历史观照中具体观点因前后不一致呈现出的“异象”冲突,还体现在易变的观点与相对稳定的整体文学观念的“象”与“体”的冲突。在第二板块,作者则采取聚焦的方式来对茅盾

“特定点”进行分析,辅之以横向的比较,从而剖析其显在话语――多变的语气、暖昧的表达、失衡的论述,背后的隐在冲突――内心的困惑、意义的复调、价值的两极。第三板块则在前两板块的基础上分析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的成因,“文学与政治”“审美与实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选择悖论是“矛盾”生成的根源,“职业与兴趣”“位置与距离”“身份与立场”的调整与阻拒则使“矛盾”变奏出了不同的旋律。

其实,对茅盾文学批评进行贯通性梳理和通过文献进行茅盾的心理内涵的追踪并不是周教授首创,庄钟庆的《茅盾文论历程》和丁亚平的《一个批评家的心路历程》分别是这两种研究的代表作。前者从历史发展角度梳理茅盾文论的具体观点,评述其发展轨迹和独特贡献;后者从心理学视角阐释茅盾文学批评的个性风貌,并将其放在世界文化的坐标上去关照,进而揭示茅盾作为批评大家的心理构成。和庄钟庆相比,周教授将茅盾文论研究重心从“具体观点的梳理”转到了具体观点变化背后的心灵密码,和丁亚军的通过茅盾文学批评探求其稳定的心理结构相比,周教授则将稳态心理结构作为背景,进一步研究稳态结构中的变数,通过微观文本解读,进行细部放大,揭示茅盾文学批评背后的心灵轨迹,凸显茅盾文学批评的独特价值。

面对茅盾研究成果,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一具有挑战性的话题作为研究对象,原因远不止审视角度的新颖和研究方法独特。当茅盾文学批评因“及时化”鲜有理论和美学价值而屡遭诟病时,作者却看到了茅盾文学批评的可贵价值:首先是茅盾对于批评本位的坚守,文学批评应该沟通创作与鉴赏,搭建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其次是对文学现实的关注,文学批评应该关注文坛动态,发现文学现象,推荐文学作品和新人。而上述两点,在“一体化”批评被分解的今天却显得那么遥远和模糊。最后是茅盾对于文学批评的坚守,纵观矛盾一生,在所有的文学成果当中,只有文学批评贯穿他的一生,虽然茅盾自己到晚年对自己这一持续一生的“严肃工作”持否定态度,虽然文学批评史也筛掉了他许多篇章,但是茅盾文学批评记下了文学的进程、记下了时代的风云,记下了自己的脚印,记下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记下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历程。我想,这便是周教授知难而上的另外原因,同时也是本书留给当今文学批评界学术外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周兴华.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4_

[2]周兴华.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16.

[3]周兴华.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35.

作者简介:

延永刚(1982-),男,满族,河北承德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