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力特色背景下留学生招生策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力特色背景下留学生招生策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各高校对于留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就带来了高校争抢生源的问题,如何结合高校自身的特色制定招生策略是每个高校都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上海电力学院作为一所具有电力特色优势的高等院校,也在思考着属于自己的留学生招生策略。

关键词:电力特色、留学生、招生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 system student recruitment strategies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students education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hich will bring the collegefor students, how to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own making enrollment strategies is every university shouldthink deeply about the problem.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as a university has a power advantage, alsoin consideration of their own students enrollment policy.

Keywords: power characteristics, students, enrollment policy

2007年我校有了第一批来自津巴布韦的留学生,经过一年的语言班学习之后这些学生分别进入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国际贸易两个专业进行本科阶段学习,2012年,这批学生都顺利毕业回国进入相关行业工作。纵览这些年来进入我校学习的留学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的是非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与之相近的)专业,这对于以电为强项的上海电力学院来说是大材小用了。我认为未来上海电力学院应当将电专业作为留学生招生的主打专业,发挥学校专业特长,为留学生归属国培养一大批水平高、技能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化视野的电力人才。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应当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除主干专业课程以外,根据不同国家留学生的具体状况和他们国家对电力人才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制定培养计划。

学校是要培养未来建设自己的国家和对社会有益的人才的地方,什么样的人能够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国家和对社会有益?自然是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我们培养留学生不能闭着眼睛、不能按照培养未来适合在中国电力行业工作的人才的方式来培养异国他乡的留学生,他们的国情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社会现状和我们有差异,我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辛苦培养四年甚至更久,学生回国之后他们的国家发现这批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在自己的国家使不上劲或者根本就用不上,这到底是我们的失败还是对方国家的失策?

因此,我们在制定留学生培养计划的时候不能搞“一刀切”,不能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使用同一本培养计划,而应当充分了解每一个国家其电力行业现在的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他们需要具备哪些电力专业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现在和未来这样的人才需求量又有多少、他们的学生在进入上海电力学院前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水平怎样等方面的问题,最后综合这些问题来制定该国留学生的培养计划,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二、将根据对方国家和留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的培养计划和用于我们中国学生的培养计划都给对方国家高等教育管理机构、政府能源部门和电力行业相关企业,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完善我方的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制定好了,我们不能自说自话,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前期已经针对对方国家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计划也是针对对方制定的,所以这计划一定就是适合对方国家留学生的,我们应当将制定好的培养计划送给对方高等教育管理机构、政府能源部门和电力行业相关企业,一来让对方了解我们将来要对他们派出的留学生做出什么样的培养,二来让对方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促使我们的培养计划更加完善,三来让对方看到我们是专门针对他们国家在做人才培养、看到我们的诚意和专业素养,第四,让对方通过两个培养方案的对比看到两个国家在电力能源方面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差异、发现我们两国之间在电力能源领域的合作和发展前景。

三、根据留学生所在国家在电力技术方面的急需性,依靠我校在电力行业强大的人脉优势组织学生到一线去学习实践。

在我国,本科阶段的学习主要偏重理论学习,但对于留学生本科阶段的教育,我们应当打破常规,将重点放在培养技能型电力人才上,试想,在我校毕业的留学生一回国、一进入电力行业就能熟练地投入技术岗位或者管理岗位工作,那对于对方国家的用人单位来讲将是多么大的帮助,他们也会因此对我们的学校、对我们国家的教育能力会有多么大的肯定。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上海电力学院在全国电力行业、特别是华东电力行业的广泛人脉,为留学生寻找合适的实践基地和实习岗位,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实用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巩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锻炼动手能力、协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制作留学生在上海电力学院生活和学习的视频影像资料,免费赠送给留学生让他们假期回国的时候带回家送给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和老师。

生源是任何一所学校的命脉,学校再好,没有生源那一切都是空谈。对于学校来说,招生永远是下策,让学生主动找上门来、甚至是想法设法挤破头要来学校读书这才是上策。中国的大学这么多、上海的大学也不少,学生为什么要来上海电力学院?因为已经在这里的留学生都说这里好!这才是重点。我们要将留学生在我校快乐学习、生活的画面记录下来,让他们自己回国去讲述,让他们去做我们的“招生宣传员”,他们所做的这些是我们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处永远也做不到的。

五、面向电力行业起步晚、发展快的中小国家开展教育交流合作和招生宣传。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其电力行业相关技术水平在大部分领域里都是优于我国的,所以他们的学生到中国来也不会学习电力相关专业,我们的学生倒是源源不断地在向他们输送。所以我们应当将自己的招生对象定在那些电力行业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却很快的中小国家、特别是在技术领域较为落后的国家,因为他们急需相关技术人才,而我国在对第三世界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方面的资助是举世瞩目的,来中国是他们极佳的选择。我校应当借助各种机会开展与这些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签署合作意向,并借助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我校电力相关专业的特点和我校的招生政策。

六、带动电力企业设置针对留学生的企业奖学金,进一步开拓留学生资助渠道、缩小在留学生奖学金资助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留学生教育的经费投入,目前在国家和上海市政府层面有政府奖学金、长城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HSK优胜奖学金、上海市政府奖学金等奖学金种类,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的奖学金规模无论从种类、方式还是资助力度上都还出于较低的水平,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设立种类多样的奖学金数量、扩大奖学金资助人数规模这是我国在吸引留学生来华学习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对于电力特色背景浓厚的上海电力学院来说,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色优势引导各地电力企业设立企业奖学金资助留学生来我校学习电力专业,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企业的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学生在企业奖学金的资助下来华学习必然会产生对该企业的亲近感,毕业之后无论是回国工作还是留在中国发展,这些学生都是有意识地希望与该企业进行合作或者通过个人的努力促成所在国、所在企业与该企业的合作,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力企业在我校设立奖学金资助留学生学习绝对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明智之举。

七、建立完备的留学生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

留学生的管理工作涉及到教育、住宿、医疗保险、勤工俭学、突发性事件处理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学校都能解决的。我们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转变把留学生教育、服务与管理工作都局限于学校的观念,树立一种开放式、社会化的留学生管理服务理念。例如建议由上海市政府引导有资质的企业成立相关机构,该机构完全是一个社会化的管理企业,留学生事务中除教育以外的如居留签证、住宿、勤工俭学、医疗保险、宗教活动等环节都由该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将学校从繁杂的留学生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开展留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此外,这种模式还可以盘活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外国留学生更海底接触中国社会、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相应的有利条件。

留学生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普通的培养外国学生,更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开放的胸怀、向世界表达中国期盼和热爱和平的强烈情感,通过留学生培养能够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让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热爱,高校在此项工作上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结合自身特色探索更加科学、高效、可行的招生策略自然就是我们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家军,孙瑞. 广西留学生招生策略研究[J]. 东南亚纵横,2010(6):34-37.

[2]刘娟娟. 云南省留学生招生工作现状及策略分析[J]. 新校园,2013[5]:49-51.

[3]邱明明. 来华留学生招生问题与对策研究[J]. 药学教育,2010(5):102-105.

[4]杜芳,赵胜川. 辽宁省高校外国留学生招生策略研究[J]. 外国留学生招生工作研究,2011(3):55-58

[5]李桂山. 教育国际化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杨潇(1983-),男,籍贯:甘肃省环县,上海电力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综合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学学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和民俗学,工作单位位于上海市,邮编为2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