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知识管理在高校管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知识管理在高校管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如何有效地运用知识进行管理,正日益受到各所高校的关注和重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已经成为高校管理创新的新视角和战略选择。高校管理创新的层面是多方位的,本文从管理观念、管理制度、管理内容、管理方法与管理过程等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如何将知识管理运用到高校管理中。

关键词:高校管理;知识管理;模式构建

一、 知识管理的内涵

所谓“知识管理”,就是指组织的管理者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进行系统、有效地管理,以期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的过程。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对高校管理而言,其内涵可以从狭义与广义两方面来理解:狭义的知识管理,即知识资源管理,它是指对知识的创造、积累、传播与利用等相关过程的系统管理,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针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服务、知识资产、知识产权、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就高校的知识管理而言,是指在教育目标的引领下,管理者依据知识管理理论,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充分掌握和利用学校内部及外部知识,有效发挥学校师生员工的知识潜能,提高学校个体与整体的知识学习、知识积聚、知识创新的能力,创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体制、机制与途径,增强知识服务的功能,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知识管理对高效管理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二、知识管理在高校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知识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一种新战略选择,虽然十分重要,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往往存在着一些障碍。

(一)由于历史因素,也由于教育行业本身的特殊性,高等学校中大多数人对知识管理的概念认识不清;另一方面,在高等院校中,教师和研究人员应居于主导地位。如果像对传统的组织一样来对高校进行管理,将金融资本或实物资本视为核心的投入要素,无疑不利于知识管理的推进。

(二)文化因素。我国的知识分子中存在“文人相轻”的倾向,不少人对于知识共享有着心理上的抵触。在对人才的引进与使用中,还存在妒贤嫉能的现象;在学术领域中,则存在论资排辈、拉关系和评审不公正等现象,均不利于知识的创新与新知识的应用。

(三)在组织方面,管理水平低下。高等学校普遍缺乏有利于推行知识管理的组织、制度、文化等软环境,并且,在学校层面缺乏能够对整个学校的知识管理承担责任的部门。目前高等学校院系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普遍,各个院系之间的联系和优势的整合,缺乏统一考虑和安排;教职工之间缺乏交流,没有相互学习的氛围;学校主要依赖于少数人的工作,扼杀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多数人只注重个人的奋斗与创新,缺乏师生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导致知识很难共享,而这与知识管理的目的——促进知识共享是相违背的。

(四)就信息基础设施来说,我国高校普遍缺乏相应的知识管理平台。当今世界,知识增长、创新的速度愈来愈快,致使知识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必须具备对复杂多变的知识环境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持续的知识创新能力,而这一切,都要求高校的知识管理体系要具备先进的IT系统,包括各种软件、硬件和网络基础环境。但是,我国大多数高校缺乏健全的知识管理IT系统,导致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适应性差,以至于造成高校工作的低效率和低效益。

(五)知识管理在高等学校应用中流程混乱。知识管理在高等学校的应用过程应该是一个“知识集约—知识应用—知识交流—知识创新”四个环节反复良性循环的过程。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这个过程没有连贯起来,而且大多数时候,知识应用和知识交流这两个过程都被忽略了。

三、高校知识管理模式构建的对策思考

从高校战略目标出发,针对其现状,我国高等院校要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变。主要内容是:高校的任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由此强调了教学与学生的管理,并积累了有效的经验,但高校同时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知识支持。知识支持与人才支持虽然具有内在的相融性,但知识支持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由此使知识管理成为相对独立的领域,也使之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赋予知识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明确高校知识管理的职能。这不仅标志着高校管理职能的拓展,同时标志着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

第二,确立知识管理的目标。主要内容是:高校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要素,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由此决定高校的发展目标,不仅要以人才支持率来衡量,同时需要追求对社会发展的知识贡献率。知识贡献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这也是高校社会评价的重要指标。世界上许多著名高校之所以始终处于社会发展的中心,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其中,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无疑是主要原因,但对社会发展的知识贡献率较高同样是重要的原因。因此,知识管理不仅应当纳入高校发展的目标体系,而且应当形成以知识贡献率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管理目标。

第三,创新知识管理的体制。主要内容包括:形成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建立相对独立的知识管理机构,制订知识管理的战略,整合知识管理的资源及职能,尤其要注重于知识管理政策的完善以及知识创新激励机制的选择。这不仅标志着高校内部组织结构以及职能分类的相应变化,同时将引导高校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功能整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知识管理模式构建的过程,同时也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过程。

第四,创设知识管理的环境。主要内容是:教职工是知识管理的主体,应当使所有教职工都充分认识知识管理的意义,形成知识管理的认同感,增强高校知识管理的社会责任感,确立知识管理的价值取向,实现教学、科研与知识管理的融合。提高知识管理的自觉性及管理的能力,同时基于知识管理的有效性以及知识贡献率,扩大高校知识服务、文化引领的功能,由此确立起高校作为社会知识管理中心的地位,从而获取社会的支持。

第五,探索知识管理的策略。主要内容是:在实践的层面上,可以将知识管理分为:一方面是以知识为管理的对象,注重于知识资源的开发,包括知识的获取、整合、创新,这可以称为社会化的知识资源库的建设;另一方面以知识应用为目的,注重于提高管理的知识化水平,即不仅提高管理知识的创新度,同时提高知识在管理中应用的整合性,这可以称之为管理的知识库建设。虽然有效的知识管理策略是一个有待在实践中探索的问题,但知识资源库与管理知识库的建设,无疑是其重点或基础,或者说是知识管理策略的现实起点。

总而言之,在知识的社会里,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以知识管理这种有效的思想和方法去完成所肩负的续写知识历史的重任、尤其是处于不断生产知识、分配知识以及传承知识的链条中的高等院校。

参考文献:

[1] 陈海宁,刘沫.知识管理:高校管理制度改革选择[J]. 求索. 2004(10)

[2] 赵硕.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知识共享研究[J]. 情报杂志. 2007(06)

刘华梅 1965年9月 女 江西南昌人 函授本科 教育学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助教 管理岗

周旋 (1985年8月)女 湖南岳阳人 本科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助教 管理岗 专业: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