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理论浅谈《店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理论浅谈《店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伯纳德・马拉默德在《店员》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勤劳善良却不得善终的犹太杂货店主――莫里斯・鲍伯,通过其艰难的一生与悲剧性结局揭示了在环境与性格的限制下,个人的努力与坚持显得多么的脆弱。本文通过亚里士多德悲剧净化理论,从悲剧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发展以及悲剧净化效果等方面分析小说如何引发读者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从而达到“净化”效果。

关键词:《店员》;悲剧;莫里斯;净化;怜悯与恐惧

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Malamud)是继辛格、贝娄之后出现的又一个著名美国犹太裔小说家。被评论家们称之为犹太味最浓的作家。他的创作力图以鲜明的“犹太性”作为对人类普遍性的理解和体现,在复杂多变的当代美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店员》的发表为马拉默德赢得了美国全国文艺学院颁发的“罗森塔尔奖”,这部小说发表后立即引起评论界和读者的一致好评,被称为是一部“想象丰富,视野广阔,见解独特的小说”。《店员》讲述的是一个小店的一段兴衰史和几个与小店有关的人物的一段生活经历。在生活苦海中顽强挣扎的普通犹太杂货店主莫里斯,用他的善良和真诚感动了意大利裔青年弗兰克,从而使他皈依了犹太教,接受了犹太人的生活方式。本文将《店员》放到亚里士多德悲剧净化理论的视域中进行分析,以期能更好的理解小说的悲剧效果,丰富美国犹太文学的研究。

一、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理论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的第六章谈及悲剧定义及悲剧的作用时,给悲剧下了一个经典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通过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在这个定义中,“净化”(Katharsis)被认为是悲剧的核心作用,而怜悯和恐惧则是净化作用的情感基础。在整部《诗学》中,对这两种情感基础论述最直接的,就是第13 章中关于悲剧情节问题的一段话。

首先,悲剧不应表现好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因为这既不能引发恐惧,亦不能引发怜悯,倒是会使人产生反感。其次,不应表现坏人由败逆之境转入顺达之境,因为这与悲剧精神背道而驰,在哪一点上都不符合悲剧的要求――既不能引起同情,也不能引发怜悯和恐惧。再者,不应表现极恶的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此种安排可能会引起同情,却不能引发怜悯或恐惧。

在亚氏看来,“‘净化’即悲剧艺术在观众(读者)身上产生怜悯、恐惧之情,并通过把这种痛苦和不愉快的激情得到一定的宣泄,达到心灵的一种舒畅和松弛,也就实现了心灵的‘净化’。” 亚氏的悲剧“净化”说更关注与悲剧能否使读者或观众的情感得到“净化”,因此这也成了评判一部悲剧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通过结合悲剧净化说对《店员》的情节,人物,以及悲剧效果的具体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成功的原因。

二、人物设定符合悲剧要求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人物的性格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善良,二是既要适合又要相似,三是既要多样又要统一,四是既要合乎必然律又要合乎可然律。简单来说就是悲剧的人物是要与我们普通人相似的善良的人,而且他说话做事要符合他的身份,且是一个在悲剧故事前后性格完整统一的人物,他所遭受的厄运正是他看似偶然存在的缺陷无意之中所导致的必然悲剧。亚氏认为只有这样的悲剧主人公性格才能引起读者对他的怜悯,而在怜悯的同时,还会引发读者遭受同样厄运的恐惧,进而达到悲剧特有的净化作用。

小说中的悲剧主人公莫里斯,就是这样一位心地善良、富于同情、忍受生活煎熬的诚实的犹太杂货店主。他慷慨解囊地帮助穷人,收养流浪汉弗兰克,赊账卖给女醉鬼的孩子食物;年近六旬却依旧每天早晨六点准时开门,只为接待每天固定几位来买早餐的顾客。虽然每天经营十四个小时,一周经营七天却仍然入不敷出,但他依然独自坚守从不动摇,就犹如他对犹太教的信仰一样。他无疑是一个绝对的好人,但同样是他的善良性格决定了他不会不择手段地在竞争中取胜,于是他的店铺几十年依然没有改变过,而他的生活却越来越差,他甚至不得不要女儿海伦的工资来贴补家用。他不仅守旧,而且不够精明,他的善良导致他容易轻信别人。他没有想到他不顾妻子反对而收留的无家可归的伙计就是当时抢劫他的人之一,并且还愿意继续相信他。当他发现弗兰克偷钱时,他的态度是毫不留情的,无动于任何解释和乞求,这时他又吝音而冷酷。莫里斯也曾经诅咒过自己的对手施米茨“死掉才好呢!”,“希望卡帕的店被烧掉”。但这些只是转瞬即逝的念头,最终都被他强烈的信念所代替,甚至当他得知卡帕的店真的着火时,他还会自责自己当时的诅咒。小说中的教士最后评价他说:“我没能荣幸的解释这位安放在棺材里的杂货商,深为不认识他而感到遗憾,他是个勤劳的人,一个孜孜不倦的工作的人。莫里斯・鲍伯是个真正的犹太人,他生活在犹太人的信仰之中――这一点他念念不忘。他有犹太人的良心。”

由此看来,莫里斯既不是高高在上的完美英雄,更不是十恶不赦的卑鄙小人,而是有缺点的好人。他更像是我们身边的人,所以他的悲剧更令我们动容,更加令人怜悯与恐惧。

三、情节布局跌宕起伏

在悲剧理论方面,亚理士多德认为在悲剧的六个成份( 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 中,最重要的是情节,是“悲剧的灵魂”。而情节布局则为悲剧艺术的核心。“悲剧艺术的目的在于组织情节( 亦即布局)”,“在于摹仿某个行动”,通过对行动的摹仿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并使之得到净化,产生悲剧特有的,并且正是“通过情节来产生这种效果”。情节的安排能使读者观众即便不看表演,“也能因那些事件的结果而惊心动魄,发生怜悯之情”,使怜悯与恐惧之情得到净化。

一位勤劳善良的犹太杂货店掌柜,数十年如一日的经营自己的店铺,从不坑骗任何一位顾客,可他的生意却因受街角处的一家熟食店的影响日益萧条。他早年儿子便夭折了,美丽的女儿海伦志向远大,不甘走父亲的路,希望获得更多的教育,摆脱现状,可却因家中贫困而无力上大学,不得不外出工作补贴家用。原本风雨飘摇的小店因为一场抢劫而更加雪上加霜,莫里斯被打伤了,小店不得不停业几天。妻子艾达本想借此机会劝莫里斯卖掉店铺,但莫里斯却一方面不愿欺骗买家来买下这个入不敷出的店铺,一方面又不愿放弃自己几十年的坚持。他不顾妻子反对好心收留弗兰克在店里当伙计,不料这位伙计就曾是抢劫他店铺的人之一。小店的生意因弗兰克的经营略有起色,有了些许欣慰的莫里斯并未察觉他的伙计在时不时地偷他的钱。弗兰克爱慕美丽的海伦,但他的爱徘徊在物欲和精神之间。于是他趁人之危地了海伦,冻结了他们即将萌芽的爱情。而另一方面,莫里斯一直用自己“犹太人的气息”感化他的伙计,使弗兰克的灵魂得以进化,精神得以成长。正当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春暖花开即将来临的四月到来之时,莫里斯去世了,他没有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忙碌劳累一生的莫里斯,甚至还来不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走出他那犹如坟墓的小店,就撒手离去了。他没能感受到充满机遇的美国带给他任何希望,他的美国梦也不知何时破灭,或者根本就未存在过。至此,小说悲剧情节达到高潮,任何人看到这样的情节都会感受到莫里斯这一生所独具的悲剧震感力,萌生怜悯与恐惧之情。

除悲剧情节的总体布局因完整清晰而悲剧效果显著之外,悲剧情节布局中最能打动人心的两个就是“突转”和“发现”。“突转”是指悲剧的情节从一个方向突然向相反方向发展。而“发现”则是指由不知到知的转变。弗兰克爱慕海伦,但他没有勇气表白,于是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走近海伦。可正当这对年轻人的爱情即将结出果实,海伦却险遭侮辱,幸好弗兰克及时赶到,让读者们都松了一口气。本以为这对恋人会终成眷属,可弗兰克却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而了海伦。即使当时海伦已经意识到自己爱上了他,可是这样的打击还是让她无法再接受弗兰克。虽然事后弗兰克后悔至极,但却只遭到海伦一次又一次冰冷的对待。而当莫里斯一点一点隐约觉察出弗兰克就是当日抢劫他的人,又当场抓获他正在偷钱的一幕时,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与失望。小说的最后虽是春寒料峭,但我们始终愿意相信鲍伯一家已经历重重磨难,必定会迎来春暖花开,可谁料莫里斯却一头倒下,再也没有苏醒。莫里斯用他的执着和善良传承了他的犹太信仰,即犹太人生来便是为世人受难,而莫里斯则更是不折不扣的犹太人。所有这些“突转”和“发现”的情节都加深了我们在欣赏小说时所产生的怜悯与恐惧之情。这不仅仅是小说中他们的故事,也深深折射出我们生活中的片段。

此外,关于情节,亚氏还认为,当悲剧中相互斗争的情节发生在亲人之间时,是最能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的,而非发生在仇敌之间和非亲非仇者之间。小说中,莫里斯和弗兰克虽无血缘关系,但在精神层面,莫里斯给予弗兰克的启迪却胜过父亲。正是莫里斯重塑了弗兰克的人生。因此当我们看到弗兰克抢劫他的店铺,偷他辛苦赚来勉强度日的钱,还她的女儿等等这类情节时,才能更加深刻地体味到小说的悲剧情怀。

四、悲剧净化效果强烈

1.宣泄功用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明确说过,悲剧“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感情得到疏泄”,表明他是同意宣泄说的,或至少可以认为宣泄是其“净化说”的含义之一。在《店员》中,当读者看到鲍伯一家勤勤恳恳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只能勉强度日时,不禁会对他们的遭遇产生同情怜悯,可是当读者看到他们,尤其是莫里斯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他的信仰和善良时,不禁对他产生钦佩之情。在金钱竞争中,莫里斯虽败犹荣;在道德竞争中,他仍然无人能敌。莫里斯的所作所为唤醒了人们的良知,引发了人们对个人与命运,家庭与社会关系的思考。联想我们生活点滴中所累积的不平与愤懑,都在这一刻,随莫里斯的善行而得到宣泄和抒发。

2.陶冶功用

亚里士多德将悲剧定义为“对一种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所谓“严肃”,主要涉及伦理关系和道德品质。悲剧在实现引发怜悯和恐惧效果的同时,是要启发读者自己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情感。莫里斯并不是一个伟人或英雄,而是一个可能存在于我们中间的同伴,他的善行尚能唤起读者的崇敬之情,为何人们不能做一个像他一样道德高尚的人?另一方面,当读者看到弗兰克因一时贪念犯下抢劫杂货铺,偷掌柜的钱,和海伦等种种罪行之时,即使他无比悔恨,也只能追悔莫及,同时遭受良知与肉体的双重责罚。诸如此类的情节,都让我们在感受悲剧带给我们的震撼之时,引发我们对人生和道德伦理的思考。

3.审美功用

在亚氏看来,情感净化也指审美移情作用,有益于培养、提升审美情趣和心理健康。人们在读悲剧时,极端激烈或瘠弱的情感能得到中和,非极端的情感能得到充实和改善。马拉默德通过《店员》,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悲剧氛围让读者感受到,那些自认为幸福的人们所感受到的幸福生活并不一定恒稳;那些整天自怨自艾的人们,看到人间还有更大的苦难,便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在他们苦难的生活中,我们又会时时看到希望,从不绝望。读者会用这种情感方式来关注生活,运用于生活中,此时生活不再是繁杂的现实,而是如悲剧般让人沉静其中,使心灵时刻处于恬适、平静的状态中。

五、结语

作为亚氏悲剧理论的关键部分,悲剧净化理论开启了后人对悲剧所特有的感染力量的研究,虽然对净化作用的具体解释并不统一,但可以肯定的是,悲剧对人们的心灵具有净化作用,能够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通过分析悲剧净化理论在马拉默德的著作《店员》中的运用,我们可以从情节,人物性格分析及悲剧效果分析中体会到作者以完整的情节向读者讲述了这个普通犹太杂货铺的兴衰发展。犹太掌柜莫里斯用他的善良和坚持,感化了他的店员弗兰克皈依并继续传承犹太人的信仰。读者推己及人,引发恐惧和怜悯之情,并以此来关注生活,更加深刻的体会了小说痛苦,爱和希望的主题。

参考文献:

[1]亚理士多德.罗念生译《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程孟辉.《西方悲剧学说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4] 李宏.《再论‘卡塔西斯’》[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

[5]朱立元,袁晓琳.《亚里士多德悲剧净化说的现代解读》[J].天津社会科学学报,2008

[6]汪正龙.《亚里士多德悲剧净化说新释》[J].湖北大学学报,1999

作者简介:

刘钰鹤(1989.10~),女,吉林省辉南县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犹太文学、圣经及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