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教学与渗透素质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教学与渗透素质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根据这一宗旨,我们应领会其精神实质,体会素质教育的深刻含义,从而提高认识,全面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必须在把握所教学科的目标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下面仅就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的谈几点个人的做法。

一、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因材施教

由于先天或后天等方面的原因,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课堂教学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做到在教学中,不能偏爱品学兼优的学生,而漠视、歧视心理素质和学习素质较差的学生,更不能把学生分成“优生”和“差生”,课堂上要爱护、相信、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学中改变那种单一、刻板、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搞好因人因材施教。

其次,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按照学生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欢乐的情景中探求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为此我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些题目,让学生试着分解,引导学生探索公式运用的规律,了解每一个公式使用的条件,从而创造条件运用公式。如:将多项式4x4+2x2y2+y4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是一个四次三项式,可将四次改写成二次运用完全平方公式,但乘积项不够,采用加2x2y2后再减2x2y2使结果变为(2x2+y2)2-2x2y2,再将减去的乘积项的系数改写成()2的形式,又可运用平方差公式,从而使问题解决。这种方法大部分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可自行完成,但个别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不能单独完成,需要在教师个别指导下完成,我就下到学生中去分别指导,直至全部掌握。

再次,课堂作业要精心设计,不管是新课、练习课、复习课,一般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的知识,熟练技能技巧。所以,课堂练习设计必须具有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拓展性。通过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业训练既要做到统一要求,又要因人而异,要适时、适量、适度。所谓适时,就是及时训练,及时反馈;适量就是注重能力的培养,少而精;适度就是依纲扣本有层次,体现出训练梯度。同时,还要注意练习的趣味性和学生的手、口、脑结合。如对于知识能力差的学生在作业设置上,让他们做课本上的“做一做”及练习中针对性强的习题,即“素质能力目标题”;而对那些思维能力强的同学除完成“素质能力目标题”外,还须完成“能力训练”方面的题型。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素质教育中,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首先,要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教学出发点。其次在具体操作中,要把教师的“满堂灌”或师生问答式的教学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师生研讨式教学。如同一问题,教师提问与学生主动提问,其效果是不同的,后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按角分类时,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三类三角形都起码有两个什么角?最大的角各是什么角?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只要看这个三角形中哪个角?绝大多数同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准确地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这时有两位同学用怀疑的目光望着我,一个问: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呢?这是我没有马上正面给学生答复,而是说:“你们真肯动脑筋,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这正是下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不过你们也可动手用量角器量一量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每一个角,再思考一下,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其实学生提出问题也正是下一节课要学习的”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时的前言和铺垫,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能更好地激起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新知打下了良好开端。

三、寓美于教,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美感能激发人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寓美于教,用数学固有的美去感染熏陶学生,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学中如能充分展示是数学自身的美,就能使学生领略数学的魅力,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变“苦学”为“乐学”。像在分析解答同一道题时,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解法,而解法又有优劣之分。一种好的解法给出后,常令人情不自禁地赞叹美,又体现了美的内在作用。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牢固掌握最基础的知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努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如在教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时,我让学生做了这样一道题:

计算75÷4-24×+(1-75%)

对于这道题,按常规我班同学都会计算出正确结果

即75÷4-24×+(1-75%)

=18.75-6+25%=12.75+0.25=13

最后我又启发他们,这道题能不能运用最简便的方法来计算。其中有五位同学通过观察、想象,马上运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即:75÷4-24×+(1-75%)

=75×-24×+

=(75-24+1)×=52×=13

这样通过启发,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创新意识更进一步深化。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观念,立足改革,不断探索数学教学的新路,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以育人为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