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日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日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日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动(樱花科技计划)是由日本科技振兴机构(JST)全额资助以中国为主的亚洲青少年短期访问日本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机构,与日本青少年及各前沿领域科学家、研究人员等全面开展科技交流的一项国际交流活动。受邀参加交流活动的对象包括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及青年教师等。根据交流的形式和对象,访问时间从1周至3周不等。

该项目于2014年正式启动,日方当年邀请了200名中国学生赴日。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作为项目派遣单位之一,暑假期间首批选派20名来自中国科协中学生英才计划学员和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赴日参加活动。这些学生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湖北、四川、浙江,陕西等12个省市,其中5人为五学科竞赛国家一等奖获得者,由全国学会推荐,其余是从中学生英才计划项目580名优秀中学生中采用大学导师推荐和学科委员会审核等程序,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l5人。

2015年8月22――29日,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继续受邀选派10名中国学生赴日本东京参加中日青少年科技交流项目暑期第4批活动。10名学生分别来自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江苏、湖北、安徽、广东8个省市,均出自中学生英才计划项目,这些学生通过申报、大学导师推荐、省级初评和全国学科委员会终评等程序最终获得参加活动机会。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来自束埔寨、老挝、蒙古、缅甸的中学生。

日本樱花科技计划作为日本官方主办的青少年科学营活动,其规格非常高端,在1周时间内安排了2位诺贝尔获奖者与青少年交流,参观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也代表了日本的最高水平,闭幕式中各国大使馆均派官员出席,让参加的学员深刻感受到自己代表祖国的骄傲。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校园参观、专家交流、实验室访问、小组讨论、同伴教育、文化体验等,并且全部活动都紧紧围绕科技主题,对学生的理科学习基础有较高要求。

2015年是樱花科技计划实施的第2年,参观内容更加丰富,文化交流更加深入,组织工作更加严谨。中国科协代表团作为最后一批成员,学生的科学基础扎实,善于思考问题,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全团受到了日本科技振兴机构(JST)和中国科技部的认可与肯定。

王闻中

王闻中/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

在横滨科学前线高中,我参加了诺贝尔奖得主铃木章教授的报告会,很荣幸地在报告结束后向他提出问题并获得铃木教授的解答。铃木章教授凭借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成果,与其他2名科学家一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报告会上,铃木教授先回顾了2本引领他进入化学领域的有机化学书,其中一本他竞反复阅读了33遍,这令我感到十分诧异。他说,自己在高中时候就对数学有很强的兴趣,但是阅读完这33遍化学书以后,他的注意力就完全转移到化学上来了。斗胆猜测,如果不是他执著地摸索着读完这33遍化学书,今天的铃木教授也许就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数学家了!

之后铃木教授详细介绍了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即铃木反应)的具体内容和应用。我作为一名高一学生,对有些内容一知半解,但仍被反应物易得、催化物毒性小、便于分离产物等反应的优点,和该反应在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迷住了。

报告结束,全场响起热烈掌声,向这位尊敬的长者表达感谢和敬意。我抓住机会,用英语向他提出了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问题:在您的研究过程中,是如何与同事、伙伴、学生合作的?您认为团队合作在科学研究中重要吗?铃木章听完,很认真地作出了回答,我也很认真地起立听他的教诲。他回答第一个问题说,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会听取团队里每一个人甚至是青年学生的意见,而且自己从来不排斥这些意见。他尊重每一个人的想法。在具体的问题上,他一定牢牢把握住思想的主导,也就是自己独立地决定最终的想法和做法,然后付诸实践,最后才走向了成功。对于第二个问题,他说在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中就有体现,团队合作在科学研究中是极其重要的,他的经历也能直接地证明这一点。

在回答部分学生的提问时,铃木章教授归纳了几种科学家应有的优秀品质:自信,不放弃,执著探索,有创造力。当然,铃木章教授自身就具有这几种优秀品质,同时是受人尊敬的科学大家。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个词是执著探索。铃木章教授是一位经验老到的长者,他面对挫折始终有永不放弃的信念,始终坚持自己的执著探索。这种品质的原动力是什么呢?我想,是他内心拥有的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情怀。他自从选定了化学作为他的研究领域之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有机化学的事业当中。哪怕如他自己所言在学术生涯中碰到了障碍和困难,也一定能鼓起勇气克服困难,翻越一山又一山,终于得出了理想的结果。谦虚的铃木章教授并未希望自己能拿到诺贝尔奖,直言自己能获奖是一个意外,是一个惊喜,这充分体现了他淡泊名利、一生扎根化学研究的豁达情怀。总而言之,铃木章教授的言传身教启示我,如果我选择了科学事业,一定要做一名有执著探索精神的科学家。

白川英树教授是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也是日本著名的化学家之一。在他的实验课上,我们跟随他的指挥完成了制备有机聚合物光电导体的实验。实验中,我随意地用手指夹住一块ITO导电玻璃的动作,被正好巡视过来的白川教授发现,连忙用手指着我的眼睛。我猛地侧过头去,才发现是白川教授正对着我说话,突然被吓了一大跳。他先说日语,可是我听不明白,他又改用动作告诉我拿取ITO玻璃的正确方法,我才领会他的意思。ITO玻璃的特殊之处在于,一面是导体,另一面非导体,而我直接握住玻璃的两面,这样做容易损坏玻璃。我连忙按照他的指示,改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玻璃两条侧边,白川教授这才微笑着离开。我心里先是吃惊,其后又很感动,一是感动于白川教授严肃认真地指出了我做实验时犯的错误,二是感动于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的温和态度,三是他自己对万事万物严谨的精神。

高雪莹

高雪莹/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这次有机会参加樱花计划来到日本我非常高兴。虽说之前也到过日本,但只是观光,而这次有机会了解日本的科技和文化,体验在日本的学习生活,收获很大。我们听了诺贝尔奖得主铃木章和白川英树的讲座,做了实验,参观了高科技环保的屋子和未来科学馆等。日本的学校很重视学生自己对科技的研究,中学就会自己研究课题,而不是局限于课本的知识;大学则是导师学生一对一,也是学生研究自己的课题的形式。未来科学馆也是让青少年自己动手研究,不仅仅是展品的陈列,更多是互动性质的,可以看出日本对科技教育的重视。

何鹏飞

何鹏飞/安徽省合肥一中

2015年,我非常幸运地被选人中日青少年科技交流计划,获得宝贵的访日机会,可以近距离感受日本文化,体验日本科技。如今,短短1周的交流访问活动已经过去,这期间有参观大学、研究所的活动,更有诺贝尔奖得主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这次重点是科技,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地方:一是日本的教育体制,二是日本对科技研究的动机。

首先我对除中国之外的国家的教育方式和体制有很大兴趣。我们参观了立命馆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高校,又和立命馆高中和一所超级中学的学生交流,我发现他们的教育模式的确与中国不同。大学之前的教育是轻松的,他们对学术的要求不严苛,除非一些学生立志进入一流大学。课业少自然活动多,各种社团活动、体育活动种类繁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确实有很大好处。即使是高过其他中学的以科学为主的超级中学在课业压力上也远远比不上国内学校。这有利有弊吧。论知识的多少、基础的扎实程度,中国学生自然更强;论及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日本学生应该更有优势。

其次,日本科技发达毋庸置疑。当我走过一个个研究所、实验室时,高精尖的技术似乎并不多,更多的是接地气、贴近生活的创造。并且这些科技非常实用,大多从国家或个人的实际需要出发。日本科技的实用性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国内众多科学家投身高精尖领域,如凝聚态、宇宙学等,无人质疑这些与人类相关,但它们毕竟浮在空中,普通人无法触及。而更实际的科学却鲜有人涉及,因此民众们常问数学有什么用、物理有什么用,人们的兴趣就会大大下降,科技强国梦也难以实现。而日本很少有这些状况,我们也应该从中学到一些什么。

郝志宇

郝志字/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8月22日,我们刚刚到日本那天,就被告知要将垃圾准确分类。到了晚上,我发现宿舍很安静,没有感受到一点喧嚣,整个城市仿佛将声音隔绝了一样。在飞机上时,我就看见日本对于绿化设施的坚持,在你目光所及之处,海、房屋、树木构成了一个世界。

参观立命馆大学的研究所时我发现,他们进行的科学实验对硬件要求很高,很多模型和实际的模块都是他们亲自设计的,而在中国这些技术还不是很普及。参观横滨海洋研究所,我见到了比中国早了许多年的深海探测器的维修与更新,看到了日本人对机械的认真程度。随后他们展示的高水压下的一些实验,也让我惊叹他们设施之齐全。

8月26日,有幸听了铃木章先生关于他获得诺贝尔奖的演讲,令我感触良多。一是因为他能够坚持自己的研究这么多年,需要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与信心。二是因为他能坚持拓宽为人们制造便捷材料的途径而努力。他所发现的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让人们可以便捷地进行材料制造。

在日本的科技未来馆,我们看见了日本对于未来科技的理念,以及他们发达的机器人制造工艺,让我认识到他们对于儿童的教育是多么不遗余力。随后我们到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白川英树的实验室,在那里我们亲自做了关于新材料发光管的实验,亲身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对有机化学新材料的了解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