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考浙江卷作文题导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考浙江卷作文题导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丛林间,玛雅文明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发你的思想观点。

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话题作文。“行走在消逝中”是一个蕴涵深刻而且诗意浓郁的话题。题目给出的三则材料,从内容来看可分为三个层面:成长、社会(历史)、人生,这三个层面可以看作是意义递进的一个整体,也可以当成三个独立的方面。此话题不仅体现出较强的人文性和思想性,而且充满思辨色彩,既能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引导考生去体味与感悟人类文化的意蕴,使语文考试真正回到了语文本体。可以说,这道试题显示出了极度开放的命题特征,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材空间。

此题破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行走”和“消逝”的关系,以及“行走”过程中我们对“消逝”的态度。可以与之联系起来的材料有改朝换代、观念更新、成长心语等等。这个作文题目拓宽了考生的思维,让考生既可以表现自己思维的缜密,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谈感受,因此说命题很好地综合了思维性、生活性等特点。写作时,考生既要处理好“实”与“虚”的关系,又要重视思辨,注意思考的深度与广度,避免落入俗套。

写作指导

“行走”我们可以理解为“前进”“发展”“进步”等,而“消逝”可以理解为“扬弃”“放下”“远离”等。二者联系起来看,极富思辨性。人类社会从古到今,无论是思想观念方面,还是社会革新方面,都有一个发展与保存、重建与扬弃的矛盾,也正是这一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当然,“消逝”有的是成长的需要,有的是历史的选择,有的是自然的更替,还有的是进步的结果……面对“消逝”,我们有惆怅、失落和遗憾,也会有欢呼、惊喜和赞美。

从个人角度讲,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在原来基础上的不断前进,都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其中既有不断地“行走”,又有不断地“消逝”。当然,这里的“行走”可以是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具体可感的前进,也可以是心理历程的记录与反映。

考生可以放飞思想的翅膀,展开灵动的联想与想象,跨越时空,将目光投向漫长的人类历史,思考文化与思想的变迁、国家与民族的兴亡;可以关注今天这个大变革时代,捕捉时代的投影和回声;可以追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写美丽梦想的渐渐消逝、单纯快乐的逐步远离;也可以写思想的成熟经过、认识的不断深化等。

下水作文

眼泪,流向远方

暗夜里,我默默地播下一颗种子。它生根,发芽,却没有长大,仿佛时间停滞了,生长也就这样停止了。直到有一天,我亲手扼杀了这棵幼苗,黑暗中,我听到了眼泪的声音。

――题记

有一种情景常常出现在我眼前:一望无垠的沙,流畅的曲线,余音绕梁的歌声,很美很美,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完美。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在自己的心里种下了一粒远游的种子,灵魂深处一直有个声音叫我去看看。走?奔向,从此抛下了母亲,抛下了所有的亲人,抛下了所有的朋友,抛下了所有爱我的人。从此我漂泊在外,孤单地背着一个行囊,独自咀嚼那思念的苦楚。

自己埋下的种子,又怎能轻易牙一咬、脚一跺、心一横就拔去了?所以我只能让时间止步,停留在黑暗的空格里,于是芽儿便不再发育成长,保持着完美的雏形。

我是一个很贪婪的人,既想拥有自己的理想,又不想辜负了爱我的至亲好友;既想得到自由,又想拥有温暖;既想完成学业,却又念念不忘那孤独的流浪。

我很羡慕“浔阳三隐”,羡慕陶渊明的旷达,刘程之的平静,周续之的淡泊,可红尘浊世里,我不知哪个地方为我而设,哪座山为我而起,哪阵风为我而吹,哪朵花为我而开?

我羡慕“竟陵八友”,羡慕李冶、薛涛,羡慕鲍照、谢灵运、颜延之。李冶、薛涛虽为女流可她们执著于文学,执著于友情,执著于理想,她们才华横溢,旷达处世。

我开始思考责任,对母亲的责任,对父亲的责任,对朋友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我抛不开这些责任,因为我怕将来“翻潮尚知恨,客思渺难裁”。

终于,在一天夜里,我亲手拔去了那棵幼苗,尽管它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我的心里。我不得不做一个狠心的人,因为我没有退路。我告诉自己,不要流眼泪,太深的留恋会是一种羁绊,羁绊住自己脚的同时也会羁绊住自己的心。

回首,我看到了昨天的一切。我仿佛听到了眼泪的声音,它正伴着我的脚步前行……

满分作文

老南瓜之思

浙江一考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岁月如流水一样“哗哗”地流走。

然而在记忆中依然发黄的瓜田里,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老南瓜依旧散发着阵阵醇香。儿时,我借居三婶家,日子清苦却也无忧。小孩子总是抵挡不住美味的诱惑,我心里最常挂念的便是三婶家瓜田里那个已经发黄的老南瓜。我暗暗祈盼了好些日子,终于盼到了三婶那句话:“去把南瓜摘来吧。”于是,我嘴咧得老大,连应声“好”都怕耽搁时间,一溜烟奔向了瓜田。

怀抱着南瓜,从乡间路上走回来的我,只觉得满心欢喜。现在老南瓜的样子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炖软入口的老南瓜软滑细腻,爽甜清香。那甜在心头、香在鼻间的滋味永远封存在了我的记忆中。

然而以后,我再也没有看到、吃到过老南瓜了。

那些有老南瓜吃的日子,我极力想挽留,却挽留不住,它们流逝后便生出了伤感,生出了怅惘。这流逝 ,让我怎一个“恸”字了得?

然而,古人又说:“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想来“消逝”并非是一个完全消极的词,在“消逝”之后,将会有一个生机勃勃的新纪元。只有逢雨便漏水的草屋渐渐消逝,才会有坚不可摧的巍峨城堡;只有“”马蹄声逐渐消逝,才会有呼啸而过的火车;只有野蛮的斗争消逝,才会有和谐社会的新貌。垂垂老矣的凤凰浴火涅,才能重生出新一代的王者。消逝只是一个步骤,一个进步不可或缺的步骤。

消逝与进步,携手共舞曼妙的桑巴,成就宇宙之玄秘。这玄秘,令仁者怅惘,令智者深思。

我依然在路上走着,却已不在乡间路上,怀抱的也不再是老南瓜,而是笔记本电脑,但我依然能闻到老南瓜的醇香。

原来,消逝的只是物质,流传的却是精神。

满分揭秘

1.文章题目似乎和文题相去甚远,实则紧紧扣题。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思考之深,朴素的题材散发着生活的清香。

2.该文结构的安排颇具特色,从一件生活小事入手,在体验生活之美中自然入题,而后笔锋一转,直奔主题,一组“只有……才会有……”使文章顿生波澜,把“消逝”与“行走”的关系剖析得准确形象。

3.文采飞扬。于朴素叙事中见真情,议论说理的文句整饬,逻辑严密,尤其六、七两段的语言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