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思想品德课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几点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思想品德课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几点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早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从熟读教材、精讲精练、分析典型、讲求效益等方面,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堂如何实现减负增效,让我们的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轻负担。

关键词:课业负担;减负;体会

长期以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上升到国家意志,作出了“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的重要论述。那么如何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呢?近年来,笔者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就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了一些初步探索。

一、熟读教材

熟练掌握教材,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前提。它要求教师本身对教材要有个消化、选取、压缩、吸收、熟悉的过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个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读”。通读教材包括辅助文、材料、插图等,对知识形成初步印象。其次细读,对教材认真圈点、勾划、标记,特别注意有“核心”、“本质”、“特征”、“基础”、“前提”、“根本”、“标志”等词的内容,分出一般与重点、识记与理解、掌握与运用的知识点。再精读,抽出重点内容细细体味,进一步把教材由厚变薄,由薄变熟,由熟变精,牢固储存在大脑之中。第二步:“研”。主要研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知识的联系、教学过程的联系、课堂练习的设计等,构筑起整体知识结构。第三步:“备”。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梳理知识,完善教案,把重点放在疑难点上,并充分考虑让学生如何掌握及应用。实现了这三步,不但能够减轻学生学习教材的负担,而且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精讲精练

精讲精练,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关键。精读,一方面搞好“四点”:一是讲透重点。这是突出教材的中心所在,要舍得动脑筋、花时间,集中力量讲深讲透。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犯罪的特征”时,不光讲清“是什么”,还着力分析“为什么”。二是突破难点。难点就是教材中抽象、难以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它常常也是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像“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就属这类。在讲授时,首先给学生一个总印象:我国公民在劳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好比一个连体婴儿,不可分割。接着进行分析:父母积累财产让儿女享受,这是儿女在享受继承权。那么,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就业机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这是公民在享受劳动权。儿女给父母钱物、精神安慰,这是儿女在尽赡养义务。那么,劳动者通过自己辛勤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这是劳动者在履行劳动的义务。通过打比方、作陪衬、就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俗化、形象化了,学生自然轻松地渡过了难关。三是结合热点。热点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时代性特征的体现。比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时,结合目前招工、接收、留用、就业等用人体制的改革,组织学生开展了“要享受好这一权利,我现在该怎么做”的讨论。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认为:成才,才有出路,才是出路。四是启动思考点。这一步充分设置障碍,使学生产生疑点,积极思考为什么。学会假设,学会判断,学会述理。另一方面,用活“五不”:学生自己能弄懂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己能获取的,教师不送;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己能想到的,教师不导;学生自己能得出的,教师不传。这样,把课堂变成“剧场”,让学生充分“演出”、“亮相”。

三、分析典型

分析典型问题,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程的诀窍。典型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它分析得精、深、透、全,一定能产生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学生学习“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时,笔者选用了这样一个材料:王丽和妹妹因父亲留下的遗产处理不当,经常发生口角,兄妹的关系疏远。哥哥认为,按习惯儿子是惟一继承人,何况父亲临死前有口头遗嘱。妹妹认为,我对父亲尽了赡养义务,也有权继承遗产。而王丽又与邻居李某因两间宅基的空地发生争吵,双方均认为空地该自己所有。王丽妹妹又完全维护其哥说法。假如你是“法官”,该如何裁决这个问题?“法官”们根据案例,展开了讨论、分析、推敲,找出了裁决该问题的法律依据:遗产、遗产内容、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遗嘱、遗嘱方式、遗嘱的法定条件、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财产所有权及其内容、国有土地的权属等,解决了清官难断的事情,而最大的收获还在于掌握了解决典型问题的钥匙,逐步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讲求效益

讲求效益,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目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利益,必须转变教学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巩固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惟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学生综合素质、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转变只重少数尖子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视知识灌输,轻视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开启学生内动力,立足于“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使学生有问题就提,有感就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备课做到蓄势待发,授课做到厚积薄发,用好课堂45分钟,讲练结合,给学生回味、思考、讨论的余地,教与学及时沟通、交流,使多数学生课内内容课内消化,课内知识课内巩固,课内作业课内完成,形成“自我减负”的主动趋势。

总之,减轻学生过程负担是一项长期、复杂工作,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支持,更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落实”上下功夫、坚持不懈地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