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海豚真的聪明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包括海豚在内的鲸类被认为是地球上仅次于人类的第二聪明的动物。上期(2015年11期)的《探秘鲸类文化》已经作了一些介绍。当一切证据似乎都在指向海豚的高智商时,有科学家又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海豚或许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聪明。那么,海豚的智力到底如何呢?
让我们来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这种生物拥有复杂的社群结构,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种群。当看到其中一个家族成员正在遭受痛苦时,其他个体的心跳会加速;当它们发现食物或者有潜在的威胁时,会发出信号和警报。
你猜到了么?你或许以为是聪明的海豚?可实际上,美国研究海豚交流方式的动物学家贾斯汀・格雷格上述文字中描述的动物是鸡。格雷格在他的新书中说道:“鸡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头脑简单’。或者,我们换一种思考方式:海豚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聪明吗?”其实,格雷格并不是唯一一位提出这个问题的科学家。
在过去的50多年中,海豚一直被视为一种非常聪明的生物,它们常常被划分到人类和大型类人猿这个“高智商群体”中。但现在,动物科学家中开始出现了争论:海豚是真的聪明,还是很可能只是一种普通的海洋哺乳动物?南非约翰内斯堡维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著名的神经行为学家保罗・曼格认为:“是我们一厢情愿地把海豚放在一个理想的框架中,并毫无理由地将人类自己的期望加诸在它们身上。”
与格雷格一样,曼格教授也大胆挑战了关于海豚的原有认知。在他看来,包括拥有特别复杂的大脑、拥有使用较复杂语言的能力、可以使用工具以及具有自我意识……这些最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海豚的“独特之处”,其实都是缺乏可靠的科学根据的。他甚至指出,在某些情况下,海豚的表现甚至都逊于金鱼。当把金鱼放进一个碗状容器里时,它们至少还大胆尝试跳出逃跑,而被网捕到的海豚甚至都不会想到通过跳跃试图逃跑。“格外聪明的海豚”这种想法只是我们“虚构出来的一个神话”罢了。
海豚神话的由来
海豚是如何在人类文化中拥有特殊地位的呢?原因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理学及神经学家约翰・李利在塑造海豚形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研究将海豚从一种只是拥有优秀的游泳技能、像鱼一样的哺乳动物,提升到了“海底智者”的地位。在现在听起来都很恐怖残忍的实验中,李利将电极直接贴在活体海豚的大脑上,并通过电流刺激海豚的神经。有一天,一只被连接到电极设备上的海豚因为感觉到了死亡逼近的恐惧而开始拼命大叫。当李利将录音慢速回放时,他认为这只海豚当时是在试着与折磨它的研究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在进一步的实验中,李利认为,海豚具有类似于人类的“说话方式”,并试图和其他海洋生物建立沟通。李利渴望与海豚交流,因此,他开始尝试在自己和海豚身上使用LSD(LSD:D-麦角酸二乙胺,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在欧美很多国家被视为非法药物,曾被美军用作审讯时的吐真剂),希望能通过这种致幻剂刺激海豚和自己“说话”。有趣的是这种致幻剂对鲸类动物没有影响。
之后,李利移居到美国西海岸,并开始结合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和他不完整的海豚研究撰写了一系列书籍。李利在书中写道:“动物比任何男人或女人都更聪明。”他甚至开始将动物归入哲学、伦理学中。然而,李利的这种近似混乱的研究却为海豚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形象,并形成了今日我们对海豚的一些普遍看法。
大家纷纷涌向海豚的自然栖息地,甚至是海洋世界,只为亲眼见一下可爱的海豚;艺术家们开始用色彩描绘这种生物跃出水面的身姿;在大众的意识中,海豚逐渐变成传递爱与和平的生灵,享有人类无条件的爱;还有很多人相信海豚拥有神奇的治愈能力,并拥有心灵传输的能力,“海豚疗法”可以治愈人类的抑郁症和瘫痪;甚至有夫妇考虑采用“海豚助产”的分娩方式,相信海豚会让自己和婴儿都保持安宁的、自然的心。 海豚具有非常复杂的社群结构。
在这个星球上,还没有其他物种可以让人类产生如此压倒性的情感回应。同时,这种海豚热潮也激励了各种海豚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繁荣。多年来,海豚的各种能力已经深深地刻入大家的脑中,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包括海豚使用工具的能力,以及它们能在镜子中辨认出是自己的能力等。这种能力在包括黑猩猩、猩猩等多种公认的高智商动物身上都有体现,被认为是动物具有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行为。除此之外,海豚还能够理解简单的人类语言规则,可以灵活地解决各种问题,并具有非常复杂的社群结构。所有这些都帮助海豚获得了一个极高的声誉――地球上具有最高级认知能力的物种之一。但在另外一些动物行为学家眼中,这些说法都过于夸大了。他们认为,这些说法使海豚偏移出了真实的动物世界,没有能够完全客观地对海豚作出评估。
时至今日,关于海豚智力的争论仍没有停止。那么,真实的海豚究竟是怎样的呢?它们只是具有较高智商的海洋哺乳生物,还是真的可以在水中认真思考并真实感知到人类的情感呢?
如何评估大脑的价值?
科学家用来评估动物智商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脑部的相对大小,即用大脑的重量除以身体的重量,这个比值越大,就表明动物很可能越聪明。人类的大脑重量大约在1300克,相当于身体平均重量的2%。黑猩猩的大脑相当于自身重量的0.9%。而对于大象,尽管它们的大脑重量超过了4.5千克,但却只占到身体重量的0.2%。在这个数值上,海豚表现得相当突出。例如宽吻海豚的大脑重量为1800克,占自身平均体重的0.9%,和黑猩猩持平,这也是众多海豚研究者经常提及的海豚的骄傲之处。 海豚拥有较大的脑体积。宽吻海豚可以学会研究人员教给它们的40个不同符号,有的海豚甚至能理解超过100个单词。
如此看来,海豚可以当之无愧地进入动物界的“门萨俱乐部”(以高智商作为入会标准的协会)。但这个适用于陆生动物的“脑比重定律”,真的也同样适用于海洋哺乳动物吗? 当两只海豚相遇时,它们也会互相学习对方的口哨声。
新的研究表明,大脑中的胶质细胞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细胞就像一个个微型的“烤箱”一样维持着大脑的温度。我国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最近也发现,大脑中的星形胶质细胞还可以防止神经元的过度兴奋,并且可以对神经元产生长时间增强反应,增强大脑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并且胶质细胞很可能在神经信号的传递和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曼格认为,海豚的大脑结构相对简单。鲸鱼进化出了巨大的大脑,很可能是为了确保自身器官在冰冷的海洋中不会变得温度过低。同时,如果动物大脑中胶质细胞密度很高,则更可能代表这种动物的高智商。海豚脑中缺乏发达、复杂的神经信息处理能力,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实际上是与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相比,海豚的大脑并没有任何明显的高级之处。换句话说,海豚并不是大家心目中“绝顶聪明的动物”。 有宽吻海豚被发现在海底觅食时,会将一块海绵吸附在自己的吻部以保护其不受海底泥沙的伤害。这是否代表了海豚使用工具的能力呢?
或许并不比黄粉虫优秀
除却对海豚大脑体积的争论,关于海豚行为学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近期,曼格发表了他的新观点。他声称,针对海豚的行为学研究结果被过分地夸大了。并质疑很多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他甚至毫不客气地指出:海豚可以区别“多与少”的概念,但这种能力被证实在黄粉虫身上也出现了。 海豚可以通过彼此协作围捕鱼群。
海豚的语言能力一直是海豚高智商的代表特征之一。现在已知每个海豚都具有自己的一种口哨声,就像自己的签名一般。当两只海豚相遇时,它们也会互相学习对方的口哨声,就像人类交换名片一样。之后,当它们再次相遇后,就会发出这个“语言名片”似的口哨声,作为确认对方身份的标志。海豚的语言天赋还展现在对人类语言的理解能力上,它们破译人的手势指令自然不在话下。在一个实验中,宽吻海豚不但可以学会研究人员教给它们的40个不同符号,而且还能够正确理解这些符号组合后的意思。有的海豚甚至能理解超过100个单词。曼格也承认海豚的这一研究结果,但他指出,海豚不是唯一一种能做到这一点的动物,实际上,非洲灰鹦鹉和美国加州海狮也能学会这种以符号为基础的语言。 在“人类偏见”的基础上解读动物的行为,对动物而言毫无帮助。
而另一位支持曼格的科研人员――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的奥努尔・官图尔也在新近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相似的语言能力在很多动物身上也发现了,比如我们熟知的黑猩猩。一些犬类不但可以学会超过200种不同玩具的名字,并且在听到一个新的单词时,也会通过排除法将这个新单词与新玩具联系在一起。具有类似语言能力的动物当然还包括鹦鹉。其中,最著名的一只叫亚历克斯的鹦鹉不但可以学会很多物体的英文名称以及与颜色相关的单词,它甚至还可以学会短语,并了解到同一个物体可以通过质地、形状、颜色以及物体本身的名字等多种方式来加以描述。以上这些例子都表明,海豚绝不是唯一一种拥有语言能力的动物,也不会是特殊的一个物种。
真的会使用工具?
与此同时,众多科学家对海豚使用工具的能力也同样存疑。澳大利亚西海岸的宽吻海豚被发现,在海底觅食时,会将一块海绵吸附在自己的吻部以保护其不受海底泥沙的伤害。这是否代表了海豚使用工具的能力呢?又是否代表了海豚的高智商呢?科学家统计,在数千只海豚中,有41只雌性海豚被发现在使用海绵作为觅食工具,这些海豚通常需要独自花费很长时间来寻找一块合适的海绵。因此它们就会比其他海豚花费更多的觅食时间。从进化学的角度来看,在觅食时付出这样更多的代价(独自行动及耗时)真的值得吗?同时,曼恩还发现,只有雌性海豚展示了这种行为,并且也只有雌性个体愿意向母亲学习这种技能。结合白海豚的例子,这种南美洲的海豚有时也会将一些水草放在身上,在行为学家看来,这更可能是一种寻求配偶中的个体展示,是一种“求偶行为”。
从这些证据出发,曼格和官图尔都认为,我们并没有完全了解宽吻海豚用吻部顶着海绵这一行为的真正动机,而直接将这一行为作为海豚可以使用工具的证据是不能够完全站住脚的。官图尔还指出,即使今后的研究证明了海绵是海豚的一种工具,这也只是一种非常基本的工具使用能力,而并不代表海豚的智力就高于其他非人类动物。目前,当各种研究证据表明鹦鹉、灵长类动物以及乌鸦可以挑选出合适的工具来解决全新的问题时,而对于海豚,还缺乏足够证据表明它们也具有这一能力。很多其他动物都会使用工具,但很少动物会根据自己的目标挑选合适的工具来解决相应的问题,以及根据工具本身的特性来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获得食物等。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些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鹦鹉和鸦科动物(如小嘴乌鸦)等能达到这个标准。与它们相比,海豚要逊色很多。
探究镜像识别能力
在众多的动物学研究中,可以识别出镜子中自己的影像的能力被认为是该物种像人类一样具有自我意识这种高级思维的标志行为之一,这个最早在黑猩猩中开展的实验也自然延伸到了海豚身上。在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中,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的洛瑞q马里诺和心理学家戴安娜q赖斯给两只海豚的身上画上标记。然后,她们在这两只海豚面前竖起一面镜子。她们开心地发现,这两只海豚在镜子面前不断地转动自己的身体,这种行为非常酷似人类审视自己身上的装饰一般。在马里诺看来,这种行为代表了海豚的自我认知能力,就像在黑猩猩等类人猿中观察到的行为一样。
但这些都说服不了曼格,他并没有肯定马里诺的镜子实验。曼格认为:实际上,海豚的视力并不好,它们很难察觉到身体上的那些记号。官图尔也认为:海豚在有没有镜子在时都出现过同样的行为,虽然镜像识别的结果很有趣,但是,这个实验还缺乏十分明确的研究证据。
海豚“高智商”的捍卫者
那么,之前关于海豚的定论都是虚假的吗?许多海豚科研人员都觉得,以上言论是对他们研究成果的一种冒犯。在鲸与海豚保护组织中从事海洋动物保护的生物学家卡斯滕q伦辛看来,曼格和格雷格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他们执着于拿海豚的某一项能力和黄粉虫或鹦鹉相比较,却忽略了从多个方面综合地评估海豚的智商。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证明人类也并不比昆虫聪明。
神经学家洛瑞・马里诺也强烈反对曼格和格雷格的结论。他认为:我们不应该轻易地反驳这几十年的科学工作,我们需要认识到,现在很多的证据都表明海豚拥有很高的智商。例如,科学家观察到海豚可以通过彼此协作围捕鱼群。宽吻海豚在捕食时还会与渔民合作,它们会将成群结队的鱼赶到近海区,然后给渔民发去撒网的声音信号,而试图逃脱渔网的鱼就会直接游进等在一旁的宽吻海豚的嘴里。海豚还具有很高的社会性,为了培养彼此间的友好关系,它们会通过特定的“行为”触碰彼此。而面对种群内的“权力斗争”时,很多雄性海豚也会联合起来,形成多个小群体。
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宽吻海豚的基因图谱和人类十分接近,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海豚拥有较大的脑体积,并且智商程度较高。马里诺解释道:很多研究并不是因为我们对海豚有偏爱,而为其设定出一些特定的能力,再用尽一切力量寻找证据去证明。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很多研究结果都是因为先观察到了海豚特定的行为,才继而推断出它们的能力的。海豚现有的特殊地位完全是由对鲸类动物的科学研究结果推动的。
停止特殊化
海豚真的聪明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各种关于海豚的研究提升了人们对海豚的喜爱,也同步推动了公众对海豚的关心。无论这些科研结果客观与否或正确与否,不可否认的是,众多对海豚认知能力、情感的研究,让我们更加关注这种动物,关注野生海豚的种群变化,甚至关注到人工饲养环境下海豚的生存现状。很多海豚研究人员也非常希望推动海豚的保护和公众对海豚自身福利问题的关注。最早关注海豚镜像识别能力的马里诺和其他一些科学家甚至期望看到海豚能像人类一般,被赋予个体的法律地位。他们认为,高智商的动物应像人类一样拥有很多“基本的权利”,例如生命权、免遭痛苦的权利等等。
在此推动下,为了保护野生的海豚,美国规定所有金枪鱼的产品必须使用“海豚安全”标签,并严格禁止以捕捞金枪鱼的围网等各种器具伤害海豚。尽管如此,海豚狩猎活动还公然地在北大西洋的法罗群岛和日本海域继续着,这需要人们投入更多的关注。同时,目前还有为数不少的海豚生活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除却关心它们是否会受到病痛折磨以外,越来越多的目光也开始投入到海豚的精神和情感层面。例如,在狭小、单调的圈养环境下,自然行为被抑制以及缺乏足够的环境刺激会不会造成海豚精神上的压力和情感上的痛苦;作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海豚单独或与几只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一起关在水族馆的玻璃箱里,是否会因缺乏足够的社流而感到压抑?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被大家提出来引起公众的关注,这些让每一个动物学家都感到欣慰。
而曼格等人对海豚研究的颠覆性的解读却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术争论。虽然他们的研究结果激怒了一些人,但曼格最根本的目的是想避免海洋生物被过度“拟人化”。他的想法实际反映出了现在海豚研究的一个变化。现在的研究更趋向于将动物放在自然的栖息环境中,研究它们的习性、行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获得成功,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过度“拟人化”(即过多以人类的视角看待动物的行为,认为其他动物都具有人类的情感,甚至具有人类自己性格特质的一种观点)。在“人类偏见”的基础上解读动物的行为,对动物而言毫无帮助。例如当宠物狗跳跃着扑向刚回到家打开房门的主人时,相信很多主人都只认定为这是宠物对自己的“爱”,又有多少人可以理解到这是狗呼唤与主人交流的一个行为信号?作为一种社群性的生物,主人是否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宠物狗独自在家时,因缺乏足够的沟通交流而造成的压力。实际上,动物和我们其实有着千差万别,不同的物种又有各自的特点,避免以人类的视角分析它们的行为,是动物研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真正了解动物的“所罗门王的指环”。
官图尔认为:没有人怀疑海豚有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大家都觉得针对很多实验设定或者自然的挑战,海豚都可以成功地找到解决方法。但实际上,一些实验数据被过分解读了。为什么?因为它们是海豚,我们的情感偏爱让我们觉得海豚似乎无所不能而忽略了它们很可能面临的困境。曼格也认为:相应的保护策略不应该建立在人类这种对动物不切实际的期望上,如果我们过度地认定海豚是一种神奇、神秘的生物,我们很可能无法准确地评估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会给海豚造成怎样的影响。阻止人们对海豚的过度神话化,阻止大家无限地将海豚描述为特别的生物,我们可以通过更加正确的方式给以海豚更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