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社区孕产妇保健管理新模式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社区孕产妇保健管理新模式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针对深圳的人口特点,探索社区孕产妇保健管理新模式。主要措施包括:①组织网络、落实措施,争取政府部门和社会支持组织的支持和所为。②建立最低生育医疗保障制度。③加强健康促进活动,提高流动人口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④建立育龄妇女生育状况档案和孕产妇系统保健网络,实行妇幼信息资源整合。⑤制定孕产期保健管理方案。6制定政策引导孕妇合理分流,做好医院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之间的双向转诊。⑦加强孕前保健工作。⑧开展孕产妇营养专科和心理保健门诊。⑨继续做好“降消”项目工作。⑩拓展社区产后保健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开展产后抑郁症社区干预。

关键词 社区 孕产妇 保健 管理

孕产妇保健管理现状

深圳南山区拥有130万以上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流动人口占大多数,“十五”期间每年出生数以15%~13%比例上升,共有产妇39184人次,孕产妇死亡率为33.21/10万。围产儿死亡率为9.2‰,死亡孕产妇均为流动人口、多胎,死亡围产儿60%为流动人口,通过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评审分析,95%以上的死亡是可以通过孕产妇系统保健、住院分娩创造条件可以避免的死亡。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是衡量国民健康水平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1],孕产妇保健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胎儿的健康和母亲的安全。

社区孕产妇保健管理新模式

目前全区已有93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站)基本上做到了一个社区居委会,一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行院办院管,每个社区配备妇幼医生,医院和社康中心之间建立了双向转诊的机制,妇幼保健网络和服务功能较完善。

首先,应该抓好流动人口的管理。①组织网络,落实措施,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所为。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作为公共卫生的一部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部门的共同合作[2]。财政和卫生行政部门下拨公共卫生服务所需工作经费,同时成立外来人口管理领导小组[3],促进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的提高。②建立最低生育医疗保障制度。③加强健康促进活动,提高流动人口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发挥街道及社区妇女干部和保健医师的作用,在流动人口密集地集中开展健康教育、咨询等活动,宣传住院分娩,同时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妇女的孕情,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给予建档,动员、督促进行孕产期保健[2]。④建立孕产妇系统保健网络。承担对区域内的外来贫困孕产妇基本保健服务。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应纳入政府的目标管理项目中[2]。

其次,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创新社区孕产妇保健管理新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制定孕产期保健管理方案。②做好各方面沟通工作。③制定政策引导孕妇合理分流,做好双向转诊由社区组织完成一些必要的化验或辅助检查到医院完成,医院妇产科负责社区转来的高危孕妇产检和孕妇住院分娩工作[1]。 ④强化培训。⑤加强孕前保健工作,在为新婚对象提供婚前保健服务同时建档并将信息与相关社区联络开展跟踪服务。⑥规范社区卫生网络化服务。⑦开展孕产妇营养专科和心理保健门诊。研讨制定心理卫生、体育锻炼等健教方案,在全区各医院和社康中心推广。⑧继续做好全区“降消”项目工作,严厉打击非法接生。⑨拓展社区产后保健服务的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颖.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改善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中国妇幼保健,2005,21:2023-2024

2 朱丽萍.应用卫生政策分析方法思考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对策。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3:371

3 吴莉萍.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状况分析与对策.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72-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