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谈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谈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株洲是伴随共和国成长而崛起的工业城市。去年以来,我们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为全市“三项重点”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一、统一思想,形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共识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重大而又复杂的艰巨工程,要比一般的改革投入更多的精力,支付更大的成本,凝聚更强的合力。为此,我们广泛宣传动员,积极统一思想,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深化改革的共识。

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的具体举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高速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省委、省政府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今年“三大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些重大决策,为我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提出了思想保障和政策依据。

二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抢抓发展机制、打造开放平台的有效途径。当前,我们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资本的涌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以及国家作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深化国企改革,为我们承接机遇、扩大开放创造了良好平台。要通过深化改革,既为国有经济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拓宽通道,又为其他经济成分加快发展腾出空间,推动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三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加快株洲发展的现实需要。株洲过去的优势在企业,现在的困难在企业,将来的希望还是在企业,而企业的希望在改革。株洲作为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工业经济一直主导全市经济发展。目前全市有国有企业312家,其中国有工业企业160家;国有工业企业中有中央企业承包17家,省属企业27家,市属企业60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国有企业逐渐凸现结构不优、机制不活、特色不明、包袱沉重等许多不足和问题。实践证明,株洲要发展,必须抓工业;工业要振兴,必须抓改革。要在改革中增强发展活力,在创新中实现新的跨越。

二、真抓实干,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实效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关键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产权多元化。通过置换国有资本,理顺劳动关系,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200家市属国有企业的改革任务。去年以来,我们坚持真抓实干,多管齐下,强力推进国企改革,实现了良好开局,进展比预期的要快,效果比预期的要好。全市去年列入改革计划的市属国有企业共有113家,其中市属国有工业企业38家,商贸企业32家,其他企业43家。98家企业已经启动改制,52家完成或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占计划的46.02%。此外,6家中央、省属企业已启动或完成改制。国有企业改制,增加了工业经济发展活力。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0.3元,同比增长盈亏相抵后实现净盈利10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税25.26亿元,同比增长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42.6%。

突出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始终紧扣产权多元化这一关键,对接近破产的企业整体出售退出,对负债高的企业依法破产退出,对有增值潜力的企业拍卖竞价退出,对控股、参股资本折价转让退出。同时,注重把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了产权多元化。

2、理顺职工劳动关系,促进了新型用工制度的建立。坚持“转变身份、适当补偿、承认工龄、社保续接”的总体原则,理顺职工劳动关系。改革共涉及职工6.39万人,已经有偿解除职工劳动合同2.18万人,占计划的31.64%。全市仅国有工业企业就有6000多名职工有偿解除了原有劳动关系,彻底告别延续了50多年的一次就业定终身的就业制度促进了人才的有序流动和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了“就业找市场失业靠保险、特困有保障”的新型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罐的建立。

3、多方筹集改革成本,强化了国有企业改革物质保障。我市国企数量多,需要支付的改革成本相当大,需安置补偿费和预留社保费共计17.7亿元,在保证全部资产能够保值变现的前提下,改革账面成本缺口达6.2亿元,考虑价格因素,缺口近10亿元。我们按照“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国有资产,适量补充政府可支配的财政性资产”等办法,多渠道筹集改制费用:一是变现存量资产支付一块;二是回购债权缩小一块;三是返还土地租金(出让金)抵顶一块;四是竞价拍卖资产增值一块;五是社会保障挂账吸纳一块;六是财政兜底补助一块;七是企业公房变现补贴一块。仅工业企业改革,市政府就已支付改革成本9.1亿元,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4、认真完善政策规定,确保了国有企业改革整体推进。市委、市下令在2000年制定的深化国企改革3个文件基础上,去年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规定》(5号文件),并出台了实施细则和一系列配套政策。在职工安置及补偿、资产处置、税费政策以及企业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均作出了具体规定动作。在推进改革中,市属国有企业严格按政策执行,不开新的口子。保证了改革的政策统一和高效运作。

5、切实加强领导,营造了良好的改革环境。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副组长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成改革办公室,设立9个专业指导组,成立个指导联络组进驻企业指导改革,形成了责任明确、分工合理、运转协调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班子。同时,专门成立了“国企改革一站式服务中心”,集中办公,集中审批,为企业改革提供优质服务,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三、统筹兼顾,推动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

为推动改革顺利进行,在实践中,我们既坚定不移搞改革,又统筹兼顾抓配套,保证了改革不偏轨道,不出乱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会:

体会之一:改革要不怕作出牺牲。改革就是要牺牲个人和眼前利益,服从全局和长远利益。一是地方领导要不怕作出牺牲。推行国有企业改革,有压力、有阻力、有非议。我们认为,只要是为了发展,只要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就要坚定不移、理直气壮,背得起黑锅,担得起冤枉,听得进非议,经得起检查,受得起监督,敢于在危机中决策在风险中实施,在非议中发展,在拼搏中成功。二是企业丧事要不怕作出牺牲。对于企业干部特别是企业领导来说,改革就是自己带头革自己的命。不改,即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但可以官照当,车照坐,手机照用,该享受的都照样享受。一旦改了,可能马上连“饭碗”都丢了。因此,企业干部一定要勇于牺牲个人利益,不能抱着自己的“小九九”,置企业发展而不顾。三是企业职工要不怕作出牺牲。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职工抱有“生是企业的人,死是企业的鬼”的观念。但改革必然要触及人员这个痛处,这是一个必须迈过的“大门槛”。因此,一定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明白改革是唯一出路,虽然会牺牲眼前利益,但最终可以赢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长远利益。有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企业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体会之二:改革要舍得付出成本。国有企业改革不是免费大餐,需要方方面面去承担、消化改革成本。一是国家要舍得付出成本。国有企业不改革,从表面上看,资产没有流失,实际上对于一些经营困难的企业来说,资产在不断地缩小,就象不断在融化的“冰棍”。早改早主动、越早改成本越低,越后拖成本越高。政府要舍得拿钱搞改革,与其年年“送温暖”、“献爱心”,不如“壮士断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企业要舍得付出成本。要用长远眼光看待改革,企业资产必须用来支付改革成本,而且是支持改革成本的主体。这是企业应负的责任。三是社会要舍得付出成本。改革势必产生“陈痛”,难免引发涉稳事件。因此,一定要正确看待稳定,既不能因工作简单、方法失当而造成大的不稳定事件,又不能因怕出乱子而畏首畏尾,不搞改革,更不能以牺牲改革的巨大代价来保持暂时的表面的稳定。要旗帜鲜明支持勇于改革者,坚决果断处理阻碍改革者,毫不手软打击破坏改革者。

体会之三:改革要注重配套实施。国企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必须配套实施,协调推进。一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依靠“政府推动,企业主动”的方式,下令不直接干预企业具体事务,而应用市场的办法搞好管理和服务;引导企业积极采取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抵御改革风险的保障力。同时,妥善安置企业人员特别是为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尽力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二是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通过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改善经济结构,促进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嫁接,实现优势互补,激发国有经济内在活力。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促进国有企业更快更好发展。去年,我市通过深化国企改革者,引进各类资本近10亿元,今年将新增投入2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