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彩色超声对胆总管下段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彩色超声对胆总管下段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程波 张忠波 王瑛 孔令敏 周文姬 郭瑞

【关键词】 彩色超声 胆总管病变

胆总管下段病变临床常见,以往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X线、化验检查等方法,近年来使用高分辨率的超声诊断仪,其诊断符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将224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胆总管下段病变超声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8—2006年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为胆总管下段病变患者224例,男128例,女96例,年龄20~85岁,平均52.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上腹胀痛不适,腹部肿块,发热,体重减轻,疲乏无力等。

1.2 彩超检查 仪器为Apogee800Plus及HDI5 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受检者空腹12 h以上,取仰卧位或右前斜位,常规探测肝脏、胰腺及胆道系统。对因胃肠道气体的干扰难以显示胆总管下段病变者,采用探头加压,深吸气、屏住气、变换或饮水充盈 、胃十二指肠驱气等方法,以改善胆总管下段及胰腺周围透声条件,后对胆总管向下进行连续纵横向扫查,沿扩张的胆总管向下,寻找梗阻部位,仔细观察病变声像图特征。选择图像最清晰的梗阻部位冻结,测量病变大小。

2 结果

本组224例超声检查结果,定位准确98.3%(220/224),显示病灶90.2%(202/224),诊断符合率88.4%(198/224),详见表1。

表1 224例胆总管下段病变超声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略)

本组胆总管下段病变声像图特点描述如下。

2.1 胰头癌 胰头增大,增厚,局部见边界不规则的低回声团块,呈分叶状或蟹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同时可伴有胆道系统及胰管扩张。

2.2 胆总管癌 分三型:①型(10例):肿瘤呈状或菜花样,自胆管壁突入扩张的胆管腔内,分界尚清,边缘不齐,后方无声影;②截断型(8例):肿瘤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堵塞于扩张胆管内,造成管腔不规则截断,肿瘤与管壁无界限,胆管壁亮线残缺不齐;③狭窄型(6例):肿瘤沿胆管壁生长浸润,使管壁增厚回声增强,胆管腔狭窄变细呈鼠尾状。

2.3 壶腹癌 在胰头右缘偏后处,扩张的胆总管末端壶腹部内可见肿瘤的高回声团块或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或不规则,肿块以上的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成“双管扩张征”。

2.4 胆总管结石 在扩张的胆总管内,可见形态稳定的强光团,后方伴声影,强光团与胆管壁之间有分界,典型的可见细狭的液性暗区包绕着强光团,横断面成为“靶环征”,有的可随改变而移动。

2.5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胆总管呈囊性扩张,似球形或锤状,边界清楚,壁薄光滑,内呈清晰的液性暗区,后壁回声增强。囊肿的头侧端与胆总管相连通,肝内胆管扩张程度与囊肿的大小呈正比。

3 讨论

胆总管下段病变者常因黄疸而就诊,以往临床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难以对黄疸病因做出明确诊断。超声显像能直观的显示胆总管扩张的程度及部位,故对胆总管下段病变的定位符合率较高,本组达98.3%(220/224)。胆总管下段病因的诊断,主要取决于病灶能否显示与识别,文献报告超声显像胆总管下段病变显出率较低,其重要原因是肠腔气体干扰致使图像不清晰。本文采用综合检查法及饮水呃气法,效果较好,对病灶大小、形态、边缘内部结构显示率为90.2%(202/224),病因诊断正确率达88.4%(198/224)。

本组胆总管下段结石占58.9%(132/224),恶性肿瘤占39.3%(88/224),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占1.8%(4/224)。后者声像图具有特征性,容易诊断。因此结石与肿瘤的鉴别极为重要,特别是声影不明显的结石与不典型肿瘤的鉴别存在一定的困难。下述几点可助鉴别:①结石回声较强,肿瘤较弱;②结石多有一定的形状,前缘多呈弧形强光带,胆管壁平直完整,二者之间有分界;肿瘤无固定形态,边界不规则,胆管壁残缺,肿瘤与管壁界限不清;③结石未嵌顿时,饱餐后或胸膝卧位可移动,肿瘤无移动性;④结石肝内胆管扩张较轻,肿瘤扩张较重;⑤结石可合并肝内胆管或胆囊结石,肿瘤可侵犯邻近脏器或发生转移;⑥结石部位无血流信号,而肿瘤内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⑦结石起病急,常反复发作,肿瘤黄疸呈进行性加重伴消瘦乏力。本组大多数病例根据上述几点可做出鉴别诊断,但也有个别例外,如结石合并慢性胰腺炎,胰头不规则增大时,可酷似胰头癌。壶腹癌及胆总管癌若表现为强回声伴弱声影,容易与结石混淆,鉴别诊断时需特别注意。

壶腹癌、胰头癌、胆总管癌经临床长期观察发现手术切除和手术生存率有显著差异。壶腹癌较早期出现黄疸,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双管扩张征”,且转移较晚,所以手术预后较好。过去由于临床症状相似,以前难以明确诊断,随着高分辨率仪器的应用和诊断技术的提高,胆总管下段肿瘤的超声鉴别诊断已成可能。本组88例肿瘤,术前鉴别诊断符合率为84.3%(74/88)。胆总管下段癌常与胰头紧密相连,鉴别十分困难,若胰头正常,胰管不扩张,肿瘤位于胰头右上方,应考虑胆总管癌。壶腹癌和胰头癌都可引起胆管和胰管扩张,形成“双管扩张征”。如主胰管扩张,贯穿整个胰腺,在胰头右缘偏后处,扩张的胆总管末端壶腹部内可见到实性肿块,可提示壶腹癌。如胰头呈局限性不规则肿大,胰腺体尾部主胰管扩张,可诊断为胰头癌。少数胰头癌呈外生性生长或胆总管和主胰管分别开口而不形成“共同通道”,主胰管或胆总管虽无扩张也应考虑胰头癌鉴别诊断的参考,壶腹癌显示扩张长在8~9 cm,胆总管癌长3.5~5.5 cm,胰头癌介于两者之间。

胆总管扩张和胆囊肿大是诊断胆总管下段病变的可靠依据,在多数情况下,胆囊与胆总管的改变是一致的,即胆囊肿大才显出下段梗阻,胆囊不大,则为上端肝门区梗阻,但也有胆总管显示扩张,而胆囊不大者。本组30例即呈此张力矛盾状态,其原因多系胆囊本身病变(胆囊萎缩、慢性胆囊炎、癌肿侵犯胆囊等)所致。

综上所述,超声显像对胆总管下段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它既能直接显示病变的切面图像,又能观察到病变的动态变化过程,故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但由于超声本身的某些局限,如肠道气体干扰或肥胖者,某些部位的图像往往显示不清,对梗阻病因的判断常较困难。若将超声、PTC、ERCP、CT等诊断方法联合应用,综合分析,则可大大提高胆总管下段病变的鉴别诊断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