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协调机制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协调机制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变过程中,中国在实现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也不断扩大,不仅影响了国家整体经济增长效率,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文章基于多个省市2000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从资源、劳动、资本三个生产要素出发,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并提出顺利实现区域经济的空间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的区域,实施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化;协调机制

一、 引言

长期来实行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我国省际间经济发展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化趋势。区域经济的差异化发展不仅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而且对于社会稳定也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近十年来,区域经济差异是我国经济研究的核心,也是经济的重大战略问题。从空间角度而言,重点研究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变化,此外,还有省际间的差异状况等。事实上,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中西部相比发展速度较快,极化现象突出。目前,这一极化现象很难通过传统的措施得以解决,因此,对区域差异化的具体原因探析以及对策建议的实施便成为经济依据传统的差异空间协调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都做了不少研究,Felix(2012)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格局、机制、影响因素及战略等问题是区域经济差异的基本要素。Salvador(2009)认为新的分析结构和空间数据模型应被广泛用于经济差异化机制的研究。此外,Paul和Ron(2011)还提出中国经济战略改革的解释应将市场化、分权化等因素考虑在内。李强(2014)认为要解决区域经济差异,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实行区域振兴战略,使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逐渐保持平稳且差距逐渐缩小。吴爱芝(2011)针对中国特殊的地理特征,区域地理环境的敏感性影响、政策分化、劳动力迁移等因素分析其影响差异因素。沈正平(2009)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助于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差异化研究。刘伟(2014)研究了传统经济带、省际、市际、县域四种对象的经济差异。史修松(2011)认为区域化和国际化是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导致了沿海与内陆、东西部差异。师萍(2011)认为技术方法的进步有助于区域经济差异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诸如实证方法、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等。

综上,随着区域化经济战略的实施,保证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也明显逐渐缩小。但事实上,这只是理论推论及假设,然而具体的情况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分析。本文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通过以能源、资本、劳动三大生产因素的函数模型来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作进一步探讨。

三、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1. 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应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以全国为视角,东部区域的产业结构要更为合理,产业效益通常用劳动生产率指数来反映,也说明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要快于西部的原因。就结构效益来看,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结构则不断上升,而第三产业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的压力。三大产业在不同区域所占比重不同,对经济发展差异化有了合理化解释。

2. 经济规模总量。从GDP来看,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比重在近二十年期间增长飞速,从1994年的3倍增长到了2014年的近5倍,东西两地经济差异呈不断加大趋势。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差异化发展趋势亦是,但是,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差异变化则并不明显,中西部之间的不平衡正逐渐的缩小。

3. 环境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状况包括交通、人口素质及基础设施等等,这是整体格局的综合反映。环境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外界资源的流入趋势,进而影响区域预期的收益状况。通常情况下,对外开放和基础投入两个部分是解释环境差异这一中介变量的两大侧重点。

4. 劳动资源。人力资本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有利于区域形成竞争力优势。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前进,区域劳动成本优势将不再明显,于是劳动力资源自身的劳动技能、文化水平意识等便成为衡量劳动力资源好坏的关键考察要素。人才比重小,人才资源流失现象严重等问题通常导致人才流失与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区域经济差异恶性循环。

综上,我们可以将区域经济差异化的因素主要归结于物质资本,劳动力和能源这三个部分。

四、 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协调机制模型分析

1. 模型构建。关于差异化的生产函数模型,这里我们选择自变量为劳动力、能源和物质资本的Cobb-Douglas生产效用函数即:

其中A0被定义为一些无法获得或进一步进行测量的因素。

tec表示创新技术,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动力,并且对经济提升具有较高层次的解释效力。创新技术水平层次通常借助专利数量来进行刻画,而专利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地方政府法规政策的影响,因此将专利数量改为人均专利申请数量以避免制度因素的干扰,即通过专利受理数目与区域总人口数的比值来衡量创新及时层次。

open为外贸依赖程度,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有助于我国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取得一席之地,实现经济创新突破增长。对于外贸依赖程度的度量,选择区域对外进出口总量与区域GDP总值的比值大小来衡量。

fdi反映了外商投资程度,作为先进管理模式和技术的主要来源,通过区域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与区域GDP总量来度量外商投资程度。

gov为政府影响因素,我国私人投资与政府财政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存在,两者之间正逐渐形成以一种互补关系。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及教育投入有助于形成需求口,进而拉动经济增长。通过区域财政支出与区域GDP总值来刻画政府对区域经济影响程度。

sec和thi刻画的是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比值的结果反映了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显然sec=区域第二产业增加值与区域GDP总值的比值,thi=区域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区域GDP总值的比值。

H定义为劳动力资本,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有关,表达形式如下:

Y为省内GDP总值,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通过采用平减指数进行数据调整,以排除通货膨胀干扰。能源消耗量用E表示,以万吨标准煤作为基本单位。区域资本存量用K表示,介于省份差异性,这里我们采用之前学者的估计值来表示省际资本存量。其中A是指一些相关综合影响变量,这里我们认为和贸易依赖感、技术创新层次、外商投资、政府影响程度以及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有关,因此作出假设如下:

这里,edu是指受过高等教育人才的比例程度,?姿是指相对于高等教育覆盖程度的人均人力资本的比例系数。

结合(1),(2),(3)公式,并通过等式两边取对数,进而得到省际之间差异化的效应回归方程。

2. 数据获取。根据数据获取的便利性,本文选取中西部几个典型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天津、广东、山东(东部);黑龙江、吉林、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安徽(中部);内蒙古、重庆、贵州、四川、宁夏 、青海、新疆,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差异化的实证检验。

为了保证结论的准确性,选取了2000年~2014年的数据,并将这十五年划分为2000年~2005年、2000年~2010年以及2000年~2014年这三个时间区间。在进行数据估计时,文章采用Eviews7.2,并借助Hausman对模型进行检验,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来实现不同截面中差异的控制,统计结果如表1、表2所示。

3. 结果分析。

(1)全国角度。从全国数据来看,三大因素均表现为正值,即三者都是处于显著有效水平,这说明三大因素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来说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

通过三个部分的时间区间回归结果,发现人力劳动对经济差异影响效用正逐渐减弱,而对物质资本和能源消耗的依赖性则是越来越强。从回归系数来看,劳动投入较低,而我国的物质资本与能源消费两者则比较接近,且明显高于劳动投入,这表明能源、资本驱动型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从创新技术来看,回归系数为正,反映了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回归系数正越来越小,这可能用下降的技术创新水平解释。高等教育程度的回归系数为正,且先由小再增大,然后再由大变小,这可能来源于2000年高效扩招的原因。外商投入的回归系数为负数,这说明外商通过低技术引入,形成技术壁垒,控制本土企业的技术提升,进而影响本土企业经济发展。通过数据,发现政府影响系数不断增大,说明我国政府干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仍较强,市场化程度表现不明显。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的回归系数表现为正,说明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来说具有积极作用。

(2)东部、中西部角度。从中部区域的几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来看,三因素回归系数表现均为正,且接近全国水平,这反映了中部经济体是属于能源、资本驱动型。外贸依赖程度表现为负,并逐渐增大,这反映了中部经济体的自身贸易结构还有待优化,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效应应有所减弱,同样,外商投入程度回归系数为负,反映了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仍受外商经济投入的限制。政府影响程度系数为正,接近全国水平,说明中部经济市场化程度偏低。第二产业表现为正值,说明第二产业是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力量,而第三产业比重表现为负,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反映了第三产业在中部地区的薄弱基础,无法实现经济推动。

从西部区域的几个省份来看,能源消耗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逐渐增长趋势,而其他两大因素的回归系数则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这说明西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能源拉动才能实现,符合工业由东向西转移战略。创新技术程度和高等教育程度接近于全国水平。外商投入程度由正转为负,说明外商投入随着时间演变,负效应将逐渐突出。同样,与中部区域一样,西部地区的政府影响表现为正,市场化水平仍然处于较低的状态。

从东部区域的几个省份来看,三大因素均表现为正,与全国水平相比,物质资本和能源投入两个部分的回归系数与全国类似,而劳动投入则要高很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投入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说明东部是以第三产业和工业为主的发达经济体。外贸依赖程度的回归系数先表现为负数后表现为正,且变化速度要明显高于全国层次,说明东部作为发达经济体的外贸优化水平要高于全国平均程度。

外商投入回归系数表现为负且呈变大趋势,这与全国水平具有一定差异,说明东部地区作为经济发达体正逐渐摆脱技术依赖状况,寻求区域自主创新的趋势。政府影响指数由正到负,说明市场化变革再东部经济体中已经卓有成效。第三产业比重正的回归系数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对东部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五、 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协调机制的建议

1. 加大中西部的劳动力投入。中西部应通过加大基础及高等教育的投入,结合多种资源培养复合型人才,从而提升区域创新水平。创新是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可以提升整体竞争实力。鼓励中西部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定向专技型人才培养模式,缩小区域人才差异。

2. 加大中西部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对中西部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环境绿化、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会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区域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同时加快中西部公路建设、天然气输气管道建设等。降低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多重资本投入。通过基金、众筹等多种途径扩大公共服务资金池。

3. 加大提升能源利用率的投入。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累积的经验,逐渐培养出具有发展优势的城市群,推动着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不断上升,同时提升了区域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了环境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西部的中大城市也应利用各自优势,构建有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和城市群。

六、 结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化程度是影响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种发展差异性主要表现在:(1)经济总值低;(2)人力结构不合理;(3)能源储备差异等。本文采用三大主要差异解释作为自变量的生产函数模型来刻画区域经济状况,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协调机制的对策和建议,以实现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国家整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魏巍,李强.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软科学,2014,(1):49-53.

[2] 吴爱芝,杨开忠,李国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1,(5):705-711.

[3] 欧向军,沈正平,王荣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格局演变探析[J].地理科学,2009,(6):641-648.

[4] 刘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要素贡献及路径判定――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J].华东经济管理,2014,28(1):36-41.

[5] 朱承亮,师萍,岳宏志,等.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J].中国软科学,2011,(2):110-119.

[6] 史修松,赵曙东.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机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