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曹妃甸地区人才引进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曹妃甸地区人才引进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马惠颖(1984-),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人,在职研究生,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

张桂萍(1976-),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人,博士研究生,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教育。

摘 要:作为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河北省的重要工程――曹妃甸新区的经济发展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本文在系统阐述了曹妃甸地区的概况以及分析了其主要发展现状和现有人才需求模式的基础上,纵观人才流动区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得出人才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曹妃甸新区的发展道路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曹妃甸地区;人才引进;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曹妃甸地区概况

曹妃甸地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沿海,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毗邻北京,天津两大城市综合体。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曹妃甸先天优越的发展条件。一是交通发达,国内有铁路与高速公路相支撑,京山、京秦等铁路干线东西贯通,京沈、唐津、唐承等高速公路相互串联。不仅如此,国际海运也十分便利,曹妃甸港口距日本长崎港680海里,距韩国仁川港仅400海里,并有航线与澳大利亚、巴西等矿产资源国家相连。二是港口优势显著,港口是曹妃甸发展的最大优势,曹妃甸拥有深水海岸线约69.5公里,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的天然不冻港,港区拟建设包括30-70万吨级在内的263个深水泊位,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吞吐能力超过5亿吨的国际化、现代化的综合性贸易大港。三是资源禀赋良好,区内拥有年产200万吨原盐的亚洲最大盐场,冀东油田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腹地广阔有支撑”,则是曹妃甸地区最真实的写照。

二、曹妃甸地区发展现状

曹妃甸新区自2003年启动建设以来,累计填海造陆超过230平方公里,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高峰时期号称日均投资4亿元,一度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单体工地”。这不仅承载着唐山市的发展梦想,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河北打造沿海经济强省战略的成败,更被视为重塑京津冀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之举。

2013年面对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复杂局面,曹妃甸新区依然向世人交了一份成绩斐然的答卷。在已竣工和在建的项目为例,13年全年共实施亿元以上的项目170个,总投资约2500亿元。上汽新能源汽车、首钢三冷轧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LNG码头的建成并已经开始向京津唐地区供气;国泰纸业、三石化工等一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当中;华电重工海上风电产业基地、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一批项目也已成功签约。

在重要的港口建设中,新建码头泊位12个,累计建成并运营泊位60个。与此同时,依托港口优势,曹妃甸新区积极发展港口贸易,已成立曹妃甸矿石交易公司和保税储运公司。

在交通管网建设中,水曹铁路已完成注册,唐曹公路曹妃甸段已完成路基工程,滨海公路、西港路、青龙河大桥等路桥工程也都相继开工建设。

在高附加值,低污染的新型服务业中,曹妃甸地区也有新的动作。曹妃甸湿地因其独特的旅游资源荣获“大中华区最美自然生态旅游景区”称号。另外诸如欢乐渔谷、游艇俱乐部等旅游休闲项目也在有条不紊的进展着。

当然在成绩面前,也有很多不容乐观的事实摆在面前。曹妃甸工业区在建设之初,基于其区位、港口和资源的优势,确定了“大港口、大钢铁、大化工、大电力”的四大战略产业。然而现实却是港口吞吐量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实际贸易总量却少的可怜。尽管早在2012年曹妃甸港就跃入全国十大港口之列,但实际吞吐量中绝大部分为过境货物,仅仅是“借港路过”而已,除运输环节外基本不在本区域产生任何经济效益。

曹妃甸新区另一为之骄傲的钢铁产业也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尴尬局面。以重点企业首钢为例,一期项目严重亏损,且成本远高于同行业竞争对手。而这些将无疑为曹妃甸的“大钢铁”之梦罩上一层浓厚的阴影。

电力产业,作为工业区的基础配套设施作用不容忽视,但电力行业在经济发展的链条中占据上游位置,在循环经济仍仅限于口号的今天,也无法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成为下游产业的原料。

而曹妃甸地区的大石化产业也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阶段,先是2007年发现的南堡油田最终被证明是勘探不准确。其次是中石化迟迟不在区内投资,“十一五”期间中石化已经在天津启动了12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的炼化一体化项目,理论上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和如此近的距离内在曹妃甸地区再次重复投资。

三、曹妃甸地区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庞大的资金链条和政府层面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曹妃甸新区的发展速度并没有像人们预期中的快,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人才引进在整个新区发展规划中的滞后性和不平衡性。

首先从产业结构上来看,曹妃甸的产业布局是偏向重工业化的,这与新区建立之初,正赶上中国开始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是密不可分的。按照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当国家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就不太需要大规模建设与消化基础能源了,而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开始从实物消费转向第三产业的服务消费,而这一切都是对曹妃甸传统产业布局的巨大冲击。相应的,产业格局在悄然发生变化的同时,人才队伍的引进却严重滞后,“在传统领域里不缺人,在新兴产业中没有人”,成了新区发展建设中最尴尬的局面。不过,令人可喜的是,在2014年初“曹妃甸地区企业专场招聘会”在唐山市人才市场盛大举行,这也标志着曹妃甸新区加快了吸引高级人才的步伐,本次招聘会最大的亮点在于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囊括了传统企业范畴,更多的是把目光转向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领域里来。

其次在培养和吸引人才上来看,曹妃甸新区与只有38公里之隔的天津滨海新区一直处在“心照不宣”的微妙境地。显而易见,良好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林立的众多知名院校,以及几代人辛苦建立起来的与世界180多个国家,400多个港口的紧密联系,都为天津走向世界重要港口城市创造了曹妃甸港短期内无法超越的优势,因此人才在区域间流动的不平衡性成为新区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如此,在曹妃甸新区所急需的大量人才中,不仅要有对经济、文化和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理念认识,更要为循环经济新区建设打造先头兵的任务,而这些高素质人才在全国范围内都普遍短缺。这就需要有新区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引才机制,并注重现有人才的培养。努力搭建人才引进平台,尝试与名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在新能源产业、循环经济、现代农业、旅游服务、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以人才的聚集效应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实现大突破。

最后从留住人才的方面来看,有句俗话说得好,“事业发展要有平台,待遇留人要有收入,环境留人要有政策”。在新区一些列优惠政策的吸引下,激发了很多海外留学人员来唐创业的热情。留美博士、国际著名无线通讯专家、3G/4G/802.11领域带头人高峡,作为曹妃甸新区引进的首位海外高层次人才,承担着曹妃甸新区范围内“三网合一”网络、终端的研发与应用,并全面负责数字化曹妃甸“智能城市”建设。

四、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成为倍受瞩目的焦点,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之事了。在我党的十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紧缺的就是人才,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根本之举。”党的十报告首次把人才工作单独列为党建的主要任务之一,把人才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河北省省委书记张庆黎同志也曾在去年在唐山调研时,高屋建瓴地提出,“要以开放促创新,面向海外、面向京津、面向高端,大规模地引进人才,把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确,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终归是有限的,唯有人才资源才是社会发展城市创新的不竭动力,唯有人才优势才是最有竞争力的优势。

(作者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本文系2014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课题论文 编号JRS-2014-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