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及其意义解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及其意义解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2年12月,在新周刊等全国40多家媒体联合评出的2002年度新锐榜上,《南方都市报》荣膺“年度中国新锐传媒奖”,获奖理由是:“《南方都市报》以其‘不停折腾’的进取姿态主办了系列活动,它主办的中国南方汽车展是国庆黄金周期间广州最热闹的集会。《南方都市报》大搞发行运动堪称今年珠三角城市街头的一项‘行为艺术’。在‘改变使人进步’的口号指引下,该报开始显露出向一张负责任的大报靠拢的转变。”《南方都市报》是活动领域的快,活动一幕接着一幕,在活动中赢得注意力,提高影响力。

在《南方都市报》主办的诸多活动中,“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是报纸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完美体现。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举行

在相继推出“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华语音乐传媒大奖”、“华语广告传媒大奖”之后,《南方都市报》又于2003年春天斥资设立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2月24日,《南方都市报》宣布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即将启动,它的评选宗旨是“反抗遮蔽,崇尚创造,追求自由,维护公正”。总编辑程益中说:“作为一个企业,最低目标是赢利,最高目标则是社会责任。《南方都市报》已经拥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稳定增长的利润空间,它必须有更大的抱负。”“我们想把它做成中国文化界的‘诺贝尔奖’。”副主编陈朝华认为设立大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恢复对纯粹文字的敬畏之心”,满足人们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追求高质量精神生活的需要。本项大奖的推荐评委28名,都是国内重要文学媒体的负责人以及海外著名学者,由他们推荐产生候选人,再由终审评委讨论、投票产生最后的获奖者。4月18日,大奖评委会正式公布史铁生等6名获奖者名单,并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虽是“非典”肆虐时期,六位得奖作家悉数来粤,与广东数十位文学名流共同见证了这一华语文学盛事。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自从创设那天开始,不仅仅受到华语文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媒体和企业也不断咨询合作的可能。“网易”主动提出为“大奖”提供独家网络支持,众多媒体对此事进行了广泛的报道。

“大奖”的社会意义

一、对文学发展的推动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是首次由大型综合性报纸设立的文学奖,把一个文学事件变成了一个社会事件,这是具有非常意义的。活动的意义就在于自觉运用自身的影响来报道文学,把这种文学性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用实际行动来推动文学的发展。

这项活动首先是让人知道,在这样一个消费主义的时代,的确还有人在为纯粹的文学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学并没有衰落和边缘化。文学最本质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的精神、人的内心的细致关怀,这是其他现代物质与大众文化所难以企及的。物质的富有取代不了人类心灵交流的精神需求,现代化越发展越需要人文精神的抚慰。这个时代诱惑太多,节奏太快,人们关注的事情太多,文学已经被挤到了一个比较边缘的位置。传媒应该有这样一个自觉,通过自己在传播方面的影响力,唤起读者对文学的关注。大奖正是希望能利用《南方都市报》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使好的作品得到了最大范围的推广,让尽可能多的大众来感受纯文学的魅力。“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中的“传媒”两个字,目的就是为了拓展文学发展的平台。在现在的条件下,传统文学期刊已经难以承担文学传播的任务,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那种日益圈子化、小众化的传播方式逐渐将文学带入“死胡同”。而拥有巨大读者群的报纸能给文学带来更广阔的生长空间,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面来比较不同的作品,这有利于文学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文学,大家都来写作,大家都来读作品,把这个群体扩大。这是对文学的贡献,对于文化建设、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二、对媒体责任的承载

《南方都市报》的总编辑程益中说:“《南方都市报》已经拥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稳定增长的利润空间,不会为了眼前小利和生存压力做出投机和短视行为,它必须有更大的抱负,去做一些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事情。”

1.进行文学艺术的普及教育工作。就一般平民而言,由于在20世纪已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里几乎没有什么受艺术教育的机会,世纪末的经济浪潮又卷走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因而使得真正的艺术教育难以实施;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倾向也使得对儿童进行有效的艺术教育变得异常困难。因而在当今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大众传播媒介在普及经典文学艺术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大奖启动到大奖闭幕的过程中,《南方都市报》对一些作家的介绍,对一些作品的解读,把纯文学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含义转换成另一种大众所能够理解的语言信息,实际上就是在进行文学艺术的普及教育工作。

2.使真正的好作品脱颖而出。当今文学作品数量激增,竞争加剧,借助于商业营销行为的非文学因素,造名造势,所达到的成功效果,已成为文坛公认的行规。读者在巨大的广告攻势下,从口袋里掏出钱来购买文学作品的时候需要某些导引,便是十分迫切的事情。近些年来,各式各样的文学评奖、作品排行榜,所以应运而生纷至沓来,也是想通过褒贬,对读者施加影响。但迄今为止,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学圈子中进行的,这不但使评奖的结果难以影响很多读者,而且因为“暗箱”操作,影响了评奖的公正性。首届“老舍文学奖”就出现了最终获奖作品与提名作品不一致的情况,遭人非议。这一次,《南方都市报》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是一次对文学界评奖“一家言”的突破。大众传媒站在文学圈外,自然更能保持独立自主,而且大众传媒是最具透明性的机构,每个人都可以对它进行监督。这次大奖也是国内首次有公证人员监督评奖全过程的文学奖,采取了独立负责的“记名投票”方式,最大程度保证了评奖的公正性。

“大奖”对《南方都市报》的意义

一、扩大了报纸品牌的影响

毋庸置疑,目前的媒介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在广州,影响较大的综合性报纸就有《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信息时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对读者来讲,只需要看其中一份报纸则足矣,大多数广告商从成本上考虑,往往也只选择其中的一份报纸来刊登广告。怎样赢得读者和广告商,可以说是有关报纸生死存亡的大事。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预测:具有品牌效应的“名牌”报纸将是读者青睐的对象,能否打造出受众认可的品牌,将是决定媒体能否争取到受众更多注意力的关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组织活动也是打造品牌的一种方式。更何况“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是一个可持续的活动,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活动,如果能够很好操作的话,活动本身就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品牌。那么,下了金蛋的老母鸡要想不被人注意都很难了。湖南卫视首先借助《快乐大本营》扬名全国,《南方都市报》借助“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扩大品牌影响力,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二、提高了报纸的品位

报纸是一种精神产品,应该成为先进文化的载体。因此,报纸有其文化品格。目前,都市类报纸竞争激烈,有的报纸把争取读者当成“迎合读者”,迎合一部分人的不健康的趣味,其实报纸也可以起到引导读者的作用。一般地说,纯文学总比俗文学能提高公众的素养。因为文学不是无关人生痛痒的文字游戏,它依然是一个由语言营造的、可以信赖的、宗教式的心灵归宿。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是有关纯文学的奖项,由《南方都市报》主办,使本来在人们脑海里下里巴人的都市报竟然成了阳春白雪,借助“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这份大雅,使报纸的品位无形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使报纸赢得了一批高层次的受众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吸引了许多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目光,这一部分无疑是高层次的受众。经过多年快速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受众在满足了其物质生活之后,对纯文学实际上已经有了一种“渴”的感觉。“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把功利性的报纸和无功利性的“纯文学”结合起来,满足了一部分读者在功利性社会里有超脱现实追求的心理。然而无功利性的兴趣的满足是费力费时的,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需要特定的心情和环境,而通过媒体无疑减少了读者的费力程度,使读者在不经意之间就接触到了“纯文学”。

从“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筹办和评选过程就可看出,广州众多关心和热爱文学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个文学奖给予了关注和支持,有的读者甚至还希望能在颁奖现场为获奖者献花,以表达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尊重。这一群人通过这次活动无疑会增加对报纸的好感。

四、是《南方都市报》走主流媒体路线的体现

“主流就是力量”是《南方都市报》最近的宣传口号。在政策解读、权威信息方面,都市报与机关报相比不具优势,然而都市报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努力,“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华语音乐传媒大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传媒大奖的设立,见证了《南方都市报》作为一份主流媒体在文化娱乐领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参考资料:

1.《南方都市报》的有关报道

2.高小康:《狂欢世纪――娱乐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李琼芳:《动作英雄:南方都市报品牌经营之路》,《广告大观》2003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