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析初中数学例题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析初中数学例题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例题可以反映数学概念、规律的应用,示范类似问题的解答思路方法.对例题恰当有效地处理是上好数学课的关键.

一、设计能揭示数学规律的例题

数学规律的揭示要通过题目的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如初一乘法公式的教学,有理数四则运算法则的教学,都需要分析所给例题的特点,比较各例题的异同点,然后由学生归纳出法则,揭示规律,教师加以整理.

例如,两头牛加三头牛是五头牛,但两头牛加三头羊就不是五头牛羊了.同理,2x+3x=5x,而2x+3y≠5xy.讲直线概念时,可以这样描述:“直线可以想象为黑板边线无限伸长,直至九霄云外而无穷无尽”.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让全班同学准备一个三角形纸板,把三个角剪下后摆成一个平角.此时,教师再适当点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三内角之和为180度”这一规律.即“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定理”.

二、在例题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除了要讲解法、思路外,更要突出思维过程,而暴露思维过程的关键,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选择,沿着学生的思路探索前进,不断启示学生,而不是强制学生按教师提出的方法、途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当学生陷入困境时,教师不应如同“救世主”那样,从天而降,直接呈现结果,而应启发学生思考、质疑,自觉认识错误的根源,探究正确途径.

例如,方程(m+1)x2-4mx+4m-2=0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首先,教师不要把解题过程直接讲出来,而应让学生先做,很多学生就以为这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要使方程有实数根,必须让Δ≥0,得到m≥1,但却忽略了当m+1=0时,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把“m=-1时方程也有实数根”这种情况漏掉.学生经历了这样曲折的思维过程,不仅知道如何正确解答这道题,更重要的是自身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三、设计规律性例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

为了让学生在解题时有较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够触类旁通,提高解题能力,可设计规律性的题目来考察学生的这种能力.由于规律型题目的规律性和普遍性,教师在举这样的例题时,应注意归纳综合,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例如,现给出抛物线中ɑ、b、c的符号,要求判断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位置,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还是右侧,抛物线与x轴有无交点,并画出草图,对这样的问题,要先找出它的规律性:1.ɑ>0开口向上;ɑ 0与y 轴交点在x轴上方;c0与x轴有两个交点;Δ

四、在例题中,不断挖掘与探究

如果一道数学例题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采用不同的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例题中继续抛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隐性目标的显性.

例如,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证明方法.

方法一:用一张RtABC纸片(∠C=90°,∠A=30°),对折AB边,使A点和B点重合,折痕为EF,沿BF对折,点C,E恰好重合,验证了BC=AB.

方法二:用一张RtABC纸片(∠C=90°,∠A=30°),对折AC边,使A点和C点重合,折痕为EF,沿CF对折,点E落在BF上,沿CE对折,B、F恰好重合,验证了BC=AB.

方法三:取两张RtABC纸片(∠C=90°,∠A=30°),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恰好是等边三角形,从而验证BC=AB.

通过这样的实验,从视觉上,暗示学生作辅助线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对象从模型操作向几何图形转变.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从实验上升到数学思维,不再利用具体事物表达数学问题,而是借助数学语言,就是几何图形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实践,放手让学生来操作,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切入点.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增儒.中学数学课例分析[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2-245.

[2]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81-484.

[3]瞿高海.教材中例题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数学教学通讯,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