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沪韵之花”,绽放海派风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沪韵之花”,绽放海派风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沪剧的传承

学一段家乡戏

做一回小演员

与沪剧心连心

与梦想面对面

骄阳似火

在沪语乡音的丝竹里

感受清凉的快乐

星空浩瀚

在沪剧青春的表情里

放歌未来的希望

这是上海沪剧院开展“沪韵之花――沪剧青少年才艺大赛”的愿望。

2008年是沪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第二年。“上沪”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与东新中学、新泾中学、洛川学校、华漕中心小学、清水路小学等沪剧艺术特色学校联手推出这次赛事,集中展示近二十年来上海沪剧艺术教育的成果。为此,“上沪”组织了专业师资力量对参赛选手进行了沪剧唱、念、文化知识等各方面的辅导集训。

今年年初,当京剧唱段进入中小学课堂时,上海有关文化主管部门即表示应进一步加大对上海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力度。在这个背景下,沪剧被列入了上海中小学民族文化系列选修课程。与“沪韵之花”大赛同时发起成立的“上海沪剧中小学艺术教育联谊会”,则秉承“沪剧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让沪剧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发芽。

在上海,有一批中小学校多年坚持戏曲教育,戏曲之花竞放校园,一茬又一茬的学生成为欣赏和传播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知音,这是上海艺术教育的一道绚丽风景。这些学校、老师们寓德育、智育于美育之中,以沪剧为载体开展校本文化、素质教育和城市文化建设。学生们通过学唱沪剧展示天分,获得自信,丰富体验,培养思考和交流能力,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身份的认同感得到显著加强。不辍耕耘,得到的是卓著的成果,一大批沪剧小戏迷由不会到会,由会到精,其中不少人成了专业沪剧学员和演员。

对于这些学校,“上沪”在教材、师资、道具等人财物各方面予以倾力支持。我们深知,沪剧之花若无法实现代际传承,无法吸引新生代观众,那么必将失去水土、渐趋凋萎。举办“沪韵之花”赛事的主要目的,便是预选沪剧苗子、培育观众市场、传播民族文化。由于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因此绝不能以一时的热闹为满足,而要力求建立长效机制,争取两年举办一届。

沪剧的当下

历史上的沪剧,正是上海开埠以后伴随都市化进程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从田头山歌、民间俚曲逐步演变为本滩、申曲、沪剧,她是在上海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后,在海纳百川、自由竞争的海派文化中完成现代样式的成功转型的。

因此,沪剧始终与上海现代生活的呼吸紧密结合,在40至50年代达到全盛,在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成为最高峰。那时的沪剧舞台,真可谓名家荟萃、各擅胜场;名段传唱、风靡全城。她从上海乡村进入城区,广泛汲取中外优秀文化的滋养,经过去芜存菁、与时俱进,由粗糙幼稚演化为细腻成熟。她萃取着民间文化的活力因子,又不断探索着都市文化的新形式,表达着人性人情,追求着雅俗共赏。她对海派文化生态建设的独特贡献,她对上海城市特色和城市精神的阐释,使她成为这个大都市的戏剧“代言人”。

?然而,和其他剧种一样,沪剧在经过“”的打击和80年代以来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后陷入低谷,至今仍然处于艰难振兴的境地。

首先是观众流失。过去,沪剧的观众们在少年时代就跟随父母看戏,在剧场和家庭里同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今,青少年学业紧张、就业艰难,家长们则忙于事业,鲜有顾及。第二是沪剧人才断层。市场经济带来了多元娱乐,不仅使观众分流,而且使收入较少的沪剧行业缺乏创作、演出的后继人才。第三,现代戏创作上强调艺术“文以载道”、宣传教育的片面取向,使剧场艺术远离人心人情。第四,上海方言和民俗特色逐渐淡化,导致沪语文化的失落。沪剧来自民间闾巷,长期以来便与沪语有着生命上的深层契合,唱词提炼了许多上海话的生活用语和俗言俚语,为人们了解上海民俗、社会面貌和世相变迁留下了丰富遗产。正如胡适所言:“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上海作为一座移民城市,五方杂处的现象在增加城市活力的同时,也能够导致上海话的弱化、上海文化认同感的淡薄和城市记忆的流失等问题。

沪剧“西装旗袍戏”是演绎海派风情的经典样式,是其他剧种所无法替代的。而沪剧现代戏的辉煌成就,更是有目共睹,影响了包括京剧在内的众多兄弟剧种。百余年来,作为上海的一个典型文化遗存和鲜活文化象征,沪剧演绎着上海的历史变迁和世俗风情,保存着上海的语言特征和文化记忆,是海派文化不可或缺的经典代表和流动风景。随着整个社会对文化关注和需求的不断增长,一方面,沪剧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面临着时展的困惑和转机;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沪剧在演员、创作等各方面艺术人才上更面临着青黄不接、刻不容缓的严峻考验。上海沪剧院作为沪剧这个剧种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剧院,这种危机感和使命感就来得更加强烈。

沪剧的保护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生物物种一样快速消失,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形成了强烈对比。目前我国“非遗”的总体处境还是堪忧的,大致呈现以下几个情况――传统剧种逐渐濒临消亡。上世纪50年代时全国有剧种368个,80年代初减少为317个,2005年仅剩267个,其中一半剧种只能作业余演出,60个剧种没有保存音像资料。身怀绝活的传统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技艺正不断消失。传统节日逐渐衰落,这些节日包含的精神意义和民族认同感在青少年中逐渐淡化。受经济全球化的挤压,某些地方的“申遗”行动异化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短视行为,导致文化的边缘化;“一窝蜂”的“申遗”现象,导致浮躁和急功近利。

目前,国家已完成了第一、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审,先后公布的第一、二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已达777名。文化部近日已启动了第三批“非遗”传承人的申报和推荐工作。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正逐步形成,总体环境向好,未来值得期待。

不过,作为一个沪剧艺术的实践者、沪剧事业的管理者,我认为在发展民族文化艺术方面还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非遗”的入选评审资格甄别和监督力度;加强优秀民族文化发展的资金投入和专款专用;加强艺术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和规划指导;加强从业者文化素养和国际化视野的提升,尊重各地不同剧种发展的差异性,加强因地制宜、因戏制宜对大中小学各级学校的戏剧修养和熏陶;探索剧种量体裁衣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加强本地及各地、各种艺术文化之间的交流;在促进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同时,更持久地确立其作为国家“软实力”发展的事业性扶持。

当代的沪剧艺术工作者肩负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对话、对流、对接的使命。此次“上沪”举办“才艺大赛”、育放“沪韵之花”,就是为此使命所作的努力之一。这种努力,需要政策的理性引导、资金的充分扶助,需要切实的推广和培育力度。在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在传媒改变世界的全球化格局里,沪剧以及各戏曲剧种的生存与发展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我相信,经济越增长,物质越丰富,人们也就越会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生活的重要――因为后者最终决定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世界上的真正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