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茶乡媒体如何服务茶产业的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茶乡媒体如何服务茶产业的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全县24个乡镇458个村居,人口107万人,茶园面积45万亩,年产茶415万吨,约占全国乌龙茶产量二分之一,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与茶相关行业中获益近80万人,整个涉茶产业年创产值50亿元。可以说,茶是安溪最大的民生产业、支柱产业,是百万安溪人民的生存之源,发展之基,它无论在推动经济发展上,还是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安溪茶产业发展形势虽然良好,但还存在着个别茶园地力衰退、产出功能较低,茶园生态环境、制茶技术革新和茶叶质量检测体系有待进一步改善和完善,知名品牌企业偏少、茶农组织化程度依然较低,在生产上不利于统一规划和管理等等。为此,安溪县广播电视台作为县一级的茶乡主流媒体,要突出地方茶业特色,立足农村。服务农民,办好、办活、办精对农节目。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茶乡广电媒体是怎样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工业强县,茶业富民,建设现代山水茶乡的新思路”,是怎样主动融入,积极引导当地农民,来服务茶产业持续发展的。

一、主动融入,积极引导农民走强化生态观念,共谋茶业发展优势

茶园生态化是关系茶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安溪茶叶生产必须从资源优势向生态优势转换,这是保持长效发展后劲的需要。县广播电视台及时制定宣传计划。开辟《聚焦三农》栏目,引导农民走强化生态观念。一方面。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大力宣传报道生态茶园建设,有计划、有步骤逐年推进。由于建设生态茶园的前提和基础是茶园生态环境的改造和建设,它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技术性强。需要用长远的计划,进行分类指导,强化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引导农民实施茶园“改造工程”,切实保持茶园植物多样化,切实从安溪的实际出发,引导农民把人力、物力、财力放在中低产茶园的改造上来提高茶园产出。打造“生态茶”,营造发展新优势。如蓝田乡地处安溪中西部,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无霜期290天,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非常良好,是安溪乌龙茶主要生产基地,全乡拥有茶园215万亩,年产茶叶2万多担,茶叶连年被检测无污染、农残无超标,合格率达1D0%。域内还有始建于1958年的乡办茶场温宅管区,拥有山地面积2000多亩,森林覆盖率100%,生态环境优良,可供后续开发山地达1000亩以上。作为一个老茶区。该乡的农民们在保持茶叶绿色生态优势的基础上,致力于生态茶园建设、改植换种以及茶叶制作工艺培训、销售市场开拓,来提升蓝田的茶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经过政府的引导、茶农们的努力,蓝田乡现已建设生态茶园4800亩、示范片生态茶园4片、种植酸枣7万多株、改造低产劣质茶园近6000亩。

二、主动融入,积极引导农民走强化标准化建设。开发规模性茶叶基地和交易市场

标准化生产是实现茶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提升茶产业级别的一个重要模式。旧茶园的整合、集中扩张只是生产规划化进程中量的增加过程,只有通过标准化的实施。才是生产规划化进程中质的跃升。为此,县广播电视台派出采编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茶业工厂、加工、销售点,与农民、加工和销售人员们打成一片,同生活、同劳动,获取他们所盼的、所想的第一手资料,结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 “加强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的要求,用镜头、用笔头将其搬上广播、搬上电视荧屏。引导农民、加工和销售人员依照相应的各类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加工、销售,真正实现标准化运作。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如金谷镇是个种茶大镇。通过广播、电视的宣传,农民朋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原来的旧茶园尽快进行整合、集中扩张。目前,全镇共有优质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等生产基地茶园1.7万亩。年产茶近2500吨,产值近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同时。还立足建基地、抓科技、拓市场、做活茶文章,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分别在三元、元口、金东、渊兜、芸美等5个中心村建设茶青交易市场,吸引周边乡镇的大量茶青进入市场交易,使茶青价格一路上扬,平均价格由原来的每公斤10元左右上涨到25元以上,在渊兜村,形成了茶叶产业的分工,专门从事制茶的专业户达200多户,年收入都在6万元以上,全村人均收入近7000元。

三、主动融入,积极引导农民走强化质量检测。确保茶叶品质

茶叶品质是安溪茶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为引导全县上下生产、加工、销售的茶农茶商们,如何有效应对日本、欧盟等国家实施绿色技术贸易壁垒和我国茶叶新国家卫生标准的贯彻实施。县广播电视台聘请工商、质量监督专业技术人员走进演播室,分别在电台、电视台设立《质量之窗》、《质量检测》专栏,配合县委、县政府加强宣传、培训、引导等常规手段和在茶叶质量监测体系的完善上下功夫。一是主动融入,积极引导茶农、茶商配合县委、政府对安溪县乌龙茶质量检测中心站、中国茶都茶叶质量检验站、福建安溪乌龙茶标准化监测检验中心等3家检测机构进行整合,顺利地建设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杜绝质量卫生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二是依托全县24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完善检测体系。通过统一检测,随机抽检等方式进行了宣传报道,扩大茶叶的检测面,确保茶叶源头质量。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如虎邱镇是安溪县四大名茶的主产区,在罗岩村他们对农残控制工作进行大胆实践,成立了全县第一支由40名茶农组成的“绿色”巡逻队,负责全村无公害茶叶宣传及茶叶农残监督等工作,有了这支义务巡逻队,罗岩村的茶叶质量合格率连年100%,并在全镇得到有效推广。目前,虎邱镇所产茶叶以其独有的品质和合理的价格倍受市场青睐,现已成为安溪铁观音集团、八马茶业等知名茶企业的生产基地。成品茶长期大量出口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绿色健康成为虎邱茶业发展的品牌。

四、主动融入,积极引导农民走强化技术革新。不断推动茶产业升级

安溪乌龙茶制茶技艺是安溪劳动人民历经300多年辛苦创造积淀的结晶。这一技术,不但要传承,还要创新提升。目的是发挥安溪乌龙茶在制作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创造品质的最优化、利润的最大化。县广播电视台针对安溪乌龙茶,近年来引领一场茶叶制作创新革命,便借助“中华茶文化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高峰论坛”和“安溪铁观音神州行、中部行、西部行”等大型茶事活动,聘请高等院校教授、茶业界专家、土生土长的制茶能手上台演讲、传授经验,采用现场直播和电话连线采访,让茶农茶商们通过广播、电视的报道,收听收看到茶事活动的信息,了解到随着消费者的成熟、市场的演变。不但要保持和发展安溪茶传统的风格。还要以更宽的视野着力提升,关注市场变化。同时,还把福建省农科院助推安溪茶产业发展,将在安溪建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溪分所”,采用项目带动、建设基地、合作研发等多种合作方式,扶持帮助安溪制订安溪茶产业十年发展规划。明确安溪茶产业发展的定位和方向,提升茶产业的科技含量进行宣传报道。加快了推动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提高产品与市场的相适应性、与大众消费者的亲和性。才能傲视市场,演绎出更多精彩,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强劲竞争力,使茶农茶商加大对茶业发展的信心和勇气,深受茶乡人们的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