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练习资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练习资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数学练习对于学生知识的累积、技能的形成、智慧的历练具有重大的作用,理应引起数学教师的关注与研究。但如今的课研阵地,想找寻练习课的踪迹,实在是少之又少,许多老师青睐新授,轻视练习;兼顾全体,无视个体;沉迷题海,背离规律;关注技能,忽视思想。殊不知练习的过程不单是学生技能训练的过程,而且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悟新旧之间的链接与熔融,“闻一而知十”。

【关键词】练习教学 现状 归因 践行

一、对练习教学现状的呈现

(一)青睐新授,轻视练习

练习课枯燥、难上。练习课上常常采用学生练习几题,教师校对点评一下,形式单一,调动不起学生的热情。因此教师对练习课的轻视,对练习内容的“例行公事”,而对新授课的格外青睐,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兼顾全体,无视个体

长期以来,我们的练习设计形成一个模式:统一作业,统一格式,统一收、批、评。练习的内容、难度、题量要一样。如果哪位教师布置的作业与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不一样,还会被他人看做另类。看似一个也不能少,其实有时就是一个也照顾不到。每个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最好的发展。

(三)沉迷题海,背离规律

客观而言:“精讲多练”在今天的数学课堂中,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有些教师沉迷于“多练”,甚至演变为“题海战术”,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消耗了学生的时间,摧残学生的灵性。数学练习也应讲究规律,一味的填鸭训练,背离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怎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

(四)关注技能,忽视思想

做练习是为了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技巧,练习的目的是把学生训练成熟练、准确的高手――许多老师这样理解,并把此作为教学的最高追求。数学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是数学思想及方法的获得。知识技能只是载体,思想方法才是我们教学的至爱。理想的练习是让学生成为有思想、有智慧的学习者,而不是成为一个只知解题的高手。

二、对练习教学现状归因的分析

(一)本末倒置的评价,扭曲了练习

社会、家长、教师毫不犹豫地将评价的权利交给了那张单薄却又沉重的试卷。考试与练习究竟是谁主谁辅?考试是为了练习,还是练习是为了考试?教育的核心自然是以学生为主的。因此,练习是应当指向学生的发展的,而考试应该是辅助练习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考试可以理解为只不过是练习的一种形式而已。而现实教学中,练习却被考试“牵一发而动全身”,形成了本末倒置的局面。

(二)习以为常的引领,僵化了练习

教师把学生做练习作为获取更多分数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大家都在这么做,没有人怀疑它的合理性,没有人去冲破或者敢冲破它的束缚。而学生的练习就是按照教师的标准寻求那个唯一正确的答案。至于数学知识的来源、解题中的奇思妙想,练习中引发出的新问题等等,只能望而却步。

三、对练习教学的践行与愿景

目前练习教学的种种尴尬境遇,不禁让我们忧虑:怎样才能让练习破茧而出?实践出真知,让我们在感性的教学实践中去摸索、感悟。

(一)在分层教学中,兼顾练习的差异性

学生的差异,客观上就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分层的要求。几乎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谙熟数学的分层练习,通过层层推进,在一定的程度上螺旋上升,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案例:《圆柱的表面积》教学片段

笔者在学生学习完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后,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公式,熟练灵活运用公式S侧=Ch,安排了三个分层练习。

第一层次:简单运用。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它的侧面积。

第二层次:综合运用。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或者半径和高,求它的侧面积。

第三层次:创新运用。已知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半径,求圆柱的高。

这样,每个层次的练习,都体现了分层达标的思想。在设计时,只要遵循“低起点,密台阶、有挑战”的原则,就会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自己应得的数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在开放教学中,激活练习的创造性

“开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放,是思想及行为的开放。因此,教师的教学也不能局限于就教材教教材,而要创造性使用教材。让学生在练习中领悟什么是开放与多元。

(三)在应用教学中,突出练习的生活味

传统的“掐头去尾烧中段”的教学,只注重训练目标,切断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没有实现将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数学形态的数学。而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链接,解题策略与生活问题协和交融,则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就转化为数学问题。真所谓:数学的应用是美的。

在解答这一实际问题过程中,学生采取的策略显然不唯一。即使是同样的买法,学生的思维过程也不尽相同…… 这样的教学以生活实例代替了课本上原来比较抽象的例题,既让学生有一个切实的具体体验,调动了同学积极性,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还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经验,体现了练习的生活味。

(四)在争辩活动中,彰显练习的数学味

只有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质疑不但要提倡、鼓励,还要为他们积极创造条件,而练习是实现争辩的载体和有效保证。

总之,数学教师要学会深研、用精练习资源,用心感悟练习实质,独具匠心地构思与设计;同时要善于结合学生、文本、及自身实际,根据教学所需灵活创造地取舍和调整,做个大气的教学者,最大程度实现练习应有的价值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