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池州傩舞简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池州傩舞简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池州历史悠久,文脉深远。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灿烂的地域文化、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丰富的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池州傩戏便是其中之一。

池州傩戏(又称嚎啕神戏)有傩仪、傩舞、傩戏三大部分,它的表现形式是我国南方最古老、最典型具民俗节日的仪式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其丰富的内涵,汇蓄和积淀了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和特征。从现存的池州傩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既有原始驱逐法术和巫术留下的烙痕,也有儒、道、释文化的成分,它清晰地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文化的层累,可看出变文、词话、傀儡、村俚歌谣乃至宋杂剧、南戏对它的影响。

一、流布

池州傩舞具有的鲜明、独特的地域特色。池州傩事活动,曾流布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里的贵池、东至、青阳和石台各县(区),现主要集中在本市贵池区梅街、棠溪、墩上和里山等乡镇山村和圩区的姚、刘、章、唐、柯、金、曹、汪、韩、杜、吴、姜、谢、舒等数十个大姓家族,或不同家族因地缘、姻缘等关系而建立的祭祀圈(即社)内进行。

二、特征、内容

池州地处吴头楚尾,又属中原文化合融合圈,同时还是金地藏的道场,故吴越文化、三楚文化、中原文化和佛教文化均为池州的傩文化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俗语“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也是构成池州傩所具特征的写照。

1.吴楚文化内容多鬼神,巫风盛炽,想象奇特,认为万物有灵,常把现实与想象混同,或主观故意不加区分,将鬼神人格化,大行祭祀。祭祀既是宗教行为,也是艺术活动,总以歌、舞、乐伴随,故池州傩文化中多含此特征。

2.中原文化有着很强烈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同时又极具兼容性,它通过众多渠道吸纳周边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以熔铸自己的文化,包括对胡乐、胡舞的融合。它主张社会“大同”“和合”,重礼义廉耻,仁爱忠信的观念也都在池州傩文化中得到体现。

3.九华山是金地藏的道场,他虔心苦修善果以渊博的“地藏大愿”佛学思想:“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感召力,备受邑人崇敬,也渗透在池州傩文化里。

4.池州境内南系峰峦叠嶂的群山,中为绵延起伏的丘陵,北是水系发达的圩区,由于地形地貌的多样,生活习俗亦各有差异,又由于异地迁徙来的移民,带入的外来文化和土生土长原生态文化的融合,所产生的变异,使池州傩文化更具多样性。

傩舞是池州傩戏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原始准宗教巫文化。巫、舞二字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发音,还是字形字义,都非常近似。春秋前后,巫舞与傩祭的结合,产生了傩舞。傩舞在其广泛流传的过程中,与当地生活习俗、自然环境及文化背景不断相融合,逐渐衍变成一种具有在各自区域、并有各自风格和各自特点的仪式性舞蹈。

傩舞发轫初衷是驱邪逐疬、祈求风调雨顺、祈盼平安吉祥。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它增强了悦神、娱人、祭祖的功能,并在一定的时期内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并悉心呵护着一代代传衍下来。

池州傩舞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在宗族内靠口传心授,承传者从小耳濡目染,自觉不自觉地便学会了一些基本动作、程序和规矩。一般在十三四岁时,稍经长者指点,即登台搬演不误。池州傩舞由于没有艺人的加工雕琢,班社内也没有职业艺人,故显得格外古朴。

据史料载,池州傩舞流传于池州各县区,现主要留存于佛教圣地九华山周边的刘街、梅街、棠溪、清溪、茅坦一带的刘、姚、章、汪、曹、金、柯、唐姓等宗族内,每年正月依照祖制如期搬演。

池州傩舞的特点,情节一般较简单。表演地点亦是根据不同的傩舞所表达的不同的寓意,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或祠堂、或社坛、或社树下进行。另一特点,傩舞中一般都夹有一领众和的“减断”(即吉祥词),其目的一是抒发心愿,二是舞蹈内容的再表达。这种舞蹈加“喊断”,两者相互补充,可谓相得益彰。池州傩舞的线路调度(即舞台调度)也极简单,基本为对称式,在所有的傩舞里都少不得“舞四方”(即东西南北中方位)。池州傩舞的伴奏,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有筛金、大锣、小锣、铙钹、小钹、大鼓、堂鼓等。池州傩舞基本上没有高难度技巧(茅坦唐、王、项宗族的“高跷马”《花关索战鲍三娘》例外)。傩舞的舞蹈语汇也较为贫乏,这里就池州傩舞中梅街镇刘街村南山刘姓宗族的《舞伞》作简要析述。

全舞共分十二段(闰年十三段),该舞舞台调度简单,动作流畅细腻,步履轻盈敏捷,节奏明快。它与周初宫廷祭祀礼仪、社稷的“六小舞”中的《绂舞》(见《周礼•春宫•乐师》)和汉代在祠祭祀后稷中模拟田间劳动中的除草、耕种、驱雀、收割、舂簸的“灵星舞”(见《后汉书•祭祀志下》)均有相承关联。

《舞伞》之伞,当地人称“神伞”,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人有“天形如笠”之说,象征穹窿之意,一根贯顶伞柄便是众神往来天地间之通途,天有五色云,岁有十二月,“神伞”周沿贴有五种十二层(闰年十三层)垂飘色纸,难道不正是这种寓意!《舞伞》表演前,这把“神伞”必须经“年首”(即执事人)送往社坛迎神祭祀后,方能演出。

舞伞的主要动作和程序是:“年首”持“神伞”,由社坛返回祠堂,引领戴“童子”面具的“伞孩儿”沿舞台一周行至中央(即“走四方”),“年首”“喊断”:“都来哟”,众齐应“嗬”,“年首”旋即喊四句吉祥词,众每句皆应,接着“年首”转身,面对“伞孩儿”,“伞孩儿”恭敬地“马步”下蹲,同时双手经胸前、头顶,向两旁打开、垂落近地面,再上至胸前,成作揖状,向“神伞”施“元宝礼”,然后,庄重地接过“神伞”,“年首”退下。“伞孩儿”和着锣鼓节拍,从容起舞。持伞舞动的姿态有“端举”“横握”“斜送”“担肩”“倒悬”“逗跳”“斜压”“轮转”等变化,每个动作又有前、左、后、右再复前的方向之分(即“舞四方”),每种姿态,四个方向为一段,每段结束,锣鼓暂停,“年首”复出“喊断”。该舞只有“舞四方”和向台中的左右两侧(即舞台的三点、七点)作移动两种舞台调度。“伞孩儿”贯穿始终的动作是随着锣鼓节拍,双脚稍离地面“双起双落”不停跳动,头亦随着跳动的惯性上下不停地点动,手中“神伞”也需要旋转不止。我认为,这旋转不止的“神伞”应是象征乾旋之意。舞毕,“年首”复出,紧握“伞孩儿”双手,使其停止舞蹈,并接过“神伞”,再次“喊断”,然后“伞孩儿”单手置于“年首”左肩,随“年首”下场。《舞伞》虽没有具体表达在田间劳作的形象语汇,但抽象的舞蹈语言却道出了在农耕社会里农业生产与天体时序密不可分的关系。

池州傩舞除《舞》上述外还有《舞古老钱》《舞伞钱》《舞滚灯》(或称《舞绣球》)《魁星点斗》《圣帝登殿》(或称《关公斩妖》《煞关》)《打赤鸟》《钟馗捉小鬼》(或称《舞判》)《踹马》及《花关索战鲍三娘》等等。这些以口传心授的脆弱传承方式沿袭至今的傩舞,虽是农耕文明架构下的产物,但它仍深深融入了当今生活在这方热土上人们的精神世界。这是传统习俗,也是虔诚的村民们的心灵里饱含了对傩神和对生活倾注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美好期盼的一种表现,正是由于这份情感和期盼,昭示了池州傩舞仍将薪传百代,彪炳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