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同根同源溯文化 喻情喻理论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同根同源溯文化 喻情喻理论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考察台湾的基础教育,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文化之旅、学习之旅及民族情感之旅。海峡两岸在一脉相承的文化背景下,由于受历史、地域及西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的体制各有千秋,教育的诸多细节彼此各异。尤其值得反思的是台湾教育对传统文化中“礼义廉耻”的坚守、“中庸之道”的体认;对教育人本理念的秉持、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对学校教育管理、行政管理的权力下移;对学校课程设置、品德教育的精耕细作等。凡此,足以让我们看到,在任何社会,建构一种更具发展性和未来性的教育格局,就必须从建设“重人文、轻功利”的教育环境开始,整个社会为之努力,才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关键词:台湾基础教育 以人为本 差异 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1-0011-03

作者简介:徐民慧(1968―),女,辽宁本溪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本溪市平山区群力小学校长,本溪市平山区教育局副局长。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2011年12月26日,笔者有幸随本溪市教育考察组一行16人,赴台进行了为期9天的教育考察活动。期间,先后考察了高雄市前金区建国国民小学、桃园县信义国民小学、桃园县立平镇国民中学、高雄市王福国民中学,共四所学校。通过听取专题介绍、座谈交流、观看表演等形式,笔者对台湾教育有了近距离的感知和了解,现将所思所想梳理、整合成文。

一、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才会让我们的教育走得更远

一脚踏上台湾的土地,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其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大街小巷牌匾、路名随处可见以“忠孝”“仁爱”“信义”“至诚”“至真”“至善”冠之,几乎每到一地,总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寺庙和道观,而与行人交流,俱彬彬有礼。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台湾有着很强的渗透性。而在学校,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孔子、孟子的塑像庄然伫立。我们特别注意到,几乎每一所学校的校训都是从“礼”“义”“廉”“耻”等方面发源,而学校的环境文化也多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主题。我们接触的师生,言谈举止谦和有礼,他们口中鲜有“口号”类的东西出现,倒是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国学的底蕴,让我们耳目一新。

相比之下,我们的基础教育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方面似乎形式化的东西多了一些,而底蕴则少了一点。我们都知道,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导民族精神,是我们得以生生不息的理由,同时也会让我们懂得,我们过去从哪里来,未来要到哪里去。

二、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让我们的学校文化落地生根

台湾的《教育基本法》第三条规定:“教育之实施,应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之原则,以人文精神及科学方法,尊重人性价值,致力开发个人潜能,培养群性,协助个人追求自我实现。”为落实这一教育理念,台湾的教育可以用“目中有人”来概括。几所学校考察下来,我们的整体感觉是,台湾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围绕着“人”而设立的。我们注意到这样几个有趣的细节:在学校里,所有的孩子都被统称为“小朋友”或“宝贝”,而不是学生;在幼稚园中,中午睡觉叫“爱丽丝梦游仙境”,一天的课上完了,叫“回甜蜜的家”。笔者在这里要强调的,不仅仅是称谓上的问题,更多的是在这种表象之下折射出的教育的人性――教育要给孩子们带来什么?

台湾以人为本的教育还体现在注重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群、美”均衡发展的健全国民为宗旨,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教育“三个一”发展主轴,即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一个不能少。仅以“一个不能少”的人性化教育为例:在台湾,学校承认孩子是有差异的,这一点首先来源于家长认同孩子的智力是分高低的,其与内陆现在开展的赏识教育不同。在台湾的小学,针对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特设有“补救课”,每周设置一节。从这一点上看,“德、智、体、群、美”中的“群”的含义就蕴涵其中了。

台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体现在校园环境的布置上。在校园里,我们很少看到晦涩难懂的名人名言,取而代之的是温馨的提示语,以及关于怎样成长、如何做人的充满哲理性的劝导。

回头再看,我们大陆的教育似乎功利性强了一些,而这种功利性更多地表现在应试教育方面。我们讲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看重的是结果,而忽略了人活着更应该注重的是过程。当然,值得庆幸的是,大陆的教育已经开始清醒,已经开始呼唤教育的精神追求和皈依,促进师生生命在教育中得到舒展,逐渐摒弃一些僵化、单向、压抑个性的教育思维。仅此一点,我们就有一万个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坚守“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只要我们让我们的教育闪现人性的光辉,只要我们找对了路,就不怕远。

三、审视两岸教育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差异,有益于促进关于国内教育改革的建设性思考

台湾地区的基础教育比较发达,其办学模式以政府办学为主,少部分由民间出资办学和管理,以及佛教办学。公办的小学和初中全部实行免费教育,私立学校需要交纳注册费、学费等。中小学校长任用期一般为四年,校长的职能主要是服务性的,而不是一种权力。实行校长四年一次基本性的交流,交流方式是由校长自主提出申请去他校任职,而后是八年一次的大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校长的资历很重要,比如,在三个提出交流的校长中,资历老的享有优先交流权。学校的重大事务,均由专门的委员会讨论审议。

在台湾,教师职业受到相当的重视和尊重,其职位为终身制,对教师的选拔采用招聘制。聘用门槛高,录用比例为100:1,可见其条件之苛刻。教师的初聘、续聘、评议等项目,均由各校设置的教师评审委员会讨论审查通过后,提交校务会决定。

相比而言,台湾的学校接受政府监督检查的少,而代替这一行政职能的是每个学校成立的家长委员会、社区委员会。尤其是家长委员会的会长或负责人(有社会资历、地位、人脉等),往往会在学校长期留驻,与我们大陆还停留在召开家长会层面的家长委员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由于长期受政府办学、政府管理、政府监督的惯性影响,我们的教育长期处于疏离或者排斥家长的不良状态,这样势必就会造成家长与学校、家长与老师、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甚至可能演变成家长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而多年来,我们的社会力量办学也仅仅停留在捐钱、资物等浅表性的层面上,捐者不情愿,受者不坦然。而台湾汇集多种力量办学,让家长、社会真正参与到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办学模式,无疑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四、确立孩子终身发展必备的课程设置内容,才能为人的个性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台湾的课程总体规划由政府来指导,但具体的课程设置有着相当的自主性。学校有自己的课程评价委员会、课程开发设置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它的基本理念是为适应新世纪的挑战,构建和创设“全人”发展与终身学习的目标。从六大领域(认知领域、语文领域、身体动作领域、社会领域、美感领域、情绪领域)来确保学生的人格行为均衡发展。

在台湾学校的课程设置中,重要的课程偏重于语文教学方面。从比重看,一周有六节语文课,包括国语、本土语文(闽南语、客家语)以及阅读课。同时,活动课多,自然、美术、劳动课都较国内的基础小学比例加大。另外学校还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开放许多选修课,如艺术表演、综合家政、游泳、社团活动等。

台湾的课程内容注重知识的连贯性,每一个知识点都强调生存性、未来性、实用性、系统性。下面以幼稚园小朋友学习的《海底总动员》为例,其课程考量的六大领域为:认知领域――1.能说出三种海洋生物的名称与特征;2.能说出海洋食物链的关系;3.能分辨鱼和非鱼生物。语文领域――1.能正确念唱儿歌;2.能说出故事情节;3.能发表自己的想法。身体动作领域――1.能模仿海洋生物在水中移动的方式;2.能快速地追、逃、躲;3.能配合二拍节奏跳竹竿舞。社会领域――1.能参与团队讨论;2.能和他人分工合作;3.能遵守户外参观的礼仪。美感领域――1.能运用艺术材料创造海洋生物;2.能欣赏海洋之美并爱护海洋;3.能专心聆听和欣赏儿歌。情绪领域――1.能愉快地和他人合作;2.能专心聆听他人发言;3.能享受扮演的乐趣。由此可见,其课程设置所要达到培养目标的深度和广度。

目前,大陆的基础教育已经从新课改开始做出努力,逐渐由注重认知向关注孩子的情感、动机、兴趣、体验这些非智力因素靠近,这将深刻影响人的终身发展。课程结构改革是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各个阶段的进展,我们的课程设置一定会有所突破和超越。

五、重视学生的德行养成并强化行为熏陶,是人才培养的重心和目标

台湾的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他们的训导处相当于我们的德育处。过去,他们的学校德育也称“道德教育”,但教育界认为这一表述颇有政治色彩,因而观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近年来易名为“品格教育”,把品格教育看成是提升生命质量和品位的教育。因此,台湾学校的操行评定很重要,在规定的操行评分范围内,如果学生达不到标准,是不准毕业的。在台湾,他们培养学生在生命成长中去解决触手可及的问题,如:两性问题、生命教育、生涯规划、亲子关系、人际交往、法制问题、人情压力、网络问题、环保问题等。我们所考察的学校,几乎都倡导“品德第一、学艺双修”,使每个孩子适性发展,拥有完美品格,懂得“惜福”“感恩”,让孩子具有国际沟通能力和乐观进取之心。我们深切感受到一种培养目标的差异带给孩子的不同人生,显现的是一种不同的生命情怀。

从生命的高度看,我们的教育的确在培养和教育人的方向上需要改变态度,不能以窒息和扼住个性发展为代价,去极端地塑造一些“高分低能”的人。从教育的角度讲,如果教育纯粹是为了少数人从高考中脱颖而出,社会公平、公正就会受到质疑。如今,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也给素质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所以我们说,顺势而为,天高地阔。

六、台湾教育的其他优势与不足,是我们取长补短、互相交流的意义所在

台湾教育的优势有:1.中西方文化兼容并蓄,教育具有国际视野;2.教师职业待遇优厚,整体素质高(硕士生比例1/3以上);3.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性大;4.教育开放性好;5.教育减负做得好。

其不足之处显现在:1.教师培训机会少,专业发展没有科学的考核和提升办法;2.政局不稳,“去中国化”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影响;3.升学压力大;4.私立学校的存在,使民众质疑教育的公平和均衡;5.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

七、结语

赴台考察之行使我们看到,台湾和大陆毕竟有着不同的政治架构和教育体制,许多具体的做法显然不可简单参照和仿效。但是,一个国家、民族之复兴,一个时代创新之未来,皆系教育。我们要用奔腾着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去迈过教育改革的门槛,让一切该来的都不断显现,向着那个最美好的教育目标靠近些,再靠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