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公共艺术教育的调查与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公共艺术教育的调查与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一,公共艺术教育教师情况。调查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公共艺术教育教师以第一作者发表艺术教育相关论文5篇以上者有40人,占总人数的22%;发表3~4篇的教师有31人,占17%;发表1~2篇的教师有41人,占22.5%;一篇都没有发表的有70人,占38.5%。

第二,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出版著作情况。在182位受调查的教师中,近十年出版艺术教育类的著作5部以上者有5人,占总人数的2.7%;出版3~4部的有10人,占5.5%;出版1~2部的有35人,占19.2%;没有出版著作的有132人,占72.5%。

第三,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出版教材情况。在182位受调查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师中,近十年参与编写艺术教育类教材达5部以上的只有5人,占总人数的2.7%;3~4部的有12人,占6.6%;1~2部的有51人,占28%;没有参与编写教材的有114人,占62.6%。

第四,公共艺术教育教师主持项目情况。在近十年主持过的艺术类科研项目的调查问题中,主持过5项的只有3人,占总人数的1.6%;3~4项的有18人,占9.9%;1~2项的有64人,占35.2%;没有主持过1项艺术类科研项目的教师人数达97人,占53.3%。以上调查数据表明,高校公共艺术类教师的科研从总体上来看还很薄弱。虽然有部分教师认识到学术科研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教师还是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教学上面,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和投入都不足。从总体上看,相比其他专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科研力量薄弱,凝聚力差,难以形成合力。

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科研薄弱原因分析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科研薄弱的状况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相互交错、相互作用共同造成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科研不足的现状。根据笔者此次参与的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分析,主要原因有:一是与学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以及对教师的要求有关。学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往往是“重技艺,轻人文”,学校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课时要求很多,相反,科研方面要求低,这就导致教师课时多、负担重,没有时间做科研;而且学校在科研上的投入也少,使得教师也没有动力作科研。二是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对公共艺术教育科研不重视。很多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公共艺术教育在观念和认识上有偏差,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认为,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门以艺术创作或鉴赏实践为主的课程,他们更注重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认为艺术理论的研究处于较次要的地位。三是与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结构有关系。目前的公共艺术教育多是以实践为主,教师在绘画、舞蹈、音乐等艺术门类方面实践水平很高,但缺乏一定的理论素养,科研能力比较弱。而且部分学校兼职教师比例大,担任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教师是从学校其他院系借用的或外校的兼职教师,艺术教育一般不是他们的主课,所以他们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有的甚至没有。

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形成教研合力的几点建议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大职能,教学是中心工作,科研是基础工作。这也是德国高等教育思想家、改革家洪堡在1809年起草创办柏林大学的规划中首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结合”观点的初衷和理想。[1]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来说,根据此次调查,教学和科研的脱节现象严重,我们要逐渐改变这种现象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当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协调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和科研,使之形成合力,均衡发展。

(一)树立“科学定位、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

协调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教学和科研发展的重要前提是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要有科学的定位。在教育部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中,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对学校全体本科生所开设的通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健全人格心理特质,完善个性发展,从而提升其生活及人生的品质和境界。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具有精深的专业技能的艺术家,而是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化和丰富心灵,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和艺术能力,提升审美和人生境界。这样的学科特点要求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者和从教者必须把高校的科研政策和本学科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说,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在教学规划中要体现教学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规划中基本是分为三块:理论部分、鉴赏部分和实践部分。在调查中发现,各学校的艺术教育通识课的基本特点是重视专业技能,不重视人文素质、审美能力和境界的提升,规划也很随意,尤其是艺术理论、美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开设不够,所以在教学规划中应该系统地安排三个板块的课程,把理论思维的训练和人文理念的贯彻提高到核心的位置上来,不要让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变成艺术技能技巧的纯实践课程。第二,在教学内容中体现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在教学内容中,应融入体现创新、创意的环节,新颖、生动的教学内容可以吸引学生参与、投入其中,提升创新思维。教师要去了解新知识、新方法,在备课的过程中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教学内容中前沿性知识和方法的获取往往是推动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教学过程是实施人才培养、实现人才目标的重要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很好地把握所教课程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把握最新的知识体系和创新技能。第三,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体现教学和科研的协调发展。教学实施是整个教学过程能够达到既定目标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教法,系统组织教学,采取多种措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实现教学和科研的协调发展。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要将理论内容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建立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正确定位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营造教学和科研融合发展的环境,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建立一套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为此,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建立健全艺术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为了使公共艺术教育的组织有序,高校应成立公共艺术教育委员会或类似机构,作为全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领导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学校性质、学生素养,科学定位、因地制宜,制订符合学校要求的公共艺术教育规划,系统研究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大问题,统筹学校资源,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并根据目标具体检查评估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完成情况和工作成效。公共艺术教育委员会或类似机构是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决策部门,对于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推进和有序统筹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适时成立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实施机构。从长期来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和管理应该由独立的部门来运作和实施。独立机构可以独立行使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权力,统筹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并安排专门的人员编制和固定经费,系统地组织开展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和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定期研究、部署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规划和督导、组织教研活动,根据目标进行教学评估,尤其需要制订教学与科研工作协调发展的目标和实施规划。第三,建立健全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如公共教育部门、科研部门、开设课程的院系等,只有逐渐完善各具体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合理分工,密切配合,才能共同推进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建立健全有助于教学和科研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制度保障。

(三)创新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双效考核机制

在高校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考核是“指挥棒”。要从根本上解决科研和教学脱节的问题,就必须在具体的考核体系中学质量和科研活动的评价;在保证教学和科研评价合理、明确的基础上,建立促进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的评价和考核机制。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本质上是统一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师也不例外。卓越的教师应该既是教学方面的能手,又是科研方面的骨干,不仅要具备扎实而宽厚的知识,对所教的学科内容有透彻的了解,还要广泛涉猎,博采相关学科知识。科研是高校教师获取学科前沿知识最为直接、迅速、有效的途径。教师通过对学科知识、方法、理念的深入研究,促进教学在更深更广的领域展开。所以对教学和科研的评价应该给予同样的重视,做到切实、客观、公正、合理。一方面,需要在评价教学质量高低的指标中引入学术活动的要素。公共艺术教育的学科特点不同于重视技能技巧的艺术专业,授课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如哲学、美学、艺术理论、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所以艺术教育的授课过程就不能只有专业知识的传授或者欣赏、创造活动,而且要有深刻的理论思维和广博的学科连接能力。如对课程中有关热点问题的介绍和研究动态跟踪情况,对课程中独特部分的教学教法研究现状以及学生在该课程中的学习效果的深入研究情况等。另一方面,需要在评价教师的科研活动时引入教学性要素,如有无相对明确且稳定的研究方向,学术研究方向与教学活动的关联性如何,科研选题与教学课程的结合性怎样,学生是否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效果如何,研究成果是否导入课堂教学、效果如何,等等。各高校应该因地制宜,针对本校学科、师资的具体情况,逐渐调整教师考评指标,建立适合本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教学和科研一体化的双效考核体系。高等教育从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发展,必然要求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依托于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完善教学,要求教师做到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科研中求得解答,教学和科研共融共进、互补发展。各高校必须根据学校定位与学生培养目标制定具体、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以科学的、动态的发展思维正确认识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和科研的辩证关系,以科研完善教学,以教学推动科研,教学与科研相互借力、协调发展。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中,需要管理者和从教者在多渠道挖掘资源的同时,科学配置资源,提高所拥有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切实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作者:贾静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