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幼儿园暴力之后,怎么护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幼儿园暴力之后,怎么护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老师举起尚有余温的电熨斗,让受罚的七个幼儿排起队,然后向红扑扑的、泛着天真神情的小脸蛋上挨个烫过来……(综合自新华社消息)

这一幕,不是恐怖惊悚电影的镜头,而摘自报纸对江苏兴化一例幼儿园事件的报道。

事发之后,很多兴化市民表示愤慨,“那么小的孩子本来就是调皮捣蛋的,否则就不正常,因为这个就要烫孩子?”“一个普通人也不忍连烫七个孩子,何况她还是老师?”

一个幼儿园老师为何在那一刻,冲破内心常识与基本道德感的约束,做出如此残忍的事?

并且,这不是个例:青岛一个5岁男孩因没喝光牛奶,脸部被老师的火钩烫伤;北京5岁女童称被老师打伤,法院认定幼儿园担责……北京、长沙等地一些幼儿园,因此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向家长提供儿童在园情况的网络视频。从何时起,我们防老师如防狼?

幼儿园教师的行为越是激越、不合常理,是否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她们越承担着错综复杂、无法排解的心理压力?

她们的压力,可能来自80后的身份。如一些社会学家分析,80后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有激情,有活力,有个性,但遇到的挫折打击少之又少,走上教师岗位后,难以短时间适应角色转变,可能还存在“惟我独尊”的优越感,处理一些学生之间的突发问题时,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生理上的伤害。

她们的压力,可能来自女性的身份。女性不仅在社会、家庭中承载了很多责任,而且内心更敏感,受暗示性更强,情绪变化更大,容易在诸多压力中失衡,把生活中的挫败感带入工作,这也是得到心理临床证实的。

她们的压力,也可能来自社会问题的投射。例如,曾有一位幼儿教师,竟因两个孩子闹纠纷,弄出抑郁症。只因那两个孩子的父亲,都是市里有头有脸、和幼儿园园长“打过招呼”的领导。当这两个孩子闹矛盾打架时,也许是老师将自己对社会不正之风的反感,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没去拉架,听之任之,结果被孩子家长知道,闹出轩然大波。

她们的压力,还可能来自普通家长对孩子的“零距离”关注。现在的孩子,在家庭中都是受到六对一的保护,六个家长中有一位对老师的做法有疑虑,就会造成紧张的关系。从教育的长远角度看,家长要明确送孩子到幼儿园的目的。把孩子放到集体环境中,让其学会规则,明白如何进行社会交往。在这种交往中,孩子获得多种体验,酸甜苦辣都是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教书育人的老师,却扮演了伤害者的角色,除了以上分析的心理因素外,只能说明职业素养不足。正如事发之后,各级管理部门分析的“幼儿伤害事故频发,凸显当前合格的幼儿教师严重不足。”兴化市1600多名幼儿教师中,获得任职资格的只有约40%。

而排除体制、监管上的不足,从个体角度来说,对于这场事件中的每个角色,其实都有许多可以采取的措施―――

*呼吁社会建立排解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有压力时,可以轻易地寻求到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可以求助于繁密的社区服务机构,在对方中立、理解、理智的倾听中,纾解心结。而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虽然发展趋向稳定,但目前新的排解机制还不完善,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积极建构。

具体到幼儿园来说,领导们关注的是效益,是怎么招生,很少会把眼光放到老师的心理健康上来。其实,适时的轮休、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就可以有效缓解老师的压力。

*老师自我道德感的维护。因为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影响,在老师眼里,孩子自然也不再是活泼泼的、期待个性化教育的人,而是有待规范化的商品,是影响到老师教学绩效的麻烦制造者,是影响到老师向家长(消费者)交差的障碍。缺少爱与思考的教育,对教育者、被教育者来说,都是一场悲剧。

*对受伤儿童给予呵护。首先是屏蔽外界的干扰,例如媒体减少关注度。其次是修复孩子受伤的安全感,让孩子暂时尽可能地留在家里,由亲人照料;向孩子澄清在整个事件中,他(她)是无辜的;尽力回答孩子由此事引发的疑惑。再次,给予孩子心理援助,包括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经历、感受,观察其反应程度;支持孩子展现、宣泄真实反应,允许哭闹;多带孩子玩游戏;如果孩子的心理问题持续较久,就需要寻求心理专家。

*对受伤儿童的家长给予指导。特别要让家长意识到,他们对事件的反应、处理问题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保持情绪稳定、乐观,才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还要让家长意识到,此事件与老师当时的特殊状况有关,是低概率的偶发事件,以此增加他们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