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春季严防羊肝片吸虫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春季严防羊肝片吸虫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肝片虫病是反刍动物常发的寄生虫病,其病源是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 该虫寄生于羊的肝脏或胆管中,引发胆管炎和肝炎,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和营养代谢障碍,可引起大批死亡。慢性病程可致羊只瘦弱、发育障碍,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一、临床症状

急性型:多见于秋末冬初,发病羊体温升高、消瘦、精神沉郁、消化不良、食欲废绝,偶有腹泻。肝区叩诊时半浊音区扩大,敏感性增高。病羊迅速贫血,眼结膜初期潮红黄染, 以后转为苍白黄染, 呼吸急促、浅表,脉搏加快。有些病羊出现症状后5~10天内死亡。

慢性型:大多数发生在早春,病程发展较慢,发病15~30天后体温略有升高、食欲稍有降低;眼睑、下颌、胸部及腹下部明显水肿,早晨运动后水肿消失或减轻。随着病程发展表现为卡他性肠炎,黏膜苍白,贫血剧烈。由于毒素危害及代谢障碍,羊的被毛粗乱无光泽,脆而易断,有局部脱毛现象。2~3个月后水肿更为剧烈,病羊更加消瘦,孕羊发生流产、木乃伊胎,甚至死亡。

二、诊断

解剖检查。解剖发病羊内脏,主要检查肝脏、胆囊和胆管寄生的肝片性吸虫。虫卵沉淀法。取新鲜粪便5克捣碎后放入容器内,加入5~10倍量清水搅匀,自然沉淀约20分钟后将上清液倒掉,再加入清水搅匀沉淀,如此反复2~3次,至上清液清亮为止。最后吸取少量上清液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虫卵呈长卵圆形,黄色或黄褐色,大小为130~150微米×70~90微米。初步诊断为肝片吸虫病。虫体鉴别:新鲜虫体呈棕红色,背腹扁平,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与口吸盘相距很近。肝片形吸虫长20~40毫米、宽 10~13毫米,前端突出部呈锥形,其底部突然变宽,形成明显的“肩”。 大片形吸虫长30~75毫米、宽5~12毫米,肩不明显。

三、治疗

定期驱虫。每年春秋两季用六氯乙烷对羊各驱虫1次,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2~0.4毫克。此药能引起瘤胃鼓胀,因此在驱虫前1天和驱虫后3天内禁喂富含蛋白质和易发酵的饲料;硫氯酚每公斤体重40~50毫克,做成舔剂经口投服;四氯化碳按10公斤体重0.25~0.5毫克分点肌注,效果良好;硝氯酚为治疗肝片吸虫病的特效药之一, 按每公斤体重3~4毫克制成混悬液灌服,每天1次,连用3天;针剂按每公斤体重0.5~1毫克深部肌肉注射;碘醚柳胺对肝片形吸虫的成虫及在发育中的幼虫都有很好的驱杀作用,用量为每公斤体重10毫克,口服;丙硫脒唑对羊肝片吸虫有良好的驱虫作用,但对幼虫效果差,用量为每公斤体重15~25毫克,经口投服,减虫率可达99%~100%;复方长效丙硫亚砜注射液牛羊每公斤体重0.02毫克,皮下注射1次。

四、预防

管理好粪便。把平时或驱虫后的粪便收集在一起,掺以杂草堆积发酵,消灭中间宿主。配合农田水利建设,填平低洼水泡子,消灭椎实螺滋生地。水面可放养鸭子,捕食椎实螺。也可用氨水、氯硝柳胺等药物灭螺。安全放牧,避免在低洼潮湿的牧地放牧和饮水,以减少感染机会。

五、病例

2014年3月,香水镇某村民饲养15只羊,有1只2岁绵羊发病前来就诊。观察可见病羊精神沉郁,食欲不佳,可视黏膜极度苍白,黄疸、贫血。上述病羊逐渐消瘦,被毛粗乱,毛干易断,肋骨突出,眼睑、颌下、胸腹下部水肿。放牧时有的吃土,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排出黑褐色稀粪,有的带血。采集粪便检查,发现有肝片吸虫卵。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及粪便检查,确诊为肝片吸虫。采取治疗措施,用硝氯酚按每公斤体重3~4毫克用药,制成混悬液灌服,每天1次,连用3天。3天后服用消食健胃散300克,每次50克,每天2次,连用3天。第6天发现该羊饮食欲基本正常,眼睑、颌下、胸腹下部水肿消失。

(宁夏固原市泾源县香水畜牧兽医工作站 马风宝 王必强 邮编:75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