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知识之上是观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知识之上是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如果说我们的国民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塌方,文学教育该属于重灾区,其原因出于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文学教育是一种创造型教育,不应停留于知识与技能层面,应着眼于学生观念的更新与创造力的激发,为个人和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关键词】文学教育 知识 观念 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04-01

学生进入大学,有了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其思维与活动比此前更多地具有独立性和社会性,这一阶段于他们的整个人生过程甚是关键。知识面的宽窄、思维能力的强弱、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否合理等,将决定他们与社会的适应度及其所起作用的大小。而在这众多方面之上,或者说能进一步发挥他们既有才能的,则是新型的、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的观念。这种观念深入骨髓,是一个人与时俱进的根本保障,也是一个人求异创新最重要的主观条件。大学教育固然要讲授比较系统的知识,以此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完备学生的知识结构。但知识本身只是思想的沉淀和经验的结晶以及对规律的探索性接近,绝不是终极真理。知识在形成之初是极其鲜活甚至多义的,而一旦进入课本,呈现出的就是被遮蔽的面目,往往带有一家之言、一孔之见的性质,在文学领域尤其如此。可悲的是,有些大学文学教师自身缺乏足够的文学底蕴,缺乏对文学的宽广理解,也缺乏对文学高屋建瓴的胸怀和气度,固执己见,或者把教材奉为圣经,不越雷池。其结果只能是做做考证,讲讲野史,就算把所讲内容烂熟于心,做到的也只是行云流水而不涉文学之内在机制,浮光掠影,不深,不新,无法真正触动学生心灵,更谈不上给学生思考和发挥的余地。传授知识不是目的,传授知识以创造新知才是大学的精神。爱因斯坦说过,“知识与技巧绝不会给人类带来尊严和幸福”,这是每个大学教师特别是大学文学教师应该深为记取的教导。如果教师只是谙于技艺和经年不变的知识,陈旧落后,照本宣科,他灌输出来的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也许满腹经纶,也许应付考试游刃有余,但只是拾人牙慧,亦步亦趋。这样的大学文学教育,是浮浅的、片面、凝滞的,这样的受教育者,是被动的、机械的、惯性的。

克洛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翦伯赞说:“我们研究历史,不是为了宣扬我们的祖先,而是为了启示我们正在被压抑中活着的人类;不是为了说明历史而研究历史,反之,是为了改变历史而研究历史。”历史只有在当代性的阐释中才有意义,不然就是一堆死难的知识。由文学现象、文学理论、作家作品构成的比社会历史具有更大阐释空间的文学史更是如此。文学史就是不断被阐释的历史。作为大学文学教师,应有这样的认识:文学史始终有重新阐释的必要,而一经重新阐释,原有的某些经典性结论甚至一般知识都有可能失去可靠性,它们只是阶段性的理解和结论,甚至是假象造成的偏见和误读。因此,大学文学教师应有重新解释文学史的勇气和能力,应把作家作品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中加以同情并给以当代性观照,同时始终坚持以文学本位为标准进行理解、判断。这就要求大学文学教师应对文学本身具有深切的理解和高强的悟性,还要时时反省,了解学术前沿,不断更新、完善学术观念,让课堂充满浓郁鲜活的学术气息,为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还应注重大学课堂的个性化。知识是可以通过学习、积累而成为公共资源的,而个性化的内涵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不可替代。大家都可以讲授知识,效果的优劣只是看谁更熟练更广博以及谁的口才更好表演力更强,而这些,都不是个性化的本质。真正的个性化是文学观念的开放性和深刻性带来的对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史的独到、新颖而又合理的理解与阐释,需要深厚的底蕴和学术的高度作支撑。甚至,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也不要惮于犯知识性的“错误”,要有勇气向“知识”挑战,这样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取得属于自己的而不是原本就是共享的收获,从而激活全部的心理能力,最终发生观念的更新或转变。一堂个性化的讲授,也许存在许多不合规范的缺陷,但只要能引发学生思索,它的实际效果就强过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讲述。知识在大学课堂里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观念的更新和扭转,因为最理想的教学绝不是一种短期行为,而是要让学生储备并在以后可供开发的心理潜能。有鉴于此,作为大学教师,绝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要勇于创造新知识。旧知识是既有的,可以被记忆,也可以被遗忘,完全可能被功利性地接受和运用,而观念却融化于血脉之中,渗透于生命的每一细节,具有长期的创造性。如果教师只为着考试而教,学生只为着考试而学,那实在有悖于大学之精神。文学的东西,从来就不会盖棺论定,它要在不断的被阐释中才显现出无限丰富的意义与价值。大学文学教师,应该是文学意义与价值的新来的揭示者,也应该是文学灵魂的工程师。大学教师,绝不要把课本以及自己的见解、结论定于一尊,对文学要宽容,对结论要反思,对自己要苛求。这样,文学的背景才够宏大,结论才更能接近对象本质本身,自己也才会有个性有价值。

教师固然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讲述知识,但如果仅仅止于知识的讲述,其实根本上就未尽到一个大学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学生既拥有知识,又具备透视知识的习惯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这是大学教育最理想的教育机制。对于后者,单靠知识本身是无法达成的,要凭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观念才能奏效。知识之上是观念。知识与观念相较,终归是后者更重要。遗憾的是,这样的认识却为大学教师所普遍忽视,他们沉湎于旧知识听传授,以一副老面孔面对一届又一届学生,“不变应万变”。这样,一个严峻的悖论就凸现了:教师不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却时时高喊要转变学生的观念、培养未来的人才。没有观念只传授知识的教师不是称职的教师,没有观念只有知识的学生其创造性和社会作用是极其微弱的。

知识之上是观念,观念之后是新知。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涉及到教学本身的质量问题,也涉及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问题,应该引起大学教师的深度思考,从而采取措施对已有的状况进行改善和弥补,以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个人和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

作者简介:

梁平(1966-),重庆石柱人,长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诗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