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第一卷 图书交易会:同心协力共襄盛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第一卷 图书交易会:同心协力共襄盛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厦门市新闻出版局局长于浩:推进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持续发展

图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华文图书是两岸人民交流的重要媒介和纽带,是传承中华文化之基。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举办,让两岸人民增进了解,增强共识,促进两岸共同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文化,提高了业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造福两岸人民之举。

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已走过五年的历程,其地位、作用、优势逐渐呈现,通过各方的努力,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已经取得了积极而重大的成果,得到海峡两岸社会各界,包括出版、发行业界的肯定和认同。第五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举办,是2009年两岸出版发行业交流与合作的盛事。我们将按照“沟通信息、联络感情、共同发展”的办展目标和要求,认真负责、坚持不懈地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全力推进。要把办好第五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作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项重要举措抓紧抓好,认真总结和吸收举办前四届图书交易会的经验做法,全力以赴,扎实工作,力争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办成进一步夯实两岸出版发行业交流合作基础、促进信息互通和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办成增进台湾人民对大陆了解的重要平台。二是精心组织。要进一步加大大陆与台湾主、承办方的沟通联系与交流合作的力度,科学、详尽地制定各项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区分职责、密切联系、加强协调、抓好落实,把图书征订、货物通关、展务安排、物流配送、安全保卫、食品卫生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万无一失。三是完善保障。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以强烈的责任意识、良好的工作信誉、较强的办展能力,力求凸显新亮点,打造新特色,展现新风貌,真正把本届图书交易会办成两岸图书出版发行界互利互惠、合作双赢的文化盛会,办成根植两岸同胞心中、深受两岸民众欢迎的文化盛会,办成共创商机、共谋发展、共图大业的文化盛会。

五年,对于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来说才刚刚起步,我们始终相信,随着两岸出版发行业界交流合作的深化和发展,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将将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其前景是光明的。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图书文化交流为基本定位,不断拓展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外延与内涵,创新办展方式,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双赢互利,共同搭建良好华文交流、合作、发展平台,就一定能够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打造成服务于两岸读者、根植于两岸业界的品牌展会。

厦门对外图书交流中心总经理张叔言: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品牌应进一步拓展

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已经办到了第五届,很不容易,社会各界都予以充分肯定,但仍有不少缺陷,这些缺陷虽说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但解决不好,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就难以持续发展。未来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品牌还应进一步拓展。

首先,是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发展的空间问题。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定位于海峡两岸出版产业,但如仅在两岸出版产业上做文章,就难以把文章做大、做好。其实,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两岸出版与出版相关产业密不可分,把两岸的出版产业的交流合作做好,两岸出版相关产业也会紧随其后。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从第三届开始,就已经有出版相关产业参加。出版相关产业与出版产业相比,是一个更大规模、更多内容的产业群,只要我们有意识把二者结合起来,有意识地抓住联系二者的纽带,就会使两岸出版及其相关产业的交流交易大放异彩。另外,把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交易做好,就等于把华文图书交流交易做好了一大半,因为华文出版两岸就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他华文地区要依托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这个平台,所以,香港、澳门、东南亚乃至世界华文出版业界参与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是迟早的事。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共享交易会这个平台。

其次,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为参展商带来的利益还不尽如意。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给业界创造多少的效益,这是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能否持续办下去的关键。要创造商机,就要让更多的两岸发行商、图书馆、版权贸易商、图书或音像进出口商等进入交易会,就要搞好出版及其相关产业合作交易的对接。其实参展商也不完全是为了几份订单,主要是要让他们感到参展有价值,因此要注意搞好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业界产品推荐、品牌宣传以及视野开拓,从根本上加强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平台和配套平台的建设,让参展商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大家感到,两岸出版及其相关产业的交流交易,乃至世界华文市场的交流交易,非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莫属。

再者,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目前市场运作能力不强,还不能拿出更多的经费来支援。可以肯定,如果资金充裕,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将办得越来越好。现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向各参展商收取相关费用,政府部门予以适当的补贴,厦门外图负责盈亏,这种运作模式不能长久,应加强市场运作。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每届都有十几万乃至二十几万人参加,又是专业展会,活动内容丰富,亮点多,具有巨大的市场运作潜力。举办四届以来,也有不少商家在跟踪,并参与了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市场运作。可以肯定,只要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品牌打造好,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品牌价值一定是“黄金万两”。

厦门外图是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执行机构,也是发展者、承办者,厦门外图希望交易会越办越好,当然更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者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厦门外图应该站得更高,望得更远,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这个平台当作是政府、业界、商家、读者的共同平台,千方百计把这个平台搭建好,让有限的平台为大家提供最好的效益,大家都好,厦门外图自然乐在其中。

台港澳出版:走进大陆 共创商机

本届交易会,台湾约有200多家出版社参展,而香港和澳门首次参与,其影响力度还不够,但依然表现出勃勃生机,香港有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天地图书、联合书刊物流公司等4家参展,澳门也邀请到澳门大学、民政总署、澳门基金会、澳门图书馆暨信息管理协会、澳门学者同盟、澳门社会科学学会、澳门出版协会、澳门日报出版社等十多家单位。此次台港澳展区预计加强台港澳文化及各地方特色书籍,相信会吸引大陆出版单位高度的兴趣,更让大陆出版业者及一般读者,能透过繁体书更加了解台港澳,更喜爱台港澳,同时也替未来洒下了无限商机。

台湾:两岸出版应有创意地、有效地合作

台北市出版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李锡东

台湾此次展售书籍主要以学术、艺术、装潢、彩妆等类别为主力,由于闽南地区与台湾实属同文同种,因此台湾方面会更特别加强极具台湾人文风情、地理文化、观光旅游等相关书籍作展售。所组织的参展参访团,分成两梯次前往参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可以见到大陆图书馆单位,作为主要的交流主项,希望透过当面的对谈,更了解大陆图书馆的需求,提供更专业及迅速的服务。

许多人都认为走进大陆市场是解决目前台湾出版界不景气的最好出路,可是想想贝塔斯曼的撤出,这么大的集团都撤出了,代表不景气是全球化的,不单单是台湾出版界,尤其是大陆的商业习惯与商业模式跟台湾是大大的不同,台湾出版产业更是异于一般产业,在很难改变大陆出版的商业环境因素底下,要台湾同业贸然加快脚步,是相当不妥当的。台湾出版界想加快脚步进入大陆市场,这还要看大陆政府对台政策和对出版品的政策。台湾的出版社规模都较小,大陆的出版社都是以集团方式操作,就是想合资,台湾的出版社是很难投入大的资金,这是双方在合作上的一大难题。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两岸如何有创意地、有效地合作。比如共同开发、单独发行。一本书,两岸共同开发,在台湾出版发行繁体本,同时也在大陆出版发行简体版。或者,台湾的图书到大陆来印刷,因为大陆的印刷成本比较低,接着再运回台湾发行,在技术上双方共享合作,更充分地运用双方最有利的资源。

香港:用大陆的出版经验完善自己

香港联合书刊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金造

香港与大陆的交流早就存在的,也参与了很多次的大陆书展,但可惜的是每次参展,并没有收到多大的效益。香港许多出版单位对大陆的书展并没有多大热情。交易会只有通过提高自己的效益,才会吸引更多的香港出版单位参与。

香港图书在大陆书展中效益不高,最主要的还是自身的原因,香港的市场、地域和人才有限,图书业规模不大,内容价值性不高,地域性比较强,出版成本高,与大陆和台湾出版品相比,没有太多的优势,竞争力不强。香港业者也都希望能走进大陆,利用大陆的出版经验来完善自己。但想让香港图书走进大陆是很有难度的,就必须寻找其他的合作模式,这些年,许多香港业者也在探寻能够与大陆合作的方法,但鉴于大陆对出版的政策还不是很开放,合作进程也很缓慢。期待交易会的积极拓展,能为香港出版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澳门:两地出版应多以联谊、交流、观摩的方式为开端

澳门大学出版中心主任、澳门出版协会副理事长王国强

此次交易会是澳门大学及澳门民政总署两个单位首次在大陆参展,在澳门出版史上可说是启动历史巨轮的一刻。预期澳门出版的专业书籍,在此次交易会的销情将有明显的效果,因为这些书籍在大陆很难买到,学术研究群与图书馆同业将是我们最主要的客户。我们期望通过今次交易会,我们可以更多了解大陆的市场与需求。

两地合作出版图书是未来的大趋势,由于大陆的发行网具相当的规模,图书出版后对作者及港澳出版商有很大的影响力。比如澳门大学出版中心,就已经与大陆的出版社合作出版书刊,以加强影响力。未来两地出版应多以联谊、交流、观摩的方式为开端,同时互相举办讲座及工作坊,以加深大家的友谊与了解,日后出版图书定能事半功倍。

我们相信,交易会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不断改进与成熟中,一定能促进两岸四地出版界的交流与合作,协助台港澳出版业走进大陆,创造更多发展的商机,以摆脱目前出版市场低迷、高退货率的局面,共同为出版市场的繁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