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应用神经阻滞+红外偏振光+臭氧治疗带状疱疹皮损及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应用神经阻滞+红外偏振光+臭氧治疗带状疱疹皮损及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合并国产红外偏振光治疗(超激光疼痛治疗仪)CZ—660III照射,及臭氧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皮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给予红外偏振光照射,B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给予红外偏振光照射加臭氧疗法,以VAS评价两组的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及皮损改善的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和有效率1。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VAS均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神经阻滞;红外偏振光;臭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疱疹病毒侵犯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区疼痛及皮肤疱疹为特征的一种疼痛性疾病。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2。皮肤损害一般在一月内康复,而疼痛可以持续数月到数年,形成后遗神经痛。大多数带状疱疹病人的日常生活、睡眠均受到疼痛的严重影响。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疼痛,改善皮肤损害十分必要。2009年—2010年我们采用神经阻滞合并国产红外偏振光治疗(超激光疼痛治疗仪)CZ—660III照射,及臭氧治疗带状疱疹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9年—2010年治疗病人50例,50例病人分别为我院他科住院病人及我可科门诊病人,其中A组:头面部2例,颈项部1例,胸腹腰背部22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B组头面部1例,胸腹腰背部24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4岁,疼痛时间3周至18个月。50例患者中VAS评分均为7—10分,其中A组23例,B组24例:4—6分3例,其中A组2例,B组1例。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疱疹神经受累部位不同,疼痛和皮损严重程度如上所述。对A组患者行神经阻滞合并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照射。用药配方为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1.0mg+曲安奈德注射液15mg稀释至20ml。根据阻滞部位不同,每点3—10ml不等。每周一次,四次为1个疗程。上述药物用曲安奈德注射液稀释至15毫升再次给予神经阻滞以营养神经。同时A组又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在相应的部位选用C型探头照射。输出功率为70%—80%,每照射区照射时间为10分钟,面部眶上神经处用B型探头照射,输出功率及照射时间同前,用专家治疗模式,照射3秒停2秒,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对B组患者,神经阻滞时用药同A组,同时在神经阻滞点药物治疗后,经原穿刺针注入30ug/ml—40ug/ml的医用臭氧5—20ml不等,拔出穿刺针,无菌棉球按压穿刺点。又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在相应的部位选用C型探头照射。输出功率为70%—80%,每照射区照射时间为10分钟,面部眶上神经处用B型探头照射,输出功率及照射时间同前,用专家治疗模式,照射3秒停2秒,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观察20分钟无不良反应,即可离开。臭氧一般为1周一次。

1.3 疗效评估 治疗前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测定患者的疼痛程度(0—10分);皮损状态3分为好,2分为一般,1分为差3。实验结果用Excel软件及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 果

治疗1个月后(其中神经阻滞2个疗程,红外偏振光3个疗程,臭氧3次)全部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局部痛敏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皮损明显改善,总满意度达90%,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疼痛更轻,而B组患者的皮损好转度明显优于A组,P

3 讨 论

带状疱疹(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疼痛剧烈,皮疹常在发病2—4周后愈合,但部分病人特别是高龄病人可遗留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4。近年来病人来疼痛门诊就诊的例数明显增多且比较难治,尤其病人偏于老龄化。传统的神经阻滞疗法对疼痛有一定疗效。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红外偏振光的照射,可使病变周围血管扩张,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吸收致痛物质,配合药物中的激素类药物曲安奈德,促进体内活性物质的产生及组织修复,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消除病变神经的水肿,减轻神经细胞的炎性反应,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神经细胞逐渐修复,疼痛逐渐减轻。皮肤色素沉着逐渐减轻甚至消失。B组患者在注射药物后在原穿刺针处注入臭氧,改变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氧供应,通过拮抗免疫因子释放起到抗炎作用,且O2强氧化作用能迅速使炎性介质失活,并清除病变阶段的致痛物质而达到止痛作用,亦可使粘连的神经根得到松解,合并加入了红外偏振光的照射,可使病变周围血管扩张,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吸收致痛物质。故两组患者疼痛都有明显缓解。A组患者神经阻滞的基础上给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后皮损及色素沉着明显减轻和消失。而B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加红外偏振光的照射加臭氧疗法后的疼痛感较A组明显减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94—395.

[2] 谭冠先.疼痛诊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6.

[3] 临床诊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9—242.

[4] 严相默.临床疼痛学.延边出版社,1998: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