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我们高中教学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点难点,从平常的教学情况来看,不知道怎样才能事半功倍;从应考来看,经常是复习了很长时间,似乎也不见什么效果,反而事倍功半了。我们感觉不到成就,学生似乎也失去了信心。其实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要通过高中这几册书里有限的篇章来学习,本身就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不过《课标》中已经给我们设定了这样的文言文的课程阶段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从这个目标出发,我们就明确了,我们的教学必须是借助手段来弄懂基本内容,然后才能从中体会我们华夏文明的景观。所以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应该是并重的!

首先,我们讲“言”的问题。一、文言文教学不是外语教学,仍是母语教学;二、不是从零开始。正如钱梦龙所说:“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国语那样毫无根基。”(《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的话,学生在阅读上不会有多大的困难。即使注释不足学生对于文言词句也并非完全空白,因为文言词句中有很多因子存续到现在。而且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全息性辗转相助相通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有些词句会由不理解到理解的。古人所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学生,相信他们对文言文是有一定的语感的。所以,面对一篇文言文,进行“字字落实”和“句句落实”的串讲,是没有必要且浪费时间的。但是,是不是就完全不讲呢?就像诸葛亮使用的“观其大略”读书法,陶渊明使用的“会意”读书法呢。我们古人总结的这些读书方法是当然很有道理的,但是我们的学生有多少在上高中之前读过了万卷书呢?又有多少读过这种文言文的书呢?所以这种方法是不切实际的。那么既要相信学生又不能串讲该怎么办呢?那就是总结规律,在有限的篇章内和学生一起总结文言文的规律,尽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那么文言文有哪些规律呢?这就是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实词虚词的积累,对通假字的积累,对古今异义的总结以及对文言句式的整理归纳。有人一再说这些东西太枯燥太难懂,学生会因而失去对文言文的兴趣。可是我们都明白,任何一门东西的学习都不是一片坦途的,都需要一个“衣带渐宽”的过程。其次,没有规律的总结,读上再多的文章也是徒然,张中行先生有过清楚的论述:“文言和现代汉语有传承关系。这种关系很微妙,你说是截然两种吗?不对;你说不是两种吗?也不对。勉强说,是藕断丝连,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字形和意义的约定关系,文言和现代汉语不尽相同,甚至常常不同,因而不熟悉文言的人就很容易把现代汉语的约定关系移用于文言,于是就错了,至少是似是而非。”

因此,我们不能字字串讲,句句翻译;但也不能似是而非,囫囵吞枣,只观其大意。而是要通过语法现象的总结让学生抓住学文言文的要领,给他们一条“独上高楼”的路!下面我们再来说“文”的问题,其实我们前面所讲的“言”是一个基础一个前提,最后都是为“文”服务的。新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目的是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而要让学生感兴趣并从中领略到这一点,是比梳理总结文言现象更难的一个工作。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宏观上把握我们高中阶段所要接触的文言文,做到心中有数。其实,我们的课文编选是很有规律的,必修①②③④⑤的古文都是一定时期的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家的作品都能反映特定时期的特征。讲第一篇文言课文之前我们如果先根据高中文言文篇目的编排,让学生大体了解中国散文的辉煌发展,学生就会明白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轮廓。只有心中已经有了轮廓,并看到了其中的辉煌成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才能说服自己坚持下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欣赏课文。我们知道,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心灵相通,通过体悟作者的灵魂来获得自己审美感悟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充分的读。比如,初读,要求语音准确,句读准确,字正腔圆。再读,训练学生掌握音调、语气、停顿、重音等诵读技巧,尤其是读出文章的内在节奏。再往后,随着理解的加深,要求学生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下功夫。

最后,高境界的读,就要求达到因气求声、心口合一、与我为化的诵读境界。时间一长,学生不但能够自然成诵,更能体会到其中的美妙。最后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用当代视野关照文言文,引导学生寻找课文和学生现实生活的契合点,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历,产生与作者、作品情感共鸣。比如,学习《劝学》,课文关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论述,我们结合实际,就可以让学生明白,人的本性都一样,而成人后各自的荣辱观价值观之所以不一样,关键就在于后天的学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学成什么样的人,所以环境能影响人,左右人。这样,学生和作者、课文就一下子沟通了。综上所述,文言文的教学“文”与“言”同等重要,我们不能惧怕“言”的讲解,也不能把一篇文言文翻译完之后当成一篇白话文来分析讲解。而且我要补充的一点是,虽然在本文中将“言”与“文”分开来论述,但并不代表教学时可以把两者完全分开来处理,毕竟“言”是“文”的载体,“文”的风采体现着“言”的美妙。具体该怎么处理还需结合具体的篇章来处理。总之,文言文的教学说来容易做来难,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共同揣摩体会总结。

作者:张燕 单位:山东省莱芜市莱钢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