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设计·应用领域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同时,新课标还将美术课分成了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其中,对“设计·应用”领域的要求达到的目标中,首先变提出了: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那么,如何在课堂的教学中,做到思维创新的训练,让学生发展创造意识呢?
现以《设计吉祥物》一课为例,谈一谈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所应用的有效方式。
案例分析
老师执教的课目是人美版中学美术第十三册教材《设计吉祥物》。
本课以学生都非常熟悉的北京奥运会和吉祥物“福娃”引入课题。选用近几届奥运会的吉祥物,使教学色彩丰富多彩,形体多样,让学生喜欢,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养分。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以视觉传达设计信息(形、色、创意、人文性等)和作品的美感,激发学生联想,从而启发扩散性思维。老师从中引导,循循善诱,层层深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流畅、灵活、独特,在举例、对比、讨论等活动中,让学生懂得一些创意、选材的知识,并初步掌握设计吉祥物的方法。达到让学生因材设计,创造出富有创意、美、富含文化内涵的吉祥物的目的。
由此可见,掌握设计吉祥物的基本方法,能够表达自己的创意,并制作出有创意、美感和文化内涵的吉祥物是本课的重点。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一个吉祥物的诞生过程。
首先,以传统方式导入新课,从中穿插了一些动画视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大量的图片展示吉祥物的特点,从而得出吉祥物的概念和作用。接下来,教师便布置了个任务:“为我校的体育节设计一个吉祥物。”但是,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学生虽然知道了这些“概念”,却无法将这些“概念”转化为自己创造的内在“动力”。所以,如果这时教师让学生自由的去创作的话,学生设计出来的“吉祥物”将是毫无生机,毫无活力的“复制品”,缺乏学生自己的创意。
所以,在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布置任务后立马用一个设问句“那么,如何设计一个吉祥物呢?一、确定主题。二、选择原型。三、设计创作。”然后引出了两个例子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展现吉祥物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让学生从别人的思维过程中得到启发,吸取精华,从而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吉祥物。
片段分析
片段一:以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吉祥物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吉祥物的设计方法,同时加深吉祥物的设计应切合主题这一设计原则。
教师在屏幕的左边出示了一幅吉祥物。
师:“请看这个吉祥物,请问他的原型是什么?”(进一步强调设计吉祥物的步骤要选择合适的原型。)
生:“狮子。”
师:“仔细观察,这个吉祥物是与什么集会有关。”(强调吉祥物的设计必须与相应的主题相关联。)
生:“足球。”
教师表明这个吉祥物的身份: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吉祥物——格列奥。
这时,在屏幕的右边,教师出示了一个现实生活中见到的狮子图片。
师:“请你说一说,格列奥和右边的狮子有什么不一样?”
生1:“格列奥穿了衣服。”
生2:“他有了夸张的表情。”
生3:“他像人一样站了起来。”
生4:“看,他的脚上还穿了球鞋。”
……
其实,学生的回答就是对吉祥物的设计方法最好的总结:拟人和夸张。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教条式的去讲授吉祥物的设计是拟人和夸张,而是通过一个例子,利用对比的方式,运用启发法让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并通过“自主发现”的学习方式,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不过,这个新知识不是教师传递的,而是学生们自己发现出来的。
片段二: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为例,展示如何从确定主题,到选择原型,最后设计创造出可爱的吉祥物的过程。将一个吉祥物的诞生过程演绎出来,帮助学生学会设计。
教师展示海宝的图片。大家对这个吉祥物都不陌生,异口同声地说:“海宝”。
那么海宝是如何诞生的?——《海宝诞生记》
教师出示本届世博会的主题:人,以人为本。
师:“上海世博会有个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么怎么让生活跟美好呢?那就是以人为本。人是生活的主体。所以海宝的设计就是从这个“人”开始。”
教师出示图片1“人”。(强调在设计吉祥物时要注重原型的选择,汉字人既符合世博会的主题,同时又具有中国特色。)
师:看看,这个人是怎么变成海宝的吧。
教师出示图片2。
生:“它长出了眼睛和嘴巴!”
生:“他还有了脚!”
教师出示图片3。
生:“他有了手!”
生:“他在跳!”
教师出示图片4。
生:“他又长出头发了!”
生:“是海宝!”
其实从“人——海宝”的演变过程,实际就是设计师在选择原型后的创造设计过程。通过四张图片,演绎出设计师的设计创作的过程和思路,是学生直观的了解如何设计,解决实际创作时的困难,即,有了符合主题的原型后,如何使这个原型成为人见人爱的吉祥物。只是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教师摒弃了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模式,还是用图片和例子,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去发现,去体会设计的趣味,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片段三:两个例子看完后,教师又将学生带回了开始的任务上了:为学校的体育节设计一个吉祥物。不过,教师还是没有让学生马上动手去实践,而是利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去讨论和并将讨论的结果阐述出来。
新课“讲授”完后,学生的思维处于极其活跃的时刻,不过思维之火,只有相互碰撞才能产生耀眼的火花。所以,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之间的想法得到碰撞,并得到同伴的认同和完善,使想法更加成熟,产生更加完整的创意。
我们常说,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后,我们往往注重的是学生画的技法和能力,却忽略了学生“说”的能力,其实,好的创意能够完整的传达出去,也不失一种能力的体现,所以,讨论很重要,讨论后的阐述同样很重要。
最后,便是将想法付诸于实践的过程了。以小组为单位,将本组的作品展示在讲台上。
其中,一副名为“足娃”的作品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小作者是这样阐释的:“这个吉祥物是我们用“足”字变形来的,因为运动会基本上所有的体育项目都是需要脚(即足)的,它的头就是足的“口”,手是足的横,脚就是足的撇和捺。我们给他取的名字是足娃!”
说的多好啊,这便是学生思维之花绽放时最美的一刻,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猛牛”,“花花”,“跳跳”等。
看到这些吉祥物展示在黑板上,我深知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成功的实现了。
课后思考
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最为方便的领域。《设计吉祥物》一课,摒弃了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是用举例的方式,利用启发法和演绎法将新知识传递给了学生。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们对设计吉祥物有了新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了一些著名的吉祥物的造型、色彩和年代及其所代表的重要活动。通过对设计方法的层层深入的介绍,加之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设计过程,使学生懂得一些创意、选材的知识,并初步掌握设计吉祥物的方法。达到让学生因材设计,创造出富有创意、美、富含文化内涵的吉祥物的目的。学生能够自选题材,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吉祥物。在教学中,通过分组竞赛,一些同学的作品非常突出,课堂效果很好。在设计过程中养成自己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集体合作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情感和态度,以及提高了学生的个人审美取向的形象表达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意识到美术对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
所以作为中学美术教师,我们的使命不是教会孩子如何去创造,而是帮助他们去创作,他们的思维之花,只有经教师如春风般的吹拂,才会彻底的绽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