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提升道路施工测量精度若干措施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提升道路施工测量精度若干措施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施工的经验,就如何提升道路施工测量精度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办法,谨供大家作参考之用。

关键词:道路施工测量 精度 复测 设置

1、前言

公路工程测量时间性强,涉及的数据多,作业环境复杂,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若稍有不慎,发生错误而又不能及时发现,就会直接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甚至造成严重损失。所以测量施工人员要全面了解设计意图、工程情况、施工特点,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测量工作。为此,本文就道路施工测量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2、测量仪器的检验、校核

道路施工流动性较大,野外作业时间较长,加上运输的震动和保管不当,所用仪器就容易出现各种故障,而有些测量人员对仪器只知使用,不知检、校,容易使测量结果产生差错。有的恢复定线后,以此中线方向修筑路基,结果与同一线路上的桥涵轴线方向不相符合,造成返工浪费。产生这种原因,从仪器方面来说,主要是由于后视交点或转点,然后纵转望远镜前视放线时,经纬仪望远镜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所引起的误差。解决的办法是,除了检、校视准轴误差外,一定要采取正、倒镜分中法进行放线,以此消减视准轴误差的的影响,并应提前检查道路中线方向与桥涵轴线方向是否一致,以便及时纠正偏差。又如进行高程测设时,将水准仪安置在不同测站上测设同一点的标高,发现结果不一致。主要原因是由于水准仪的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所引起的误差。解决的办法是,除了检、校两轴平行的误差外,实测时要尽量使测站点至水准点和被测设点的距离相等,以此消减两轴不平行的误差而产生的影响。测量仪器的检验和校核还必须按要求每年由相应的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和人员来进行,才能保证测量仪器的准确性。

3、路线的复测

⑴中线控制桩的位置要明确

中线控制桩是确保按正确位置连续施工的主要标桩,是确定路线方向的决定因素。勘测设计和开始施工之间可能相隔较长时间,中线上的主要控制桩(直线上的交点桩和转点桩,曲线上的控制桩,包括起点桩、终点桩和中点桩)的位置,可能被破坏或移动。而在比较繁华的地区,还有一些不同性质的桩位与之混淆不清,容易认错。因此,在施工之前,一定要详细地对照设计文件上的点位和地面上相应的位置是否相符。检查时,除了用交角外,还应与桥、涵轴线方向或其它构造物相对照,看其是否一致,最好用坐标法恢复控制桩。在施工中如果发现桥涵工程已竣工,而偏差又不大,这时应适当调整交角,稍微改变路中线方向,使其与桥、涵轴线方向一致,保持路线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恢复中线控制桩时还要特别注意各类构造物的控制点、相邻标段间中线及纵断的衔接点、两个设计单位之间的连接点的坐标和高程是否一致和准确。以上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应再三核对,如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上报有关部门,以便会同相应单位进行协调,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某高等级公路就曾出现过挡墙完工后,挡墙不挡土的错误。这就是路线复测时没发现错误而继续施工所造成的。

⑵高程的复测要仔细

路线施工时各点的高程,是按照勘测设计时所设置的水准点高程测设出来的,因此,首先应严格复测水准点高程。复测前应仔细对照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水准点成果表上的高程与平面图、纵断面图上所注相应水准点的高程是否一致,然后再到现地验证该水准点的地面位置,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复测。水准点高程要进行往返测量。若高程闭合差不满足要求,应查明原因,确定原因后,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再重新计算水准点高程,同时应修改相应受影响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在高程的复测中,中桩控制点(特别是在高填深挖处)最好用两个水准点推导高程,这样,可再次校核。

4、栓桩和边桩的设置

⑴栓桩的设置

在道路施工测量中,要经常根据中线控制桩进行中线的恢复和测设工作。但在施工中,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地区和城市中施工,这些桩又很容易被人为的移动和破坏。

为了恢复其位置,在施工前必须对路线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桩点(交点、直线转点及曲线主点)增设栓桩,以备将来用其恢复控制点桩的位置。但目前有些施工测量人员,不遵守规范的规定,常用距离交会法或单向量距法设置栓桩而造成错误。这是由于地面变化较大或拉尺不平,使距离误差增大,造成恢复后的点位不准确。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用方向交会法,即用大约成90°的两个方向交汇来定点。还有些施工测量人员对栓桩设置的位置考虑不周,往往造成栓桩的虚设。栓桩的设置要选在施工中不被取土、弃土及车辆行人等破坏的地方,并考虑施工后路堑的挖深、路堤的填高所引起的地形改变和夏秋季节树枝叶而妨碍通视等情况;栓桩的设置要注意设置在曲线的外侧、地面横坡明显的地段应设置在上坡一侧;栓桩的设置还应注意设置在控制点的一侧或两侧不易被破坏的地方,而且每个方向要设2~3个引桩,用经纬仪定向,以“骑马桩”的形式恢复桩位。经验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好,比较准确。栓桩设置后还应做好记录,绘出示意图,加以注明,以便现场查找。栓桩的位置如果需要长期保存,就要用水泥混凝土灌桩,标定点位,以备长存。

⑵边桩的设置

边桩的设置就是要示出路堤坡脚的位置,为路基施工提供标志。目前,修建道路大多数采用机械化施工。由于边桩短小,又紧贴路基边缘设置,推土机或压路机工作时不易被发现,所以常常被推掉或被土掩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采用1~2m长的细杆插在路基边缘外半米处,或者在高杆的外(1-2m)再设一保护层桩。这样,既能控制路基边缘位置,不易被碰掉,又可以随时补上丢失的边桩,有利于机械化施工。

5、施工水准点的测设

路线勘测设计时所设置的水准点,仅仅是为了满足勘测的需要,相隔距离较远,基本满足不了施工测量的需要。因此,恢复定线时,要根据路线的变化情况和施工测量的实际需要,在沿线增设一些临时水准点,供施工测量时使用,故称施工水准点。有些单位不重视施工水准点位置的布设,而给以后的施工造成了麻烦。在施工全过程中,应保证新增设的水准点与相邻水准点间能够互相通视,以便于观测。有碍施工的水准点,应全部移出施工范围之外,并按永久水准点固定。施工水准点的设置除了应考虑栓桩设置的注意事项外,还应注意布设的水准点间距不宜大于1km,在人工构造物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或者地形复杂地段处宜增设临时水准点,以方便使用。除了测设施工水准点时选择适当的位置外,在施工测量前,还要对施工水准点再复测一次,而且,在施工全过程期间,每半年至少应复测一次水准点,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使用。

6、结语

施工测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如果施工测量出现了错误,则工程质量再好也没有用,因为它不能达到工程技术所要求的标准。在施工中如果能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遵守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规程,就能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因此,对施工测量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只要我们遵守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规程,认真复测和仔细校核,就可以作到正确无误。

施工测量的发展方向应向GPS和RTK方向发展。假定每个合同段为25Km,只要在驻地设置GPS参考站,把路线的中线平面坐标、构造物各控制点位的平面坐标输入电子手簿,只用一台流动站即可解决全部路线平面放样的问题,而且不需要各点之间的通视。这样,就省时省事、节约人力,还可以避免差错。

作者简介

朱立辉 男 1979.08 河北保定 本科 工程师 从事测量测绘工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