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顶层设计+多层布局 智能港口渐趋成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顶层设计+多层布局 智能港口渐趋成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连港是中国东北最重要的集装箱港口,拥有国际国内集装箱航线100多条,航班密度为300多班/月,东北三省90%以上的外贸集装箱均在大连港转运。

随着港口的不断发展,港口的物流模式、运营模式都在发生变化,货物吞吐量不再是衡量实力的唯一指标,功能与服务的比拼逐渐成为核心竞争力。预计到2020年,大连港集团将建设成为多功能、全方位、现代化的国际强港,实现从“港口装卸”向“物流商Q”方向发展的战略转型,这就要求大连港集团完成由追求数量规模型向追求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搭建全程物流体系服务平台和工商贸一体化服务平台,成为大连港进一步完善自身体系、寻求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完成大数据建设规划

2016年年底,依托大连港现有业务资源,大连港集团在国内沿海港口中率先完成了传统港口企业的大数据建设顶层设计,为大连港今后全面提升和优化港口信息化整体效能和建设水平提供了重要依据。

《大连港大数据顶层设计》从解决大连港现有业务与管理难点、发掘新商业机会、支撑新商业模式等角度入手,解答了传统港口企业为什么要做大数据的问题,同时明确提出了大连港大数据建设面临“立标准、搭平台、汇数据、建应用、抓管理、保安全”的六大重点任务,将有助于高效发挥大连港信息化对核心业务的支撑作用,成为优化港口资源配置、创新模式、建设智慧港口的驱动力。

接下来,大连港的各项数据建设工作将以《大连港大数据顶层设计》为蓝本,使港口数据治理和大数据建设等全面提速,努力将大连港建设成为港航大数据资源丰富、产业明晰、信息化建设能力超强的智慧港口。

呈现“一大中心+两大方面+一系列保障”发展格局

目前,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大连港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基于顶层设计的“一大中心+两大方面+一系列保障”的发展格局。即“港航大数据中心+智慧口岸和智慧港口两大方面+系列基础设施及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成为大连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效组成部分。借助领先的信息化优势,大连港让“智慧应用”全面融入整个物流环节,覆盖港口运营的各个板块,在港口、企业、政府间搭建起“智慧口岸”平台。与此同时,首套岸桥智能化操作语音提醒系统、无人值守作业、自主研发的智能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ITOS)也使得大连港的智慧化建设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大连港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岸桥智能化操作语音提醒系统的成功上线为集装箱码头岸桥这一庞然大物植入了“智能芯片”,使得码头操作设备可以“开口说话”。

据了解,该系统集语音提醒、作业操作指南和岸桥司机培训多功能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语音播报系统实时播报岸桥各机构当前的运行状态,告知司机该采取怎样的操作及提醒。特别是由于夜间作业司机有不同程度的困倦感,开启岸桥“说话”功能后,能够避免由于疲劳造成的操作失误。同时语音系统还具有报警功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岸桥作业操作指南将整机操作教程和11个分项操作的3D演示集成其中,帮助司机学习操作规范,提升作业标准。培训功能可以为司机进行考核和测试,有助于新上岗司机快速掌握操作技能、老司机更加熟练作业,并改正不良操作习惯。

另外,如今的大连港,“无人值守”的港区越来越大,部分港口作业甚至完全被机器、设备取代。在大窑湾区域,100多条集装箱通道,每天有大量集装箱卡车在此进出,但是在大门口,没有一个人值守。在“智能集装箱大门控制系统”的协助下,高清摄像头和RFID等技术自动识别车号、箱号等信息,“判断”出卡车里装的是什么,有多重。这些信息与企业内部的物流操作系统连接,通过网络传送到处理中心后,立刻发出业务指令,“指导”车辆下一步操作。

与智能集装箱大门控制系统一样,自2010年无人值守衡重管理系统上线后,对过磅汽车实现了自动拍照、录像和监控。其全程通过计算机管理的门禁通行,计磅后直接统计数据,使车辆过磅称重的时间大大减少。现在,这一系统已广泛用于码头、仓储货运、物流运输以及堆场等单位。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大连港地处环渤海圈和东北亚区域中心地位,从航线配置情况来看,主要是连接世界主要港口,现在有航线106条,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船舶公司都在大连设有分支机构。最密集航线包括日韩、东南亚以及我国台湾,在这个区域,按照“一带一路”倡议来说,要实现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大连港的近洋航线达到50余班以上,日韩之间每周能达到50余班。在航线方面,通过航线上完美布局,能够实现跟海上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也符合“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精髓。

2016年,大连港与中铁集、沈阳铁路局、中远集运、三星电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中韩俄”国际物流通道建设。与哈尔滨、通辽开展中欧班列业务合作,打造“连哈欧”、“连通欧”过境班列。依托“辽满欧”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积极推动覆盖东北“三省一区”的全产业链战略联盟建设,并通过积极参与中国多式联运企业合作联盟,推动建立中欧班列平台公司之间的合作机制,探索建立统一的跨境运输服务标准和规范。

“港口变革必然为腹地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我们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精心构筑的国际物流通道,可以说进一步增强了对东北腹地经济的牵引作用。目前,东北98.5%的外贸集装箱进出口货源通过大连口岸转运。像‘连哈欧’国际过境班列的开通,就能够有力地推动黑龙江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大连港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步,大连港将凭借自身能力,借助于东北现在既有的一些政策资源条件,比如自贸区、跨境电商实验区等,建成快捷、顺畅、安全的政策物流通道,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作出大连港应有的一份贡献。

相关链接

大连港3年投7亿让港口“转绿”

近日,在大连港集团大连湾港区,安装在仓库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正在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屋顶电站”不仅为港口生产提供电力,每年还可节约标煤近800吨,减少二氧化碳等各类污染物排放超过2000吨。

港口运输、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空气质量等问题曾是世界所有大港面对的难题之一。自2014年成为全国节能减排主题性试点港口后,大连港3年投入7亿元,从港口基础设施、装卸运输设备改造、智能化系统应用、清洁能源利用等多个方面全力推动港口“转绿”,目前成效显著。

在大窑湾集装箱码头,东北首个高压变频岸电项目近日正式投用。靠港船舶主要利用辅机发电,以满足船上冷藏、空调、加热、通信、照明等电力需求。但是燃油发电机会排放出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影响港口及所在城市的环境质量。据测算,船用岸电投入使用后,港口每年可节约燃油70多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8000余吨,二氧化硫排放4000余吨。

在油改电、油改气、光伏发电等环保新技术、新产品“做加法”的同时,大连港集团还投入巨资实施污水处理、粉尘控制、烟气脱硫,全力“做减法”。“一加一减”加速港口“换色”。